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取穴:①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風(fēng)門、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澤、合谷、天突;②部位:頸部、脊柱兩側(cè)、肩胛上區(qū)。
操作法:取口徑為4~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松散貼在罐底,點燃棉球后待罐中空氣燃燒將盡,立即將罐扣在選用的治療部位上,使其與皮膚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鐘。
主治:各種慢性氣管炎。
注意:①不可將罐口燒烤過熱;②點燃粘在罐底的酒精棉花時,一定注意避免脫落,引起燙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取穴:①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風(fēng)門、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澤、合谷、天突;②部位:頸部、脊柱兩側(cè)、肩胛上區(qū)。
操作法:取口徑為4~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松散貼在罐底,點燃棉球后待罐中空氣燃燒將盡,立即將罐扣在選用的治療部位上,使其與皮膚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鐘。
主治:各種慢性氣管炎。
注意:①不可將罐口燒烤過熱;②點燃粘在罐底的酒精棉花時,一定注意避免脫落,引起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