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化療 化療原則與ALL相仿,分為①誘導緩解治療;②鞏固治療;③維持治療;④庇護所預防。盡管ANLL的化療有很大改進,但治療效果遠不如ALL。目前治療方案不統(tǒng)一,差異較大。一般認為療效較好的方案是蒽環(huán)類與Ara-C的聯(lián)合應用。其他常用的藥物有三尖杉酯堿、6-TG阿霉素(Adr)、阿克拉霉素(ACR)、去甲氧基柔紅霉素(IDA)、米托蒽醌(NVT)、表鬼臼類(VP16,VM26)、氨苯吖啶(AMSA)等。(1)誘導緩解治療 常用的方案有:①DA方案:DNR40mg/(m2·d),靜脈注射,第1~3天;Ara-C100~200mg/(m2·d),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12小時一次,第1~7天。②HA方案:H(高三尖酯堿)4~6mg/(m2·d),靜脈注射,第1~7天;Ara-C用法同DA方案。③DAT(或HAT)方案:6-TG75mg/(m2·d),口服,第1~7天;其余同DA(或HA)方案。④DAE方案:DNR20mg/(m2·d),靜脈注射,第1~4天及15~18天;Ara-C150mg/(m2·d),肌肉注射,12小時一次,第1~4天及15~18天;VP16100~150mg/(m2·d),靜脈注射,第1~4及15~18天。⑤HOAP方案:高三尖杉酯堿4~6mg/(m2·d),靜脈注射,第1~7天;VCR2mg/m2,靜脈注射,第1天;Ara-C100mg/(m2·d),肌肉注射,12小時一次,第1~5天;強的松40mg/(m2·d),口服,每日2次,第1~7天。一般首選DA方案,多數病人用一個療程即可獲得緩解。M4,M5可首選DAE方案?;煹冢保啊保刺旃撬璐┐?。如原始加早幼細胞≥20%,骨髓增生活躍,即可開始第二個療程。兩個療程間隔2~3周。若應用兩個療程后原始加早幼細胞仍≥20%,則應更換其它方案。M3的誘導分化治療 誘導分化治療是指應用能夠促進白血病細胞分化成熟或能夠調節(jié)白血病細胞表型以增強其對藥物敏感性的誘導分化劑。目前應用最有效的是用全反式維甲酸(RA)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型),RA已成為M3型白血病誘導緩解的首選藥物。用法為45~80mg/m2/d,口服,直至緩解。CR率可達到80%左右。緩解后必須加用聯(lián)合化療進一步強化治療,或RA與化療交替應用直至停藥,否則容易復發(fā)。(2)鞏固治療 目前認為早期強化,采用更大劑量,應用患者以前未用過的新藥是緩解后治療的關鍵。主要方法是大劑量Ara-C(HD-Ara-C2g/m2/d,靜脈注射)聯(lián)合蒽環(huán)類、胺苯吖啶、米托蒽醌、表鬼臼素等藥物進行強烈序貫治療,或與有效的誘導方案交替應用,每個療程4周,共6個療程(即半年)。(3)維持治療 選用COAP、HA、DA、TA中的三個方案,定期序貫治療。第一年每2個月一個療程,第二年每3個月一個療程。至2~21/2年停藥。或用鞏固治療方案維持1~2年。(4)庇護所預防 方法見ALL。(5)難治與復發(fā)病例的治療 盡管AN-LL的化療方案近年來有較大進展,但復發(fā)率仍很高,長期無病生存率僅35%左右,多數病人最終死于耐藥白血病。耐藥白血病產生的原因可能為:①原發(fā)耐藥,即原來存在于體內的耐藥細胞亞群因敏感細胞被選擇性殺傷而涌現(xiàn);②繼發(fā)耐藥,即由于藥物治療誘導細胞特性改變,導致耐藥性的產生。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白血病復發(fā)主要是由原發(fā)性耐藥的白血病細胞亞群所引起。治療方案較多,但治療原則是:①應用與常用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的新抗白血病藥物。如米托蒽醌、5-氮雜胞苷、去甲氧柔紅霉素等;②加大劑量;③應用無交叉耐藥的現(xiàn)有藥物的新組合方案。對于停藥復發(fā)者仍可采用原治療方案。2.骨髓移植 ANLL復發(fā)率高,因此大多數人主張如有條件應在第一次緩解(CR1)后進行骨髓移植。此時進行BMT治愈率高,復發(fā)率較低;由于身體狀況尚可,耐受性強,死于并發(fā)癥者較少,BMT以異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eic BMT,allo-BMT)效果最好。CR1進行allo-BMT,其5年無病生存率可達50%左右,第二次緩解(CR2)后進行BMT,5年無病生存率亦可達30%左右。但allo-BMT受HLA配型的限制,難以尋找合適的供髓者。尤其在我國難以廣泛開展。自體骨髓移植(autologous BMT,auto-BMT)用于沒有合適HLA配型供髓者的患兒,采集緩解期患兒的骨髓,進行體外凈化處理,低溫保存,再對患兒進行預處理,盡可能殺傷體內的MRLC,然后將采集的骨髓輸注給患兒本人。auto-BMT的復發(fā)率較高。詳見骨髓移植章。預后較ALL差。一般認為,白細胞總數<20×109/L者預后較好。年齡<1歲,尤其合并先天畸形或遺傳性疾病的預后多不佳。合并CNSL者多預后不良。預后與亞型有關,M3型預后較好,M5、M6、M,型以及繼發(fā)于MDS者預后較差。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1.化療 化療原則與ALL相仿,分為①誘導緩解治療;②鞏固治療;③維持治療;④庇護所預防。盡管ANLL的化療有很大改進,但治療效果遠不如ALL。目前治療方案不統(tǒng)一,差異較大。一般認為療效較好的方案是蒽環(huán)類與Ara-C的聯(lián)合應用。其他常用的藥物有三尖杉酯堿、6-TG阿霉素(Adr)、阿克拉霉素(ACR)、去甲氧基柔紅霉素(IDA)、米托蒽醌(NVT)、表鬼臼類(VP16,VM26)、氨苯吖啶(AMSA)等。(1)誘導緩解治療 常用的方案有:①DA方案:DNR40mg/(m2·d),靜脈注射,第1~3天;Ara-C100~200mg/(m2·d),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12小時一次,第1~7天。②HA方案:H(高三尖酯堿)4~6mg/(m2·d),靜脈注射,第1~7天;Ara-C用法同DA方案。③DAT(或HAT)方案:6-TG75mg/(m2·d),口服,第1~7天;其余同DA(或HA)方案。④DAE方案:DNR20mg/(m2·d),靜脈注射,第1~4天及15~18天;Ara-C150mg/(m2·d),肌肉注射,12小時一次,第1~4天及15~18天;VP16100~150mg/(m2·d),靜脈注射,第1~4及15~18天。⑤HOAP方案:高三尖杉酯堿4~6mg/(m2·d),靜脈注射,第1~7天;VCR2mg/m2,靜脈注射,第1天;Ara-C100mg/(m2·d),肌肉注射,12小時一次,第1~5天;強的松40mg/(m2·d),口服,每日2次,第1~7天。一般首選DA方案,多數病人用一個療程即可獲得緩解。M4,M5可首選DAE方案?;煹冢保啊保刺旃撬璐┐?。如原始加早幼細胞≥20%,骨髓增生活躍,即可開始第二個療程。兩個療程間隔2~3周。若應用兩個療程后原始加早幼細胞仍≥20%,則應更換其它方案。M3的誘導分化治療 誘導分化治療是指應用能夠促進白血病細胞分化成熟或能夠調節(jié)白血病細胞表型以增強其對藥物敏感性的誘導分化劑。目前應用最有效的是用全反式維甲酸(RA)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型),RA已成為M3型白血病誘導緩解的首選藥物。用法為45~80mg/m2/d,口服,直至緩解。CR率可達到80%左右。緩解后必須加用聯(lián)合化療進一步強化治療,或RA與化療交替應用直至停藥,否則容易復發(fā)。(2)鞏固治療 目前認為早期強化,采用更大劑量,應用患者以前未用過的新藥是緩解后治療的關鍵。主要方法是大劑量Ara-C(HD-Ara-C2g/m2/d,靜脈注射)聯(lián)合蒽環(huán)類、胺苯吖啶、米托蒽醌、表鬼臼素等藥物進行強烈序貫治療,或與有效的誘導方案交替應用,每個療程4周,共6個療程(即半年)。(3)維持治療 選用COAP、HA、DA、TA中的三個方案,定期序貫治療。第一年每2個月一個療程,第二年每3個月一個療程。至2~21/2年停藥。或用鞏固治療方案維持1~2年。(4)庇護所預防 方法見ALL。(5)難治與復發(fā)病例的治療 盡管AN-LL的化療方案近年來有較大進展,但復發(fā)率仍很高,長期無病生存率僅35%左右,多數病人最終死于耐藥白血病。耐藥白血病產生的原因可能為:①原發(fā)耐藥,即原來存在于體內的耐藥細胞亞群因敏感細胞被選擇性殺傷而涌現(xiàn);②繼發(fā)耐藥,即由于藥物治療誘導細胞特性改變,導致耐藥性的產生。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白血病復發(fā)主要是由原發(fā)性耐藥的白血病細胞亞群所引起。治療方案較多,但治療原則是:①應用與常用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的新抗白血病藥物。如米托蒽醌、5-氮雜胞苷、去甲氧柔紅霉素等;②加大劑量;③應用無交叉耐藥的現(xiàn)有藥物的新組合方案。對于停藥復發(fā)者仍可采用原治療方案。2.骨髓移植 ANLL復發(fā)率高,因此大多數人主張如有條件應在第一次緩解(CR1)后進行骨髓移植。此時進行BMT治愈率高,復發(fā)率較低;由于身體狀況尚可,耐受性強,死于并發(fā)癥者較少,BMT以異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eic BMT,allo-BMT)效果最好。CR1進行allo-BMT,其5年無病生存率可達50%左右,第二次緩解(CR2)后進行BMT,5年無病生存率亦可達30%左右。但allo-BMT受HLA配型的限制,難以尋找合適的供髓者。尤其在我國難以廣泛開展。自體骨髓移植(autologous BMT,auto-BMT)用于沒有合適HLA配型供髓者的患兒,采集緩解期患兒的骨髓,進行體外凈化處理,低溫保存,再對患兒進行預處理,盡可能殺傷體內的MRLC,然后將采集的骨髓輸注給患兒本人。auto-BMT的復發(fā)率較高。詳見骨髓移植章。預后較ALL差。一般認為,白細胞總數<20×109/L者預后較好。年齡<1歲,尤其合并先天畸形或遺傳性疾病的預后多不佳。合并CNSL者多預后不良。預后與亞型有關,M3型預后較好,M5、M6、M,型以及繼發(fā)于MDS者預后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