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藏醫(yī)胚胎學

    胚胎學是認識和研究人體從開始形成,發(fā)育直至分娩,離開母體這一段時間里的各種現(xiàn)象的科學。藏醫(yī)在這方面有著許多精辟的見解和先進的理論,在世界各國古代醫(yī)學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首先是對胎兒形成這一生理現(xiàn)象的認識。藏醫(yī)認為,胎兒是由父親的精與母親的血二者結合而成的,不論是父精,或是母血,只要一方有病,如龍、赤巴、培根有病,就無法受孕,如精或血的外觀粗糙,顏色、粘稠度異常,氣味不正等,都不會受孕懷胎。在沒有顯微鏡足以觀察到細如精子或卵子的結構時,這種描述不僅是自然可取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在舊社會,總是把不孕的責任全歸咎于婦女,而藏醫(yī)卻明確提出男女雙方有著同樣責任,這是完全符合科學道理的。

    早在1000多年前的《四部醫(yī)典》中,已經指出人體受孕最合適的日子是在婦女月經來潮后的12天左右,過早過晚,都不易受孕,這一記載,在中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醫(yī)學中,是最為科學而準確的。書中還指出,在月經前這一時間里,婦女很容易感到身體疲乏、困倦,面色也憔悴,乳房脹,腰背小腹等處微感不適或疼痛;而在易于受孕的時間里,女性常有較強烈的性欲,也是容易受孕之時。

    藏醫(yī)認為,胎兒的形成,還需要正常的“五條件”。所謂“五源”,是指土、水、火、風、空。無獨有偶,漢族中醫(yī)也認為,胎兒形成后,逐漸發(fā)育,"四月而水受之,五月而火受之,六月而金受之,七月而木受之,八月而土受之",二者不謀而合,只是藏醫(yī)的“五源”與中醫(yī)的“五行”稍有不同,中醫(yī)的土,是發(fā)育的土地,而藏醫(yī)的“空”,是胎兒發(fā)育的空間,意義上都相差不遠,也都認為,這五種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而且五者應互相協(xié)調,胎兒才能正常發(fā)育。

    中國有句古話,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中醫(yī)對胎兒發(fā)育的認識,也都以十個月為準,逐月敘述胎兒發(fā)育的情況,如南北朝時期的《逐月養(yǎng)胎方》就有"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立,七月毛發(fā)生,八月腑腑具,九月谷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的記述,用以觀察描述胎兒的發(fā)育。對此,藏醫(yī)的認識則更為細致而深入,它是以周日的時間為單位來認識和觀察人體胎兒的發(fā)育過程的。它認為,胎兒從形成到成熟分娩,需要38周的時間,而這38周具體的發(fā)育情況是這樣的:

    第1周:父精和母血融合,其狀正如在牛乳里滴入乳酪酵母,使其得到發(fā)育的動力,并且非常融洽;

    第2周:胎珠狀如乳液凝成的膠狀物;

    第3周:狀如凝結的乳酪或酸奶;

    第4周:質地比較堅固的團狀物,有的是圓形,有的呈橢圓形,并開始分化出男女的不同性別;

    第5周:臍帶開始形成,與母體相連;

    第6周:與臍帶相平衡,形成了一條命脈,使胎兒獲得更快發(fā)育;

    第7周:胎兒的眼睛等感覺器官開始形成;

    第8周;胎兒的頭部開始形成;

    第9周:軀體的上部和下部已經形成;

    第10周:胎兒的雙肩,兩髓胯骨開始形成;

    第11周:身體的九竅,即雙眼、雙耳、鼻、口、陰竅等已經形成;

    第12周:心、肝、肺、脾、腎等五臟形成;

    第13周:小腸、膽、大腸、胃、膀胱、三木休等六腑已經形成;

    第14周:兩條上臂、前臂及兩條大腿、小腿已經形成;

    第15周:胎兒的雙手、雙肘和雙足、雙膝已經形成;

    第16周:胎兒的十個手指和十個足趾全部形成;

    第17周:連結胎兒身體上部、下部及里外的血管、脈絡均已形成;

    第18周:此時胎兒體內的肌肉和脂肪組織均已出現(xiàn);

    第19周:胎兒體內的韌帶、筋膜、肌腱已經出現(xiàn);

    第20周:全身的骨骼和骨骼內所有的骨髓均已形成;

    第21周:周身的皮膚開始形成;

    第22周:此時身體內的九竅均已開通,開始與外界通流;

    第23周:胎兒的頭發(fā)、指甲、趾甲等出現(xiàn)了;

    第24周:上述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已經成熟,胎兒也已經知道疼痛,有所感覺;

    第25周:在胎兒體內的脈絡中,氣已經出現(xiàn)并開始運行;

    第26周:胎兒已經開始有意識;

    第27周至第30周,是懷孕的第7個月,所有的器官均已成熟,整個胎體也顯得圓滿;

    第31周至第35周,胎兒繼續(xù)增大,母體與胎兒的精神肉體均互相影響;

    第36周:此時胎兒多動,顯得對所處的地方很不習慣;

    第37周:胎兒似乎顯得對所處的地方有反感,不愿再呆在這里;

    第38周:胎兒的頭部轉而朝下,并準備娩出母體了。

    從以上所敘述的人體胚胎發(fā)育過程來看,藏醫(yī)對胚胎學的認識,在古代各族醫(yī)學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盡管以上關于胚胎學的一些描述尚不如現(xiàn)代胚胎學那么精確,但也應看到這樣的描述既有其一定的科學性,從歷史的觀點看,更有其先進性。

    就漢族中醫(yī)學而言,雖然這方面的歷史比較早一些,如在馬王堆出土的反映漢代以前醫(yī)學情況的《胎產書》就載有"一月名曰留形,二月始膏,三月始脂,四月而水受之,乃始成血,五月而火受之,乃始成氣;六月而金受之,乃始成筋;七月而木受之,乃始成骨;八月而土受之,乃始成膚革;九月而石受之,而始成毫毛,十月氣陳"等記載,但至少不如藏醫(yī)以周計算的發(fā)育情況來得詳盡。

更多中藥材
  • 烏雞白鳳丸和人參養(yǎng)榮丸都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問題,但兩者還是有區(qū)別的。首先,烏雞白鳳丸由烏雞、鹿角膠、鱉甲、人參、黃芪、當歸等藥物組成,用于治療由氣血兩虧導致的月經量過少、帶下量多、腰膝酸軟等癥狀,能夠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而人參養(yǎng)榮丸是有炙甘......
  •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
  • 我們中醫(yī)講發(fā)為血之瘀,就是頭發(fā)與血有關系,為什么好多這個血虛的病人會引起脫發(fā),血虛的話,對我們這個這個頭發(fā)的營養(yǎng)達不到就會脫落,最常見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時這個門診上的白領,這女同志會多一點,這個熬夜心情不好,時間長了,頭發(fā)脫落,不是完全脫......
  • 打呼嚕是一種疾病,打呼嚕比較多的是胖人,因為好多胖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嚕。打呼嚕就是我們睡覺時,坐著時氣道是通暢的,躺著時腺樣體蓋住氣道了,輕的話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話,我們醫(yī)學上叫睡眠障礙綜合征,嚴重的人睡覺的時候都能憋醒......
  • 中藥太苦加點糖?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兒童還是忍不住那個苦味,喝幾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味太苦會在湯里放很多白糖。其實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圍,對于正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反而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