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集靈膏

    《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一:集靈膏處方

    生地 熟地各860克 人參(去蘆)枸杞子各5C0克 麥門冬(去心)620克 天門冬(去皮、心)牛膝各250克

    制法

    上藥哎咀,加水,用桑柴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

    滋心潤肺,益衛(wèi)養(yǎng)榮。治久嗽氣血俱虛,不能送痰而出者。

    用法用量

    終日隨意服之?;蚣赢?dāng)歸、茯神各180克,任加蜜,或加黃耆250克。

    摘錄《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一《內(nèi)經(jīng)拾遺》卷一:集靈膏處方

    生地1斤12兩,熟地1斤12兩,人參(去蘆)1斤,枸杞子1斤,麥門冬(去心)1斤4兩,天門冬(去皮心)半斤,牛膝半斤。

    功能主治

    滋心潤肺,益衛(wèi)養(yǎng)營。主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量入水,用桑柴火熬成膏。終日隨意服之。

    各家論述

    集,集聚也;靈,靈驗也。集靈,集藥之靈驗也。

    摘錄《內(nèi)經(jīng)拾遺》卷一《活人方》卷三:集靈膏處方

    熟地4兩,麥冬4兩,枸杞子4兩,牛膝3兩,桂圓肉3兩,黑棗肉3兩,天冬2兩,人參2兩,黃耆2兩,白術(shù)2兩,陳皮1兩,棗仁3兩,制首烏3兩,白蒺藜3兩,茯神2兩,地骨皮2兩,貝母末2兩。

    功能主治

    不偏寒燥,有裨氣血。主諸陰虧損,六陽偏熾,而成虛損癆怯,咳嗽吐血,發(fā)熱內(nèi)蒸。

    用法用量

    熬膏熟蜜收冷,調(diào)貝末,頓噙化,不拘時候,用此久服。

    摘錄《活人方》卷三
更多中藥材
  • 《會約醫(yī)鏡》卷十四:安榮湯處方當(dāng)歸(去尾)9~15克 熟地15~18克 丹參6克 淮山藥9克 白芍(酒炒)4.5克 丹皮3.6克 阿膠(蛤粉炒)6克 川續(xù)斷6克 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血分有熱,崩漏日久,六脈虛弱,體虧無神。用法用量水煎服。......
  • 處方生地5兩,通草1兩半,人參1兩半,紫菀2兩,燈心1兩半,當(dāng)歸3兩,車前子3兩,麥冬3兩(去心)。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子淋澀痛,脈微數(shù)者。用法用量水煎3錢,去滓溫服。各家論述妊娠濕熱傷陰,氣不施方,故小便澀痛,淋瀝不已焉。生地滋陰壯水;木......
  • 處方白術(shù)2錢,當(dāng)歸2錢,麥冬2錢,茯苓皮1錢,通草1錢,甘草4分,燈心5分,黃苓7分,竹葉10個。功能主治淋病。摘錄《蒿崖尊生》卷十四......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安蟲丸處方干漆0.9克(杵碎,炒煙盡)雄黃 巴豆霜各3克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兒蟲痛。(打蟲)用法用量量兒大小,每服5~30丸,用石榴根煎湯下;痛者,煎苦楝根湯或蕪荑湯下,發(fā)時服。摘錄《小兒藥證直......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安蟲散處方胡粉(炒黃)檳榔 川楝子(去皮、核)鶴虱(炒)各60克 白礬(鐵器熬)7.5克 干漆(炒煙盡)15克 雄黃7.5克 巴豆霜7.5克功能主治驅(qū)蟲止痛。小兒蟲積成團(tuán),腹中疼痛,肚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打蟲)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