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āi
  • 拼音:shai
  • 注音:ㄕㄞ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THH
  • 五筆98:TTHH
  • 五行:
  • Unicode:U+7C01
  • 四角號碼:88281
  • 倉頡輸入法:HHO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簁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āi
  • 簁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撇撇豎豎橫豎橫豎橫撇捺
  • 簁字的組詞
    離簁
  • 基本解釋

    shāi ? ㄕㄞˉ ◎ 古同“篩”。

  • 漢語字典

    [①][shāi][《廣韻》所宜切,平支,生。][《廣韻》所綺切,上紙,生。](1)篩子。(2)將東西放在篩具中來回?fù)u動,以別粗細(xì),去塵土。(3)魚罩。捕魚的竹籠。

    音韻參考

    [廣 韻]:所宜切,上平5支,shī,止開三平支B生[平水韻]:上平九佳·上聲四紙[粵 語]:sa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簁;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896第24【廣韻】所宜切【集韻】山宜切,??音澌。下物竹器,可以除麤取細(xì),與籭同?!∮帧炯崱克亚小菊崱克郧校??音崽。義同?!∮帧菊崱可曛校羰?。義同?!∮帧緩V韻】【集韻】【韻會】所綺切【正韻】想里切,??音屣。義同?! 菊崱亢k籮,古以爲(wèi)玉柱,故字從玉作??。今作簁。亦作篩。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