中醫(yī)古籍
  • 地仙酒

    《壽親養(yǎng)老新書》:地仙酒處方

    肉蓯蓉35g 炮附子35g 木鱉子50g 天南星30g 白附子30g 覆盆子30g 菟絲子30g 赤小豆30g 骨碎補30g 何首烏30g 炙川烏10g 炙甘草10g 川椒35g 地龍50g 防風30g 羊膝35g 草薢30g 羌活30g 狗脊30g 人參20g 黃芪20g 白術10g 茯苓10g 白酒3000ml

    炮制

    1. 將上述藥材洗凈一同搗成碎末,用紗布包裹;

    2. 放入酒中浸泡60余天,過濾,去渣備用。

    功能主治

    益氣健脾,補腎溫陽,壯筋骨,活經(jīng)絡。主治五勞七傷,腎氣衰敗,精神耗散,行步艱難,飲食無味,耳聾眼花,皮膚枯燥;婦人宮冷無子,下部穢惡,腸風痔漏,吐血瀉血,諸風諸氣。

    用法用量

    每次5~10ml,每日1次(晚間飲用較佳)。木鱉子有毒,飲用時宜從小劑量開始。

    備注

    (1)肉蓯蓉、菟絲子、何首烏、覆盆子:補腎固精。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甘草:補脾益氣。草薢、牛膝、狗脊、骨碎:強筋壯骨。羌活、防風、白附子、川烏、地龍、木鱉子:祛風通絡。川椒、附子:溫陽散寒。烏藥南星:理氣化痰。赤小豆:利水濕。

    摘錄《壽親養(yǎng)老新書》《普濟方》卷二六五引《十便良方》:地仙酒處方

    薔薇根莖(銼碎)。

    制法

    上熟蒸,曬干為末,酒調。

    功能主治

    延年益壽。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日3次。亦可濃煮汁為煎,酒調服更佳。

    摘錄《普濟方》卷二六五引《十便良方》
更多中藥材
  •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卷六:半金散處方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焙)30克 天麻30克 全蝎(去毒,炒)30克 僵蠶(去絲、嘴,妙,為末)30克 朱砂15克(研,飛)龍腦3克(研)制法上藥研為細末,拌勻。功能主治主治心肺中風,昏困不省,心胸滿悶,......
  • 處方大川芎2枚(銼作4塊),大附子1個(和皮生搗為細末)。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劑,裹芎作四處。如附子末少入面,裹畢以針穿數(shù)孔子,用真腦、麝熏有穴處內(nèi)香,再捏合穴內(nèi),如穴內(nèi)未覺有香,再熏1柱,細羅灰,用罐子內(nèi)熱炭炮熟,為細末。功能主治氣虛頭......
  • 處方生附子 半夏各7.5克 生姜10片功能主治溫胃化痰。主治胃冷生痰,嘔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服?;蚣幽鞠闵僭S尤妙。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 處方半夏 附子 人參 白術 干姜 甘草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胃中虛冷,嘔吐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 《雜病源流犀燭)卷一:半黃丸處方黃芩45克 南星 半復各30克制法上藥研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熱化痰。主治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冷時,其脈洪滑者。用法用量用生姜湯送下30~50丸。摘錄《雜病源流犀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