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解表顆粒

    處方

    金銀花300g 連翹250g 牛蒡子(炒)250g 蒲公英300g 黃芩300g 防風(fēng)150g 紫蘇葉150g 荊芥穗100g 葛根150g 牛黃1g

    性狀

    為黃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炮制

    以上十味,連翹、紫蘇葉、荊芥穗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金銀花、牛蒡子、蒲公英、黃芩、防風(fēng)、葛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1.5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2~1.35(5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4份,糊精1份,牛黃(先與蔗糖粉、糊精配研均勻)及乙醇適量制成顆粒,干燥,加入上述連翹等揮發(fā)油,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

    宣肺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fēng)熱感冒,惡寒發(fā)熱,頭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癢。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歲至二歲一次4g,一日2次;三歲至五歲一次4g,一日3次;六歲至十四歲一次8g,一日2~3次。

    規(guī)格

    每袋裝8g

    貯藏

    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dāng)歸(炒)、芫花(炒)。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婦人惡物不下。惡露純水,脈緊澀者。用法用量《醫(yī)略六書》本方用法:紅花酒煎三錢,去滓溫服。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產(chǎn)后飲積胞門,惡血亦化為水,而惡露所下純水,故小腹疼痛,牽連臍腹焉。當(dāng)歸酒炒以養(yǎng)其......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保命龍虎丸處方白膠香(別研) 虎骨(酥炙) 黑牽牛(生) 乳香(別研) 地龍(去土.炒) 古文錢(火燒醋淬七次) 木鱉子(去殼.另研) 當(dāng)歸(洗焙) 川烏(炮.去皮臍) 沒藥(別研) 附子(炮.去皮臍) 巴戟(去心)......
  • 《中國藥典》:保和丸處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陳皮50g 連翹50g 萊菔子(炒)50g 麥芽(炒)50g性狀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澀;或?yàn)樽厣梁稚拇竺弁?,氣微?.....
  • 《中國藥典》:保和丸處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陳皮50g 連翹50g 萊菔子(炒)50g 麥芽(炒)50g性狀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澀;或?yàn)樽厣梁稚拇竺弁?,氣微?.....
  • 處方陳皮5錢,半夏曲5錢,白茯苓5錢,枳實(shí)(麩炒)5錢,厚樸(姜汁炒)5錢,檳榔5錢,萊菔子(炒)2錢5分,木香2錢5分。制法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兒痢疾有積,胃弱不可重下者。用法用量陳米湯送下。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