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集部


  •   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據(jù)說27歲才發(fā)憤讀書,經(jīng)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yè)大進。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托有病,不肯應詔。嘉祐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后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闢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是有政治抱負的人。他說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于今”。在《衡論》和《上皇帝書》等重要議論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他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審勢”、“定所尚”。他主張“尚威”,加強吏治,破茍且之心和怠惰之氣,激發(fā)天下人的進取心,使宋王朝振興。由于蘇洵比較了解社會實際,又善于總結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以古為鑒,因此,他的政論文中盡管不免有迂闊偏頗之論,但不少觀點還是切中時弊的。
      曾鞏說蘇洵“頗喜言兵”。蘇洵的《權書》10篇、《幾策》中的《審敵》篇、《衡論》中的《御將》和《兵制》篇,還有《上韓樞密書》、《制敵》和《上皇帝書》,都論述了軍事問題。在著名的《六國論》中,他認為六國破滅,弊在賄秦。實際上是借古諷今,指責宋王朝的屈辱政策?!秾彅场犯M一步揭露這種賄敵政策的實質是殘民?!侗啤诽岢隽烁母锉?、恢復武舉、信用才將等主張?!稒鄷废到y(tǒng)地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問題。在《項籍》中,他指出項籍不能乘勝直搗咸陽的戰(zhàn)略錯誤。他還強調避實擊虛、以強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決戰(zhàn)、突擊取勝等戰(zhàn)略戰(zhàn)術原則。
      蘇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yōu)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強暴,藐視敵人,寫得有氣勢?!稄堃嬷莓嬒裼洝酚洈埛狡街卫硪嬷莸氖论E,塑造了一個寬政愛民的封建官吏形象?!赌炯偕接洝方栉锸銘?,贊美一種巍然自立、剛直不阿的精神。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jù)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贊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于變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yōu)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他的文章語言古仆簡勁、凝煉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說》,以風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寫,即是一例。
      蘇洵論文,見解亦多精辟。他反對浮艷怪澀的時文,提倡學習古文;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他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寫法。他特別善于從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和藝術特色,例如《上歐陽內翰第一書》對孟子、韓愈和歐陽修文章的評論就很精當。
      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樸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fā),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于散文。
      蘇洵著作,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嘉祐集》15卷。
    作者:
    蘇洵
  •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后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和討伐懂卓的戰(zhàn)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為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用其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jù)勢力。官渡之戰(zhàn)大破河北割據(jù)勢力袁紹后,逐漸統(tǒng)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返绕?,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辭?!罚保梗福鼓臧妫?br>
      太祖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jīng)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魏書》)

      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每每定省,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yè)耳。(《典論。自敘》,袁伯業(yè)名遺,袁紹從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鐘嶸《詩品》)

      氣出唱(三首)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東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來翱游。

      驂駕六龍飲玉漿?! 『铀M,不東流。

      解愁腹,飲玉漿。

      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

      玉闕下,引見得入,赤松相對,四面顧望,視正[火昆]煌。

      開玉心正興,其氣百道至?! 鞲鏌o窮閉其口,但當愛氣壽萬年。

      東到海,與天連。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當專之。

      心恬澹,無所[忄曷]。

      欲閉門坐自守,天與期氣。

      愿得神之人,乘駕云車,驂駕白鹿,上到天之門,來賜神之藥。

      跪受之,敬神齊。

      當如此,道自來。

      其二

      華陰山,自以為大?! 「甙僬?,浮云為之蓋。

      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 〈滴叶春?,鼓瑟琴,何□□(“門”內有“言”,音“銀”)!  酒與歌戲,今日相樂誠為樂?! ∮衽?,起舞移數(shù)時。

      鼓吹一何嘈嘈。

      從西北來時,仙道多駕煙,乘云駕龍,郁何[艸務][艸務]。

      遨游八極,乃到昆侖之山,西王母側,神仙金止玉亭。來者為誰?赤松王喬,乃德旋之門?! 饭诧嬍车近S昏?! 《囫{合坐,萬歲長,宜子孫。

      其三

      游君山,甚為真。

      崔嵬砟硌,爾自為神。

      乃到王母臺,金階玉為堂,芝草生殿旁?! |西廂,客滿堂。

      主人當行觴,坐者長壽遽何央。

      長樂甫始宜孫子。

      常愿主人增年,與天相守。

      精列  厥初生,造劃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莫不有終期。

      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

      愿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

      思想昆侖居。

      見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萊。

      志意在蓬萊。

      周禮圣徂落,會稽以墳丘。

      會稽以墳丘。  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度關山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jīng)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tǒng)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雌崾称鳎险呤畤?,不及唐堯,采椽不斫。世嘆伯夷,欲以厲俗。侈惡之大,儉為共德。許由推讓,豈有訟曲?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薤露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q豫不敢斷,因狩執(zhí)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yè),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對酒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斑白不負載。

      雨澤如此,百谷用成?! s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yǎng)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窡o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jié)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跗跁私?,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坠锹鹅兑埃Ю餆o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陌上桑

      駕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昆侖,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絕人事,游渾元,若疾風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數(shù)千,壽如南山不忘愆。

      短歌行(二首)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斠钥?,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珵榫?,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涠 ≈芪鞑瑧汛耸サ?。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jié)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n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禾巨]鬯彤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T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锖校ǘ祝?br>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牛頓不起,車墮谷間。

      坐磐石之上,彈五弦之琴。  作為清角韻,意中迷煩。歌以言志,晨上散關山。

      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旁?

      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旁?

      負□(“拚”的“厶”改為“合”,音“演”)被裘,似非恒人。

      謂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來到此間?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侖山,所謂者真人。

      我居昆侖山,所謂者真人?! 〉郎钣锌傻?。

      名山歷觀,遨游八極,枕石漱流飲泉。  沈吟不決,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侖山。

      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

      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

      夜夜安得寐,惆悵以自憐。

      正而不譎,辭賦依因。

      經(jīng)傳所過,西來所傳。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其二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傅翘┤A山,神人共遠游。

      經(jīng)歷昆侖山,到蓬萊。

      飄遙八極,與神人俱。

      思得神藥,萬歲為期?! 「枰匝灾?,愿登泰華山。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陽,殊不知老;赤松王喬,亦云得道。得之未聞,庶以壽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長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儀合圣化,貴者獨人不?  萬國率土,莫非王臣。

      仁義為名,禮樂為榮。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關。

      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

      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

      大人先天而天弗違。

      不戚年往,憂世不治。

      存亡有命,慮之為蚩。

      歌以言志,四時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歡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歡笑意所之。

      壯盛智愚,殊不再來。愛時進趣,將以惠誰?泛泛放逸,亦同何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善哉行(三首)

      古公□(“擅”去提手旁,音“膽”)甫,積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儆?,王德之仁?! ⌒惺┌偈?,斷發(fā)文身。

      伯夷叔齊,古之遺賢。

      讓國不用,餓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賢。

      齊桓之霸,賴得仲父。

      后任豎刁,蟲流出戶?! £套悠街?,積德兼仁。

      與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國為君。

      隨制飲酒,揚波使官。

      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雖懷一介志,是時其能與!

      守窮者貧賤,惋嘆淚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窮,瑯邪傾側左。

      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

      快人由為嘆,抱情不得敘。

      顯行天教人,誰知莫不緒。

      我愿何時隨?此嘆亦難處。

      今我將何照于光曜?釋銜不如雨。

      其三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

      悲弦激新聲,長笛吹清氣。

      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悅?! ×攘雀咛蒙希瑳鲲L入我室。

      持滿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眾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漢,羅者安所羈?  沖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br>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恕稏|山》詩,悠悠令我哀。

     ?。ㄗ饔诮ò彩荒辏?br>
      步出夏門行(五章)

      艷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臨觀異同,心意懷豫,不知當復何從?

      經(jīng)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ㄗ饔诮ò彩甏海?br>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ㄗ饔诮ò彩昵铮?br>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昆鳥]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博改金旁)停置,農收積場?! ∧媛谜O,以通賈商?! ⌒疑踔猎?!歌以詠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至十三年冬)

      土不同  鄉(xiāng)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艸豐][艸賴]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卻東西門行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xiāng)。

      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節(jié)食南稻,春日復北翔。

      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 ∧魏未苏鞣?,安得驅四方!

      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

      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xiāng)?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 『罋w首丘,故鄉(xiāng)安可忘!

      謠俗詞  甕中無斗儲,發(fā)篋無尺繒。

      友來從我貸,不知所以應。

      董逃歌詞

      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

      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郭景圖命盡于園桑。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念君去我時,獨愁??啾?。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

      念君??啾挂共荒苊?。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上臺下木,音“喜”)賤,棄捐菅與蒯?

      出亦復何苦,入亦復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方按:此首不似魏武手筆,或題為曹丕或甄后所作,或曰古辭,姑錄此備考。
    作者:
    曹操
  •   自馬臻開鑒湖,而由漢及唐,得名最早;后至北宋,西湖起而奪之,人皆奔走西湖,而鑒湖之澹遠,自不及西湖之冶艷矣。至于湘湖,則僻處蕭然,舟車罕至,古韻士高人無有齒及之者。余弟毅儒,常比西湖為美人,湘湖為隱士,鑒湖為神仙。余不謂然。余以湘湖為處子,靦腆羞澀,猶及見其未嫁之時;而鑒湖為名門閨淑,可飲而不可狎;若西湖則為曲中名妓,聲色俱麗,然倚門獻笑,人人得而渫(改女旁)褻,故人人得而艷羨;人人得而艷羨,故人人得而輕慢。在春夏則熱鬧之至,秋冬則冷落矣;在花朝則喧哄之,至月夕則星散矣;在清明則萍聚之,至雨雪則寂寥矣。故余嘗謂:“善讀書無過董遇‘三馀’,而善游湖者亦無過董遇‘三馀’。董遇曰:‘冬者,歲之馀也;夜者,日之馀也;雨者,月之馀也?!采将I〕古梅,何遜煙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遜朝花綽約?雨色空〔氵蒙〕,何遜晴光滟瀲?深情領略,是在解人?!奔春纤馁t,余亦曰:“樂天之曠達,固不若和靖之靜深;鄴侯之荒誕,自不若東坡之靈敏也?!逼溻湃缳Z似道之豪奢,孫東瀛之華贍,雖在西湖數(shù)十年,用錢數(shù)十萬,其于西湖之性情,西湖之風味,實有未曾夢見者在也。世間措大,何得易言西湖!
    作者:
    張岱
  •   寒山

      寒山子,不知何許人。居天臺唐興縣寒巖,時往還國清寺。以樺皮為冠,布裘弊履?;蜷L廊唱詠,或村墅歌嘯,人莫識之。閭丘胤宦丹丘,臨行,遇豐干師,言從天臺來。閭丘問彼地有何賢堪師,師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賢。在國清寺庫院廚中著火。”閭丘到官三日,親往寺中。見二人,便禮拜。二人大笑曰:“豐干饒舌,饒舌。阿彌不識,禮我何為?”即走出寺,歸寒巖。寒山子入穴而去,其穴自合。嘗于竹木石壁書詩,并村墅屋壁所寫文句三百馀首。今編詩一卷。

      --------------------------------------------------------------------------------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yè),歸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庭際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茲凡幾年,屢見春冬易。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

      可笑寒山道,而無車馬蹤。聯(lián)谿難記曲,疊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此時迷徑處,形問影何從。

      吾家好隱淪,居處絕囂塵。踐草成三徑,瞻云作四鄰。

      助歌聲有鳥,問法語無人。今日娑婆樹,幾年為一春。

      琴書須自隨,祿位用何為。投輦從賢婦,巾車有孝兒。

      風吹曝麥地,水溢沃魚池。常念鷦鷯鳥,安身在一枝。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欲驗飛鳧集,須征白兔游。

      靈瓜夢里受,神橘座中收。鄉(xiāng)國何迢遞,同魚寄水流?! ∫粸闀鴦停鍪ッ骶?。東守文不賞,西征武不勛。

      學文兼學武,學武兼學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莊子說送終,天地為棺槨。吾歸此有時,唯須一番箔。

      死將喂青蠅,吊不勞白鶴。餓著首陽山,生廉死亦樂?! ∪藛柡降?,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

      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天生百尺樹,剪作長條木。可惜棟梁材,拋之在幽谷。

      年多心尚勁,日久皮漸禿。識者取將來,猶堪柱馬屋。

      驅馬度荒城,荒城動客情。高低舊雉堞,大小古墳塋。

      自振孤蓬影,長凝拱木聲。所嗟皆俗骨,仙史更無名。

      鸚鵡宅西國,虞羅捕得歸。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賜以金籠貯,扃哉損羽衣。不如鴻與鶴,飖飏入云飛?! ∮裉脪熘楹?,中有嬋娟子。其貌勝神仙,容華若桃李。

      東家春霧合,西舍秋風起。更過三十年,還成苷蔗滓。

      城中娥眉女,珠珮珂珊珊。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 ¢L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父母續(xù)經(jīng)多,田園不羨他。婦搖機軋軋,兒弄口ex々。

      拍手摧花舞,支頤聽鳥歌。誰當來嘆賞,樵客屢經(jīng)過。

      家住綠巖下,庭蕪更不芟。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巖。

      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

      四時無止息,年去又年來。萬物有代謝,九天無朽摧?! |明又西暗,花落復花開。唯有黃泉客,冥冥去不回?! q去換愁年,春來物色鮮。山花笑淥水,巖岫舞青煙。

      蜂蝶自云樂,禽魚更可憐。朋游情未已,徹曉不能眠。

      手筆太縱橫,身材極瑰瑋。生為有限身,死作無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爭奈何。可來白云里,教爾紫芝歌?! ∮冒采硖?,寒山可長保。微風吹幽松,近聽聲逾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讀黃老。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

      俊杰馬上郎,揮鞭指綠楊。謂言無死日,終不作梯航。

      四運花自好,一朝成萎黃。醍醐與石蜜,至死不能嘗?! ∮幸徊拖甲?,其居諱俗游。論時實蕭爽,在夏亦如秋。

      幽澗常瀝瀝,高松風颼颼。其中半日坐,忘卻百年愁。

      妾在邯鄲住,歌聲亦抑揚。賴我安居處,此曲舊來長。

      既醉莫言歸,留連日未央。兒家寢宿處,繡被滿銀床。

      快搒三翼舟,善乘千里馬。莫能造我家,謂言最幽野。

      巖岫深嶂中,云雷竟日下。自非孔丘公,無能相救者。

      智者君拋我,愚者我拋君。非愚亦非智,從此斷相聞。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焉能拱口手,端坐鬢紛紛。

      有鳥五色彣,棲桐食竹實。徐動合禮儀,和鳴中音律。

      昨來何以至,為吾暫時出。儻聞弦歌聲,作舞欣今日?! ∶澮叭司?,門前車馬疏。林幽偏聚鳥,溪闊本藏魚。

      山果攜兒摘,皋田共婦鋤。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書。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谿長石磊磊,澗闊草濛濛。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六極常嬰困,九維徒自論。有才遺草澤,無藝閉蓬門。

      日上巖猶暗,煙消谷尚昏。其中長者子,個個總無裈。

      白云高嵯峨,淥水蕩潭波。此處聞漁父,時時鼓棹歌?! ÷暵暡豢陕?,令我愁思多。誰謂雀無角,其如穿屋何。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磧磧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少年何所愁,愁見鬢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見日逼迫。

      移向東岱居,配守北邙宅。何忍出此言,此言傷老客。

      聞道愁難遣,斯言謂不真。昨朝曾趁卻,今日又纏身?! ≡卤M愁難盡,年新愁更新。誰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

      兩龜乘犢車,驀出路頭戲。一蠱從傍來,苦死欲求寄。

      不載爽人情,始載被沈累。彈指不可論,行恩卻遭刺。

      三月蠶猶小,女人來采花。隈墻弄蝴蝶,臨水擲蝦蟆?! ×_袖盛梅子,金鎞挑筍芽。斗論多物色,此地勝余家。

      東家一老婆,富來三五年。昔日貧于我,今笑我無錢。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儻不止,東邊復西邊。

      富兒多鞅掌,觸事難祇承。倉米已赫赤,不貸人斗升。

      轉懷鉤距意,買絹先揀綾。若至臨終日,吊客有蒼蠅。

      余曾昔睹聰明士,博達英靈無比倫。一選嘉名喧宇宙,五言詩句越諸人。為官治化超先輩,直為無能繼后塵。忽然富貴貪財色,瓦解冰消不可陳。

      白鶴銜苦桃,千里作一息。欲往蓬萊山,將此充糧食。

      未達毛摧落,離群心慘惻。卻歸舊來巢,妻子不相識。

      慣居幽隱處,乍向國清中。時訪豐干道,仍來看拾公。

      獨回上寒巖,無人話合同。尋究無源水,源窮水不窮。

      生前大愚癡,不為今日悟。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作。

      今生又不修,來生還如故。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渡。

      璨璨盧家女,舊來名莫愁。貪乘摘花馬,樂搒采蓮舟?! ∠プG熊席,身披青鳳裘。哀傷百年內,不免歸山丘。

      低眼鄒公妻,邯鄲杜生母。二人同老少,一種好面首。

      昨日會客場,惡衣排在后。只為著破裙,吃他殘czwW。

      獨臥重巖下,蒸云晝不消。室中雖暡叆,心里絕喧囂。

      夢去游金闕,魂歸度石橋。拋除鬧我者,歷歷樹間瓢。

      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有宜。用之若失所,一缺復一虧。

      圓鑿而方枘,悲哉空爾為。驊騮將捕鼠,不及跛貓兒。

      誰家長不死,死事舊來均。始憶八尺漢,俄成一聚塵。

      黃泉無曉日,青草有時春。行到傷心處,松風愁殺人?! ◎t馬珊瑚鞭,驅馳洛陽道。自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 “装l(fā)會應生,紅顏豈長保。但看北邙山,個是蓬萊島。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暫停。埋著蓬蒿下,曉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盡,魂魄幾凋零。遮莫咬鐵口,無因讀老經(jīng)。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來訪親友,太半入黃泉。

      漸減如殘燭,長流似逝川。今朝對孤影,不覺淚雙懸。  相喚采芙蓉,可憐清江里。游戲不覺暮,屢見狂風起。

      浪捧鴛鴦兒,波搖鸂鶒子。此時居舟楫,浩蕩情無已。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垂柳暗如煙,飛花飄似霰。夫居離婦州,婦住思夫縣?! 「髟谔煲谎模螘r得相見。寄語明月樓,莫貯雙飛燕?! ∮芯葡嗾酗?,有肉相呼吃。黃泉前后人,少壯須努力。

      玉帶暫時華,金釵非久飾。張翁與鄭婆,一去無消息。

      可憐好丈夫,身體極棱棱。春秋未三十,才藝百般能。

      金羈逐俠客,玉饌集良朋。唯有一般惡,不傳無盡燈。

      桃花欲經(jīng)夏,風月催不待。訪覓漢時人,能無一個在。

      朝朝花遷落,歲歲人移改。今日揚塵處,昔時為大海。

      我見東家女,年可有十八。西舍競來問,愿姻夫妻活。

      烹羊煮眾命,聚頭作淫殺。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抉。

      田舍多桑園,牛犢滿廄轍??闲庞幸蚬?,頑皮早晚裂。

      眼看消磨盡,當頭各自活。紙袴瓦作裈,到頭凍餓殺。

      我見百十狗,個個毛猙獰。臥者渠自臥,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塊骨,相與啀喍爭。良由為骨少,狗多分不平?! O目兮長望,白云四茫茫。鴟鴉飽腲腇,鸞鳳饑彷徨。

      駿馬放石磧,蹇驢能至堂。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洛陽多女兒,春日逞華麗。共折路邊花,各持插高髻?! △俑呋▍\匝,人見皆睥睨。別求醦醦憐,將歸見夫婿?! 〈号f容儀,相將南陌陲??椿ǔ钊胀?,隱樹怕風吹。

      年少從傍來,白馬黃金羈。何須久相弄,兒家夫婿知。

      群女戲夕陽,風來滿路香。綴裙金蛺蝶,插髻玉鴛鴦。

      角婢紅羅縝,閹奴紫錦裳。為觀失道者,鬢白心惶惶。

      若人逢鬼魅,第一莫驚懅。捺硬莫采渠,呼名自當去。

      燒香請佛力,禮拜求僧助。蚊子叮鐵牛,無渠下觜處。  浩浩黃河水,東流長不息。悠悠不見清,人人壽有極。  茍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當鬒發(fā)時,行住須努力。

      乘茲朽木船,采彼纴婆子。行至大海中,波濤復不止。

      唯赍一宿糧,去岸三千里。煩惱從何生,愁哉緣苦起。

      默默永無言,后生何所述。隱居在林藪,智日何由出。

      枯槁非堅衛(wèi),風霜成夭疾。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煙。

      草生芒種后,葉落立秋前。此有沈迷客,窺窺不見天。

      山客心悄悄,常嗟歲序遷。辛勤采芝朮,搜斥詎成仙。

      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圓。不歸何所為,桂樹相留連。

      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纓。秉芳兮欲寄,路漫漫兮難征。

      心惆悵兮狐疑,年老已無成。眾喔咿斯,蹇獨立兮忠貞。  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 ∝i死拋水內,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蓮花生沸湯。

      快哉混沌身,不飯復不尿。遭得誰鉆鑿,因茲立九竅。

      朝朝為衣食,歲歲愁租調。千個爭一錢,聚頭亡命叫。

      啼哭緣何事,淚如珠子顆。應當有別離,復是遭喪禍。

      所為在貧窮,未能了因果。冢間瞻死尸,六道不干我。

      婦女慵經(jīng)織,男夫懶耨田。輕浮耽挾彈,跕躧拈抹弦。

      凍骨衣應急,充腸食在先。今誰念于汝,苦痛哭蒼天。

      不行真正道,隨邪號行婆??趹M神佛少,心懷嫉妒多。

      背后噇魚肉,人前念佛陀。如此修身處,難應避奈何。

      世有一等愚,茫茫恰似驢。還解人言語,貪淫狀若豬。

      險巇難可測,實語卻成虛。誰能共伊語,令教莫此居。

      有漢姓傲慢,名貪字不廉。一身無所解,百事被他嫌。

      死惡黃連苦,生憐白蜜甜。吃魚猶未止,食肉更無厭。

      縱你居犀角,饒君帶虎睛。桃枝將辟穢,蒜殼取為瓔。

      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終歸不免死,浪自覓長生。

      卜擇幽居地,天臺更莫言。猿啼谿霧冷,岳色草門連。

      折葉覆松室,開池引澗泉。已甘休萬事,采蕨度殘年。

      益者益其精,可名為有益。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復能易,當?shù)蒙舷杉?。無益復無易,終不免死厄。

      徒勞說三史,浪自看五經(jīng)。洎老檢黃籍,依前住白丁?! ◇咴膺B蹇卦,生主虛危星。不及河邊樹,年年一度青。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我今有一襦,非羅復非綺。借問作何色,不紅亦不紫。

      夏天將作衫,冬天將作被。冬夏遞互用,長年只這是。

      白拂栴檀柄,馨香竟日聞。柔和如卷霧,搖拽似行云?! 《Y奉宜當暑,高提復去塵。時時方丈內,將用指迷人。

      貪愛有人求快活,不知禍在百年身。但看陽焰浮漚水,便覺無常敗壞人。丈夫志氣直如鐵,無曲心中道自真。行密節(jié)高霜下竹,方知不枉用心神。

      多少般數(shù)人,百計求名利。心貪覓榮華,經(jīng)營圖富貴。

      心未片時歇,奔突如煙氣。家眷實團圓,一呼百諾至。

      不過七十年,冰消瓦解置。死了萬事休,誰人承后嗣。

      水浸泥彈丸,方知無意智。

      貪人好聚財,恰如梟愛子。子大而食母,財多還害己?! ∩⒅锤I壑吹溒?。無財亦無禍,鼓翼青云里。

      去家一萬里,提劍擊匈奴。得利渠即死,失利汝即殂?! ∏炔幌?,汝命亦何辜。教汝百勝術,不貪為上謨。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汝為埋頭癡兀兀,愛向無明羅剎窟。再三勸你早修行,是你頑癡心恍惚。不肯信受寒山語,轉轉倍加業(yè)汩汩。直待斬首作兩段,方知自身奴賊物。

      惡趣甚茫茫,冥冥無日光。人間八百歲,未抵半宵長。

      此等諸癡子,論情甚可傷。勸君求出離,認取法中王。

      世有多解人,愚癡徒苦辛。不求當來善,唯知造惡因。

      五逆十惡輩,三毒以為親。一死入地獄,長如鎮(zhèn)庫銀。

      天高高不窮,地厚厚無極。動物在其中,憑茲造化力。

      爭頭覓飽暖,作計相啖食。因果都未詳,盲兒問乳色。

      天下幾種人,論時色數(shù)有。賈婆如許夫,黃老元無婦。

      衛(wèi)氏兒可憐,鐘家女極丑。渠若向西行,我便東邊走。

      賢士不貪婪,癡人好爐冶。麥地占他家,竹園皆我者。

      努膊覓錢財,切齒驅奴馬。須看郭門外,壘壘松柏下。

      唝唝買魚肉,擔歸喂妻子。何須殺他命,將來活汝己。

      此非天堂緣,純是地獄滓。徐六語破堆,始知沒道理。

      有人把椿樹,喚作白栴檀。學道多沙數(shù),幾個得泥丸。

      棄金卻擔草,謾他亦自謾。似聚砂一處,成團也大難。

      蒸砂擬作飯,臨渴始掘井。用力磨碌磚,那堪將作鏡。  佛說元平等,總有真如性。但自審思量,不用閑爭競?! ⊥茖な篱g事,子細總皆知。凡事莫容易,盡愛討便宜。

      護即弊成好,毀即是成非。故知雜濫口,背面總由伊。

      冷暖我自量,不信奴唇皮。

      蹭蹬諸貧士,饑寒成至極。閑居好作詩,札札用心力。

      賤他言孰采,勸君休嘆息。題安糊餅上,乞狗也不吃。

      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水結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尋思少年日,游獵向平陵。國使職非愿,神仙未足稱。

      聯(lián)翩騎白馬,喝兔放蒼鷹。不覺大流落,皤皤誰見矜。

      偃息深林下,從生是農夫。立身既質直,出語無諂諛。

      保我不鑒璧,信君方得珠。焉能同泛滟,極目波上鳧。

      不須攻人惡,何用伐己善。行之則可行,卷之則可卷。

      祿厚憂積大,言深慮交淺。聞茲若念茲,小子當自見?! 「粌簳咛?,華燈何煒煌。此時無燭者,心愿處其傍。

      不意遭排遣,還歸暗處藏。益人明詎損,頓訝惜馀光。

      世有聰明士,勤苦探幽文。三端自孤立,六藝越諸君。

      神氣卓然異,精彩超眾群。不識個中意,逐境亂紛紛。

      層層山水秀,煙霞鎖翠微。嵐拂紗巾濕,露沾蓑草衣。

      足躡游方履,手執(zhí)古藤枝。更觀塵世外,夢境復何為。

      滿卷才子詩,溢壺圣人酒。行愛觀牛犢,坐不離左右。

      霜露入茅檐,月華明甕牖。此時吸兩甌,吟詩五百首。

      施家有兩兒,以藝干齊楚。文武各自備,托身為得所。

      孟公問其術,我子親教汝。秦衛(wèi)兩不成,失時成齟齬。

      止宿鴛鴦鳥,一雄兼一雌。銜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隨。

      戲入煙霄里,宿歸沙岸湄。自憐生處樂,不奪鳳凰池。

      或有衒行人,才藝過周孔。見罷頭兀兀,看時身侗侗。

      繩牽未肯行,錐刺猶不動。恰似羊公鶴,可憐生氃氋。

      少小帶經(jīng)鋤,本將兄共居。緣遭他輩責,剩被自妻疏?! 伣^紅塵境,常游好閱書。誰能借斗水,活取轍中魚。

      變化計無窮,生死竟不止。三途鳥雀身,五岳龍魚已?! ∈罎嶙鱢h羺時清為騄耳。前回是富兒,今度成貧士。

      書判全非弱,嫌身不得官。銓曹被拗折,洗垢覓瘡瘢。

      必也關天命,今冬更試看。盲兒射雀目,偶中亦非難。

      貧驢欠一尺,富狗剩三寸。若分貧不平,中半富與困?! ∈既◇H飽足,卻令狗饑頓。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悶。  柳郎八十二,藍嫂一十八。夫妻共百年,相憐情狡猾。

      弄璋字烏cY,擲瓦名婠妠。屢見枯楊荑,常遭青女殺。

      大有饑寒客,生將獸魚殊。長存磨石下,時哭路邊隅。

      累日空思飯,經(jīng)冬不識襦。唯赍一束草,并帶五升麩。

      赫赫誰壚肆,其酒甚濃厚??蓱z高幡幟,極目平升斗。

      何意訝不售,其家多猛狗。童子欲來沽,狗咬便是走。

      吁嗟濁濫處,羅剎共賢人。謂是等流類,焉知道不親?! 『賻熥觿?,詐妄卻稱珍。鉛礦入爐冶,方知金不知。

      田家避暑月,斗酒共誰歡。雜雜排山果,疏疏圍酒樽。

      蘆莦將代席,蕉葉且充盤。醉后支頤坐,須彌小彈丸。

      個是何措大,時來省南院。年可三十馀,曾經(jīng)四五選。

      囊里無青蚨,篋中有黃絹。行到食店前,不敢暫回面。

      為人常吃用,愛意須慳惜。老去不自由,漸被他推斥。

      送向荒山頭,一生愿虛擲。亡羊罷補牢,失意終無極。

      浪造凌霄閣,虛登百尺樓。養(yǎng)生仍夭命,誘讀詎封侯。

      不用從黃口,何須厭白頭。未能端似箭,且莫曲如鉤。

      云山疊疊連天碧,路僻林深無客游。遠望孤蟾明皎皎,近聞群鳥語啾啾。老夫獨坐棲青嶂,少室閑居任白頭??蓢@往年與今日,無心還似水東流。

      富貴疏親聚,只為多錢米。貧賤骨肉離,非關少兄弟。

      急須歸去來,招賢閣未啟。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

      我見一癡漢,仍居三兩婦。養(yǎng)得八九兒,總是隨宜手。

      丁防是新差,資財非舊有。黃蘗作驢鞦,始知苦在后。

      新谷尚未熟,舊谷今已無。就貸一斗許,門外立踟躕。

      夫出教問婦,婦出遣問夫。慳惜不救乏,財多為累愚。

      大有好笑事,略陳三五個。張公富奢華,孟子貧轗軻。

      只取侏儒飽,不憐方朔餓。巴歌唱者多,白雪無人和。

      老翁娶少婦,發(fā)白婦不耐。老婆嫁少夫,面黃夫不愛。

      老翁娶老婆,一一無棄背。少婦嫁少夫,兩兩相憐態(tài)。

      雍容美少年,博覽諸經(jīng)史。盡號曰先生,皆稱為學士。

      未能得官職,不解秉耒耜。冬披破布衫,蓋是書誤己?! ▲B語情不堪,其時臥草庵。櫻桃紅爍爍,楊柳正毿毿?! ⌒袢浙暻噌郑缭葡礈O潭。誰知出塵俗,馭上寒山南。

      昨日何悠悠,場中可憐許。上為桃李徑,下作蘭蓀渚。  復有綺羅人,舍中翠毛羽。相逢欲相喚,脈脈不能語。

      丈夫莫守困,無錢須經(jīng)紀。養(yǎng)得一牸牛,生得五犢子。

      犢子又生兒,積數(shù)無窮已。寄語陶朱公,富與君相似。  之子何惶惶,卜居須自審。南方瘴癘多,北地風霜甚。

      荒陬不可居,毒川難可飲。魂兮歸去來,食我家園葚。

      昨夜夢還家,見婦機中織。駐梭如有思,擎梭似無力。

      呼之回面視,況復不相識。應是別多年,鬢毛非舊色。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載憂。自身病始可,又為子孫愁。

      下視禾根土,上看桑樹頭。秤錘落東海,到底始知休。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頭。出語無知解,云我百不憂。

      問道道不會,問佛佛不求。子細推尋著,茫然一場愁。

      董郎年少時,出入帝京里。衫作嫩鵝黃,容儀畫相似。

      常騎踏雪馬,拂拂紅塵起。觀者滿路傍,個是誰家子。

      個是誰家子,為人大被憎。癡心常憤憤,肉眼醉瞢瞢。

      見佛不禮佛,逢僧不施僧。唯知打大臠,除此百無能。

      人以身為本,本以心為柄。本在心莫邪,心邪喪本命。

      未能免此殃,何言懶照鏡。不念金剛經(jīng),卻令菩薩病?! 〕潜敝偌椅蹋叶嗑迫?。仲翁婦死時,吊客滿堂屋。

      仲翁自身亡,能無一人哭。吃他杯臠者,何太冷心腹。

      下愚讀我詩,不解卻嗤誚。中庸讀我詩,思量云甚要。

      上賢讀我詩,把著滿面笑。楊修見幼婦,一覽便知妙?! ∽杂袘a惜人,我非慳惜輩。衣單為舞穿,酒盡緣歌啐。  當取一腹飽,莫令兩腳儽。蓬蒿鉆髑髏,此日君應悔。

      我行經(jīng)古墳,淚盡嗟存沒。冢破壓黃腸,棺穿露白骨。

      欹斜有甕瓶,掁撥無簪笏。風至攬其中,灰塵亂ej々。

      夕陽赫西山,草木光曄曄。復有朦朧處,松蘿相連接。

      此中多伏虎,見我奮迅鬣。手中無寸刃,爭不懼懾懾。

      出身既擾擾,世事非一狀。未能舍流俗,所以相追訪。

      昨吊徐五死,今送劉三葬。終日不得閑,為此心凄愴。

      有樂且須樂,時哉不可失。雖云一百年,豈滿三萬日?! 〖氖朗琼汈В撳X莫啾唧。孝經(jīng)末后章,委曲陳情畢。

      獨坐常忽忽,情懷何悠悠。山腰云縵縵,谷口風颼颼。

      猿來樹裊裊,鳥入林啾啾。時催鬢颯颯,歲盡老惆惆。

      一人好頭肚,六藝盡皆通。南見驅歸北,西風趁向東。

      長漂如泛萍,不息似飛蓬。問是何等色,姓貧名曰窮。

      他賢君即受,不賢君莫與。君賢他見容,不賢他亦拒。

      嘉善矜不能,仁徒方得所。勸逐子張言,拋卻卜商語。

      俗薄真成薄,人心個不同。殷翁笑柳老,柳老笑殷翁。

      何故兩相笑,俱行譣诐中。裝車競嵽嵲,翻載各瀧涷。

      是我有錢日,恒為汝貸將。汝今既飽暖,見我不分張。

      須憶汝欲得,似我今承望。有無更代事,勸汝熟思量。

      人生一百年,佛說十二部。慈悲如野鹿,瞋忿似家狗。

      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欲伏獼猴心,須聽獅子吼。  教汝數(shù)般事,思量知我賢。極貧忍賣屋,才富須買田?! 】崭共坏米?,枕頭須莫眠。此言期眾見,掛在日東邊。

      寒山多幽奇,登者皆恒懾。月照水澄澄,風吹草獵獵?! 〉蛎费┳骰?,杌木云充葉。觸雨轉鮮靈,非晴不可涉。

      有樹先林生,計年逾一倍。根遭陵谷變,葉被風霜改。

      咸笑外凋零,不憐內文采。皮膚脫落盡,唯有貞實在。

      寒山有裸蟲,身白而頭黑。手把兩卷書,一道將一德。

      住不安釜灶,行不赍衣裓。常持智慧劍,擬破煩惱賊。

      有人畏白首,不肯舍朱紱。采藥空求仙,根苗亂挑掘。

      數(shù)年無效驗,癡意瞋怫郁。獵師披袈裟,元非汝使物。

      昔時可可貧,今朝最貧凍。作事不諧和,觸途成倥傯。  行泥屢腳屈,坐社頻腹痛。失卻斑貓兒,老鼠圍飯甕?! ∥乙娛篱g人,堂堂好儀相。不報父母恩,方寸底模樣。

      欠負他人錢,蹄穿始惆悵。個個惜妻兒,爺娘不供養(yǎng)?! ⌒值芩圃┘遥闹虚L悵怏,憶昔少年時,求神愿成長。

      今為不孝子,世間多此樣。買肉自家噇,抹觜道我暢。自逞說嘍羅,聰明無益當。牛頭努目瞋,出去始時晌。擇佛燒好香,揀僧歸供養(yǎng)。羅漢門前乞,趁卻閑和尚。不悟無為人,從來無相狀。封疏請名僧,儭錢兩三樣。

      云光好法師,安角在頭上。汝無平等心,圣賢俱不降。

      凡圣皆混然,勸君休取相。我法妙難思,天龍盡回向。

      我今稽首禮,無上法中王。慈悲大喜舍,名稱滿十方。  眾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剛。頂禮無所著,我?guī)煷蠓ㄍ??! 】少F天然物,獨一無伴侶。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

      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你若不信愛,相逢不相遇?! ∮嗉矣幸豢?,窟中無一物。凈潔空堂堂,光華明日日?! ∈呤仇B(yǎng)微軀,布裘遮幻質。任你千圣現(xiàn),我有天真佛。

      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鹵。勁挺鐵石心,直取菩提路。

      邪路不用行,行之枉辛苦。不要求佛果,識取心王主。  粵自居寒山,曾經(jīng)幾萬載。任運遁林泉,棲遲觀自在。

      寒巖人不到,白云常叆叇。細草作臥褥,青天為被蓋?! 】旎钫硎^,天地任變改。

      可重是寒山,白云常自閑。猿啼暢道內,虎嘯出人間。

      獨步石可履,孤吟藤好攀。松風清颯颯,鳥語聲eX々。

      閑自訪高僧,煙山萬萬層。師親指歸路,月掛一輪燈。

      閑游華頂上,日朗晝光輝。四顧晴空里,白云同鶴飛。

      世有多事人,廣學諸知見。不識本真性,與道轉懸遠。

      若能明實相,豈用陳虛愿。一念了自心,開佛之知見。

      寒山有一宅,宅中無闌隔。六門左右通,堂中見天碧。

      房房虛索索,東壁打西壁。其中一物無,免被人來惜。  寒到燒軟火,饑來煮菜吃。不學田舍翁,廣置牛莊宅。

      盡作地獄業(yè),一入何曾極。好好善思量,思量知軌則?! z家暫下山,入到城隍里。逢見一群女,端正容貌美。

      頭戴蜀樣花,燕脂涂粉膩。金釧鏤銀朵,羅衣緋紅紫?! ≈祛侇惿裣?,香帶氛氳氣。時人皆顧盼,癡愛染心意。

      謂言世無雙,魂影隨他去。狗咬枯骨頭,虛自舐唇齒。

      不解返思量,與畜何曾異。今成白發(fā)婆,老陋若精魅。

      無始由狗心,不超解脫地。

      一自遁寒山,養(yǎng)命餐山果。平生何所憂,此世隨緣過。

      日月如逝川,光陰石中火。任你天地移,我暢巖中坐。

      我見世間人,茫茫走路塵。不知此中事,將何為去津。

      榮華能幾日,眷屬片時親。縱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貧。

      自聞梁朝日,四依諸賢士。寶志萬回師,四仙傅大士。  顯揚一代教,作時如來使。造建僧伽藍,信心歸佛理。

      雖乃得如斯,有為多患累。與道殊懸遠,折西補東爾。

      不達無為功,損多益少利。有聲而無形,至今何處去。

      吁嗟貧復病,為人絕友親。甕里長無飯,甑中屢生塵。

      蓬庵不免雨,漏榻劣容身。莫怪今憔悴,多愁定損人?! ○B(yǎng)女畏太多,已生須訓誘。捺頭遣小心,鞭背令緘口?! ∥唇獬藱C杼,那堪事箕帚。張婆語驢駒,汝大不如母。

      秉志不可卷,須知我匪席。浪造山林中,獨臥盤陀石。

      辯士來勸余,速令受金璧。鑿墻植蓬蒿,若此非有益。

      以我棲遲處,幽深難可論。無風蘿自動,不霧竹長昏。

      澗水緣誰咽,山云忽自屯。午時庵內坐,始覺日頭暾。

      憶昔遇逢處,人間逐勝游。樂山登萬仞,愛水泛千舟。

      送客琵琶谷,攜琴鸚鵡洲。焉知松樹下,抱膝冷颼颼。

      報汝修道者,進求虛勞神。人有精靈物,無字復無文。

      呼時歷歷應,隱處不居存。叮嚀善保護,勿令有點痕。

      去年春鳥鳴,此時思弟兄。今年秋菊爛,此時思發(fā)生。

      綠水千腸咽,黃云四面平。哀哉百年內,腸斷憶咸京。

      多少天臺人,不識寒山子。莫知真意度,喚作閑言語。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e于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  可惜百年屋,左倒右復傾。墻壁分散盡,木植亂差橫。

      磚瓦片片落,朽爛不堪停??耧L吹驀榻,再豎卒難成。

      精神殊爽爽,形貌極堂堂。能射穿七札,讀書覽五行?! 〗?jīng)眠虎頭枕,昔坐象牙床。若無一堵物,不啻冷如霜。

      笑我田舍兒,頭頰底縶澀。巾子未曾高,腰帶長時急。

      非是不及時,無錢趁不及。一日有錢財,浮圖頂上立。

      買肉血dj々,買魚跳鱍鱍。君身招罪累,妻子成快活。  才死渠便嫁,他人誰敢遏。一朝如破床,兩個當頭脫。

      客難寒山子,君詩無道理。吾觀乎古人,貧賤不為恥。

      應之笑此言,談何疏闊矣。愿君似今日,錢是急事爾。

      從生不往來,至死無仁義。言既有枝葉,心懷便險诐。

      若其開小道,緣此生大偽。詐說造云梯,削之成棘刺?! ∫黄胯T金成,一瓶埏泥出。二瓶任君看,那個瓶牢實。

      欲知瓶有二,須知業(yè)非一。將此驗生因,修行在今日。

      摧殘荒草廬,其中煙火蔚。借問群小兒,生來凡幾日。

      門外有三車,迎之不肯出。飽食腹膨脝,個是癡頑物。

      有身與無身,是我復非我。如此審思量,遷延倚巖坐。

      足間青草生,頂上紅塵墮。已見俗中人,靈床施酒果。  昨見河邊樹,摧殘不可論。二三馀干在,千萬斧刀痕?! ∷蛭枞~,波沖枯朽根。生處當如此,何用怨乾坤。

      余見僧繇性希奇,巧妙間生梁朝時。道子飄然為殊特,二公善繪手毫揮。逞畫圖真意氣異,龍行鬼走神巍巍。饒邈虛空寫塵跡,無因畫得志公師。  久住寒山凡幾秋,獨吟歌曲絕無憂。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漿長自流。石室地爐砂鼎沸,松黃柏茗乳香甌。饑餐一粒伽陀藥,心地調和倚石頭。

      丹丘迥聳與云齊,空里五峰遙望低。雁塔高排出青嶂,禪林古殿入虹蜺。風搖松葉赤城秀,霧吐中巖仙路迷。碧落千山萬仞現(xiàn),藤蘿相接次連谿。

      千生萬死凡幾生,生死來去轉迷情?! 〔蛔R心中無價寶,猶似盲驢信腳行。

      老病殘年百有馀,面黃頭白好山居。布裘擁質隨緣過,豈羨人間巧樣模。心神用盡為名利,百種貪婪進己軀。浮生幻化如燈燼,冢內埋身是有無。

      世間何事最堪嗟,盡是三途造罪楂。不學白云巖下客,一條寒衲是生涯。秋到任他林落葉,春來從你樹開花。三界橫眠閑無事,明月清風是我家?! ∥裟暝酱蠛S?,為采摩尼誓懇求。直到龍宮深密處,金關鎖斷主神愁。龍王守護安耳里,劍客星揮無處搜。賈客卻歸門內去,明珠元在我心頭。

      眾星羅列夜明深,巖點孤燈月未沈。

      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

      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巖前一點空。

      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五陰溺身軀?! ∥蚁蚯跋毡塘?,或向巖邊坐盤石。

      心似孤云無所依,悠悠世事何須覓。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棲息離煩緣。泯時萬象無痕跡,舒處周流遍大千。光影騰輝照心地,無有一法當現(xiàn)前。方知摩尼一顆珠,解用無方處處圓。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生死往來多少劫,東西南北是誰家。張王李趙權時姓,六道三途事似麻。只為主人不了絕,遂招遷謝逐迷邪。

      余家本住在天臺,云路煙深絕客來。千仞巖巒深可遁,萬重谿澗石樓臺。樺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繞山回。自覺浮生幻化事,逍遙快樂實善哉?! z底眾生病,餐嘗略不厭。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

      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

      讀書豈免死,讀書豈免貧。何以好識字,識字勝他人。

      丈夫不識字,無處可安身。黃連搵蒜醬,忘計是苦辛。

      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我見被人瞞,一似園中韭。日日被刀傷,天生還自有?! 〔灰姵孤叮諣q自消除。人身亦如此,閻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過,且令三毒祛。菩提即煩惱,盡令無有馀。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xiàn)。

      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若能如是知,是知無背面。

      自從到此天臺境,經(jīng)今早度幾冬春。

      山水不移人自老,見卻多少后生人。

      說食終不飽,說衣不免寒。飽吃須是飯,著衣方免寒。

      不解審思量,只道求佛難?;匦募词欠穑蛲忸^看。  可畏輪回苦,往復似翻塵。蟻巡環(huán)未息,六道亂紛紛?! 「念^換面孔,不離舊時人。速了黑暗獄,無令心性昏。

      可畏三界輪,念念未曾息。才始似出頭,又卻遭沈溺。

      假使非非想,蓋緣多福力。爭似識真源,一得即永得。

      昨日游峰頂,下窺千尺崖。臨危一株樹,風擺兩枝開?! ∮昶戳懵?,日曬作塵埃。嗟見此茂秀,今為一聚灰?! ∽怨哦嗌偈?,叮嚀教自信。人根性不等,高下有利鈍?! ≌娣鸩豢险J,置功枉受困。不知清凈心,便是法王印。  我聞天臺山,山中有琪樹。永言欲攀之,莫曉石橋路?! 【壌松瘒@,幸居將已慕。今日觀鏡中,颯颯鬢垂素。

      養(yǎng)子不經(jīng)師,不及都亭鼠。何曾見好人,豈聞長者語。

      為染在薰蕕,應須擇朋侶。五月販鮮魚,莫教人笑汝?! ⊥介]蓬門坐,頻經(jīng)石火遷。唯聞人作鬼,不見鶴成仙。

      念此那堪說,隨緣須自憐?;卣敖脊?,古墓犁為田。

      時人見寒山,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我語他不會,他語我不言。為報往來者,可來向寒山。

      自在白云間,從來非買山。下危須策杖,上險捉藤攀?! 镜姿沙4?,谿邊石自斑。友朋雖阻絕,春至鳥eX々。  我在村中住,眾推無比方。昨日到城下,卻被狗形相。

      或嫌袴太窄,或說衫少長。攣卻鷂子眼,雀兒舞堂堂。

      死生元有命,富貴本由天。此是古人語,吾今非謬傳。

      聰明好短命,癡騃卻長年。鈍物豐財寶,醒醒漢無錢。

      國以人為本,猶如樹因地。地厚樹扶疏,地薄樹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墜。決陂以取魚,是取一期利?! ”娚豢烧f,何意許顛邪。面上兩惡鳥,心中三毒蛇。

      是渠作障礙,使你事煩拏。舉手高彈指,南無佛陀耶。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長伴白云間。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大海水無邊,魚龍萬萬千。遞互相食啖,冗冗癡肉團。

      為心不了絕,妄想起如煙。性月澄澄朗,廓爾照無邊。

      自見天臺頂,孤高出眾群。風搖松竹韻,月現(xiàn)海潮頻。

      下望青山際,談玄有白云。野情便山水,本志慕道倫。

      三五癡后生,作事不真實。未讀十卷書,強把雌黃筆。

      將他儒行篇,喚作賊盜律。脫體似蟫蟲,咬破他書帙。

      心高如山岳,人我不伏人。解講圍陀典,能談三教文。

      心中無慚愧,破戒違律文。自言上人法,稱為第一人。  愚者皆贊嘆,智者撫掌笑。陽焰虛空花,豈得免生老。

      不如百不解,靜坐絕憂惱。

      如許多寶貝,海中乘壞舸。前頭失卻桅,后頭又無柁?! ⊥疝D任風吹,高低隨浪簸。如何得到岸,努力莫端坐。

      我見凡愚人,多畜資財谷。飲酒食生命,謂言我富足。

      莫知地獄深,唯求上天福。罪業(yè)如毗富,豈得免災毒。

      財主忽然死,爭共當頭哭。供僧讀文疏,空是鬼神祿。

      福田一個無,虛設一群禿。不如早覺悟,莫作黑暗獄。

      狂風不動樹,心真無罪福。寄語冗冗人,叮嚀再三讀。

      勸你三界子,莫作勿道理。理短被他欺,理長不奈你。

      世間濁濫人,恰似黍粘子。不見無事人,獨脫無能比。

      早須返本源,三界任緣起。清凈入如流,莫飲無明水。

      三界人蠢蠢,六道人茫茫。貪財愛淫欲,心惡若豺狼?! 〉鬲z如箭射,極苦若為當。兀兀過朝夕,都不別賢良。

      好惡總不識,猶如豬及羊。共語如木石,嫉妒似顛狂?! 〔蛔砸娂哼^,如豬在圈臥。不知自償債,卻笑牛牽磨?! ∪松趬m蒙,恰似盆中蟲。終日行繞繞,不離其盆中。  神仙不可得,煩惱計無窮。歲月如流水,須臾作老翁。

      寒山出此語,復似顛狂漢。有事對面說,所以足人怨。

      心真出語直,直心無背面。臨死度奈河,誰是嘍羅漢。

      冥冥泉臺路,被業(yè)相拘絆。  我見多知漢,終日用心神。岐路逞嘍羅,欺謾一切人?! ∥ㄗ鞯鬲z滓,不修正直因。忽然無常至,定知亂紛紛。

      寄語諸仁者,復以何為懷。達道見自性,自性即如來。

      天真元具足,修證轉差回。棄本卻逐末,只守一場呆。

      世有一般人,不惡又不善。不識主人公,隨客處處轉。

      因循過時光,渾是癡肉臠。雖有一靈臺,如同客作漢。

      常聞釋迦佛,先受然燈記。然燈與釋迦,只論前后智。

      前后體非殊,異中無有異。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常聞國大臣,朱紫簪纓祿。富貴百千般,貪榮不知辱。

      奴馬滿宅舍,金銀盈帑屋。癡福暫時扶,埋頭作地獄。

      忽死萬事休,男女當頭哭。不知有禍殃,前路何疾速。

      家破冷颼颼,食無一粒粟。凍餓苦凄凄,良由不覺觸。

      上人心猛利,一聞便知妙。中流心清凈,審思云甚要。

      下士鈍暗癡,頑皮最難裂。直待血淋頭,始知自摧滅。

      看取開眼賊,鬧市集人決。死尸棄如塵,此時向誰說。

      男兒大丈夫,一刀兩段截。人面禽獸心,造作何時歇。

      我有六兄弟,就中一個惡。打伊又不得,罵伊又不著。

      處處無奈何,耽財好淫殺。見好埋頭愛,貪心過羅剎。

      阿爺惡見伊,阿娘嫌不悅。昨被我捉得,惡罵恣情掣。

      趁向無人處,一一向伊說。汝今須改行,覆車須改轍?! ∪粢膊恍攀?,共汝惡合殺。汝受我調伏,我共汝覓活。

      從此盡和同,如今過菩薩。學業(yè)攻爐冶,煉盡三山鐵。

      至今靜恬恬,眾人皆贊說。

      昔日極貧苦,夜夜數(shù)他寶。今日審思量,自家須營造。

      掘得一寶藏,純是水精珠。大有碧眼胡,密擬買將去。

      余即報渠言,此珠無價數(shù)。

      一生慵懶作,憎重只便輕。他家學事業(yè),余持一卷經(jīng)?! o心裝褾軸,來去省人擎。應病則說藥,方便度眾生。

      但自心無事,何處不惺惺。

      我見出家人,不入出家學。欲知真出家,心凈無繩索。  澄澄孤玄妙,如如無倚托。三界任縱橫,四生不可泊。

      無為無事人,逍遙實快樂。

      昨到云霞觀,忽見仙尊士。星冠月帔橫,盡云居山水。  余問神仙術,云道若為比。謂言靈無上,妙藥心神秘。

      守死待鶴來,皆道乘魚去。余乃返窮之,推尋勿道理。

      但看箭射空,須臾還墜地。饒你得仙人,恰似守尸鬼?! ⌒脑伦跃?,萬象何能比。欲知仙丹術,身內元神是。

      莫學黃巾公,握愚自守擬。

      余家有一宅,其宅無正主。地生一寸草,水垂一滴露。

      火燒六個賊,風吹黑云雨。子細尋本人,布裹真珠爾。  傳語諸公子,聽說石齊奴。僮仆八百人,水碓三十區(qū)。

      舍下養(yǎng)魚鳥,樓上吹笙竽。伸頭臨白刃,癡心為綠珠。

      何以長惆悵,人生似朝菌。那堪數(shù)十年,親舊凋落盡。

      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當奈何,托體歸山隱。  襤縷關前業(yè),莫訶今日身。若言由冢墓,個是極癡人。

      到頭君作鬼,豈令男女貧。皎然易解事,作么無精神。

      我見黃河水,凡經(jīng)幾度清。水流如急箭,人世若浮萍。

      癡屬根本業(yè),無明煩惱坑。輪回幾許劫,只為造迷盲?! 《x既開辟,人乃居其中。迷汝即吐霧,醒汝即吹風?! ∠昙锤毁F,奪汝即貧窮。碌碌群漢子,萬事由天公。

      余勸諸稚子,急離火宅中。三車在門外,載你免飄蓬。

      露地四衢坐,當天萬事空。十方無上下,來去任西東。

      若得個中意,縱橫處處通。

      可嘆浮生人,悠悠何日了。朝朝無閑時,年年不覺老。

      總為求衣食,令心生煩惱。擾擾百千年,去來三惡道。

      時人尋云路,云路杳無蹤。山高多險峻,澗闊少玲瓏。

      碧嶂前兼后,白云西復東。欲知云路處,云路在虛空。

      寒山棲隱處,絕得雜人過。時逢林內鳥,相共唱山歌。

      瑞草聯(lián)谿谷,老松枕嵯峨??捎^無事客,憩歇在巖阿。

      五岳俱成粉,須彌一寸山。大海一滴水,吸入在心田。

      生長菩提子,遍蓋天中天。語汝慕道者,慎莫繞十纏?! o衣自訪覓,莫共狐謀裘。無食自采取,莫共羊謀羞?! 〗杵ぜ娼枞?,懷嘆復懷愁。皆緣義失所,衣食常不周。

      自羨山間樂,逍遙無倚托。逐日養(yǎng)殘軀,閑思無所作。

      時披古佛書,往往登石閣。下窺千尺崖,上有云盤泊。

      寒月冷颼颼,身似孤飛鶴。  我見轉輪王,千子常圍繞。十善化四天,莊嚴多七寶。

      七寶鎮(zhèn)隨身,莊嚴甚妙好。一朝福報盡,猶若棲蘆鳥?! ∵€作牛領蟲,六趣受業(yè)道。況復諸凡夫,無常豈長保。

      生死如旋火,輪回似麻稻。不解早覺悟,為人枉虛老。  平野水寬闊,丹丘連四明。仙都最高秀,群峰聳翠屏。

      遠遠望何極,矹矹勢相迎。獨標海隅外,處處播嘉名。

      可貴一名山,七寶何能比。松月颼颼冷,云霞片片起?! \匝幾重山,回還多少里。谿澗靜澄澄,快活無窮已?! ∥乙娛篱g人,生而還復死。昨朝猶二八,壯氣胸襟士。

      如今七十過,力困形憔悴。恰似春日花,朝開夜落爾。

      迥聳霄漢外,云里路岧峣。瀑布千丈流,如鋪練一條。

      下有棲心窟,橫安定命橋。雄雄鎮(zhèn)世界,天臺名獨超。

      盤陀石上坐,谿澗冷凄凄。靜玩偏嘉麗,虛巖蒙霧迷。

      怡然憩歇處,日斜樹影低。我自觀心地,蓮花出淤泥。

      隱士遁人間,多向山中眠。青蘿疏麓麓,碧澗響聯(lián)聯(lián)。

      騰騰且安樂,悠悠自清閑。免有染世事,心靜如白蓮。

      寄語食肉漢,食時無逗遛。今生過去種,未來今日修。

      只取今日美,不畏來生憂。老鼠入飯甕,雖飽難出頭。

      自從出家后,漸得養(yǎng)生趣。伸縮四肢全,勤聽六根具。

      褐衣隨春冬,糲食供朝暮。今日懇懇修,愿與佛相遇。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來六百首。

      一例書巖石,自夸云好手。若能會我詩,真是如來母。

      世事繞悠悠,貪生早晚休。研盡大地石,何時得歇頭。

      四時周變易,八節(jié)急如流。為報火宅主,露地騎白牛。

      可笑五陰窟,四蛇共同居。黑暗無明燭,三毒遞相驅。

      伴黨六個賊,劫掠法財珠。斬卻魔軍輩,安泰湛如蘇。

      常聞漢武帝,爰及秦始皇。俱好神仙術,延年竟不長?! 〗鹋_既摧折,沙丘遂滅亡。茂陵與驪岳,今日草茫茫。

      憶得二十年,徐步國清歸。國清寺中人,盡道寒山癡。

      癡人何用疑,疑不解尋思。我尚自不識,是伊爭得知。

      低頭不用問,問得復何為。有人來罵我,分明了了知。

      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

      語你出家輩,何名為出家。奢華求養(yǎng)活,繼綴族姓家。

      美舌甜唇觜,諂曲心鉤加。終日禮道場,持經(jīng)置功課。

      爐燒神佛香,打鐘高聲和。六時學客舂,晝夜不得臥。  只為愛錢財,心中不脫灑。見他高道人,卻嫌誹謗罵。

      驢屎比麝香,苦哉佛陀耶。又見出家兒,有力及無力。

      上上高節(jié)者,鬼神欽道德。君王分輦坐,諸侯拜迎逆。

      堪為世福田,世人須保惜。下下低愚者,詐現(xiàn)多求覓?! 釣E即可知,愚癡愛財色。著卻福田衣,種田討衣食。

      作債稅牛犁,為事不忠直。朝朝行弊惡,往往痛臀脊?! 〔唤馍扑剂浚鬲z苦無極。一朝著病纏,三年臥床席?! ∫嘤姓娣鹦?,翻作無明賊。南無佛陀耶,遠遠求彌勒。

      寒巖深更好,無人行此道。白云高岫閑,青嶂孤猿嘯。

      我更何所親,暢志自宜老。形容寒暑遷,心珠甚可保。

      巖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萬象影現(xiàn)中,一輪本無照。

      廓然神自清,含虛洞玄妙。因指見其月,月是心樞要。

      本志慕道倫,道倫常獲親。時逢杜源客,每接話禪賓。

      談玄月明夜,探理日臨晨。萬機俱泯跡,方識本來人。

      元非隱逸士,自號山林人。仕魯蒙幘帛,且愛裹疏巾。

      道有巢許操,恥為堯舜臣。獼猴罩帽子,學人避風塵。

      自古諸哲人,不見有長存。生而還復死,盡變作灰塵。

      積骨如毗富,別淚成海津。唯有空名在,豈免生死輪。

      今日巖前坐,坐久煙云收。一道清溪冷,千尋碧嶂頭。

      白云朝影靜,明月夜光浮。身上無塵垢,心中那更憂。

      千云萬水間,中有一閑士。白日游青山,夜歸巖下睡。  倏爾過春秋,寂然無塵累。快哉何所依,靜若秋江水。

      勸你休去來,莫惱他閻老。失腳入三途,粉骨遭千搗。

      長為地獄人,永隔今生道。勉你信余言,識取衣中寶?! ∈篱g一等流,誠堪與人笑。出家弊己身,誑俗將為道。

      雖著離塵衣,衣中多養(yǎng)蚤。不如歸去來,識取心王好。

      高高峰頂上,四顧極無邊。獨坐無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無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終不是禪。

      有個王秀才,笑我詩多失。云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

      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 ∥易≡诖遴l(xiāng),無爺亦無娘。無名無姓第,人喚作張王。

      并無人教我,貧賤也尋常。自憐心的實,堅固等金剛。

      寒山出此語,此語無人信。蜜甜足人嘗,黃蘗苦難近。

      順情生喜悅,逆意多瞋恨。但看木傀儡,弄了一場困?! ∥乙娙宿D經(jīng),依他言語會??谵D心不轉,心口相違背。

      心真無委曲,不作諸纏蓋。但且自省躬,莫覓他替代。

      可中作得主,是知無內外。

      寒山唯白云,寂寂絕埃塵。草座山家有,孤燈明月輪。

      石床臨碧沼,虎鹿每為鄰。自羨幽居樂,長為象外人。

      鹿生深林中,飲水而食草。伸腳樹下眠,可憐無煩惱。

      系之在華堂,肴膳極肥好。終日不肯嘗,形容轉枯槁。

      花上黃鶯子,eX々聲可憐美人顏似玉,對此弄鳴弦。

      玩之能不足,眷戀在齠年?;w鳥亦散,灑淚秋風前。

      棲遲寒巖下,偏訝最幽奇。攜籃采山茹,挈籠摘果歸。

      蔬齋敷茅坐,啜啄食紫芝。清沼濯瓢缽,雜和煮稠稀?! ‘旉枔眙米?,閑讀古人詩?! ∥羧战?jīng)行處,今復七十年。故人無來往,埋在古冢間。

      余今頭已白,猶守片云山。為報后來子,何不讀古言?! ∮驏|巖去,于今無量年。昨來攀葛上,半路困風煙。

      徑窄衣難進,苔粘履不全。住茲丹桂下,且枕白云眠。

      我見利智人,觀者便知意。不假尋文字,直入如來地。

      心不逐諸緣,意根不妄起。心意不生時,內外無馀事。

      身著空花衣,足躡龜毛履。手把兔角弓,擬射無明鬼。

      君看葉里花,能得幾時好。今日畏人攀,明朝待誰掃。

      可憐嬌艷情,年多轉成老。將世比于花,紅顏豈長保?! ‘嫍澐俏嵴?,松林是我家。一生俄爾過,萬事莫言賒。

      濟渡不造筏,漂淪為采花。善根今未種,何日見生芽。

      出生三十年,當游千萬里。行江青草合,入塞紅塵起。

      煉藥空求仙,讀書兼詠史。今日歸寒山,枕流兼洗耳。

      寒山無漏巖,其巖甚濟要。八風吹不動,萬古人傳妙。

      寂寂好安居,空空離譏誚。孤月夜長明,圓日常來照。

      虎丘兼虎谿,不用相呼召。世間有王傅,莫把同周邵。

      我自遁寒巖,快活長歌笑。

      沙門不持戒,道士不服藥。自古多少賢,盡在青山腳。

      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不恨會人稀,只為知音寡。若遣趁宮商,余病莫能罷。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三字詩六首」寒山

      寒山道,無人到。若能行,稱十號。有蟬鳴,無鴉噪。黃葉落,白云掃。石磊磊,山隩隩。我獨居,名善導。子細看,何相好。

      寒山寒,冰鎖石。藏山青,現(xiàn)雪白。

      日出照,一時釋。從茲暖,養(yǎng)老客。

      我居山,勿人識。白云中,常寂寂。

      寒山深,稱我心。純白石,勿黃金。

      泉聲響,撫伯琴。有子期,辨此音。

      重巖中,足清風。扇不搖,涼冷通。

      明月照,白云籠。獨自坐,一老翁。

      寒山子,長如是。獨自居,不生死。

      「拾遺二首新添」寒山

      我見世間人,個個爭意氣。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闊四尺,長丈二。汝若會出來爭意氣,我與汝立碑記。

      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jīng)卷。書放屏風上,時時看一遍。

      --------------------------------------------------------------------------------

      豐干、拾得詩(《全唐詩》807卷)

      --------------------------------------------------------------------------------

      拾得詩

      拾得

      拾得,貞觀中,與豐干、寒山相次垂跡于國清寺。初豐干禪師游松徑,徐步赤城道上,見一子,年可十歲。遂引至寺,付庫院。經(jīng)三紀,令知食堂,每貯食滓于竹筒。寒山子來,負之而去。一夕,僧眾同夢山王云:“拾得打我?!钡┮娚酵酰姓群?。眾大駭,及閭丘太守禮拜后,同寒山子出寺,沈跡無所。后寺僧于南峰采薪,見一僧入巖,挑鎖子骨,云取拾得舍利,方知在此巖入滅,因號為拾得巖。今編詩一卷。

      「詩」

      諸佛留藏經(jīng),只為人難化。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yè)大如山,豈解懷憂怕。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嗟見世間人,個個愛吃肉。碗碟不曾干,長時道不足。

      昨日設個齋,今朝宰六畜。都緣業(yè)使牽,非干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獄。閻羅使來追,合家盡啼哭。

      爐子邊向火,鑊子里澡浴。更得出頭時,換卻汝衣服。

      出家要清閑,清閑即為貴。如何塵外人,卻入塵埃里。

      一向迷本心,終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

      況復不遂者,虛用平生志??蓱z無事人,未能笑得爾。

      養(yǎng)兒與娶妻,養(yǎng)女求媒娉。重重皆是業(yè),更殺眾生命。

      聚集會親情,總來看盤饤。目下雖稱心,罪簿先注定?! 〉么朔侄紊?,可笑好形質。面貌似銀盤,心中黑如漆。

      烹豬又宰羊,夸道甜如蜜。死后受波吒,更莫稱冤屈。

      佛哀三界子,總是親男女??稚蚝诎悼?,示儀垂化度。

      盡登無上道,俱證菩提路。教汝癡眾生,慧心勤覺悟。  佛舍尊榮樂,為愍諸癡子。早愿悟無生,辦集無上事。

      后來出家者,多緣無業(yè)次。不能得衣食,頭鉆入于寺。

      嗟見世間人,永劫在迷津。不省這個意,修行徒苦辛。

      我詩也是詩,有人喚作偈。詩偈總一般,讀時須子細。

      緩緩細披尋,不得生容易。依此學修行,大有可笑事。

      有偈有千萬,卒急述應難。若要相知者,但入天臺山。

      巖中深處坐,說理及談玄。共我不相見,對面似千山。

      世間億萬人,面孔不相似。借問何因緣,致令遣如此。

      各執(zhí)一般見,互說非兼是。但自修己身,不要言他已。

      男女為婚嫁,俗務是常儀。自量其事力,何用廣張施。

      取債夸人我,論情入骨癡。殺他雞犬命,身死墮阿鼻?! ∈郎弦环N人,出性常多事。終日傍街衢,不離諸酒肆。

      為他作保見,替他說道理。一朝有乖張,過咎全歸你。

      我勸出家輩,須知教法深。專心求出離,輒莫染貪淫。

      大有俗中士,知非不愛金。故知君子志,任運聽浮沈。

      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凡愚豈見知,豐干卻相識。

      見時不可見,覓時何處覓。借問有何緣,卻道無為力。

      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

      兩人心相似,誰能徇俗情。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艚庾嚼鲜?,不在五白貓。若能悟理性,那由錦繡包。

      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一群取相漢,用意總無交。

      運心常寬廣,此則名為布。輟己惠于人,方可名為施。  后來人不知,焉能會此義。未設一庸僧,早擬望富貴。

      獼猴尚教得,人何不憤發(fā)。前車既落坑,后車須改轍。  若也不知此,恐君惡合殺。此來是夜叉,變即成菩薩。

      自從到此天臺寺,經(jīng)今早已幾冬春。

      山水不移人自老,見卻多少后生人。

      君不見,三界之中紛擾擾,只為無明不了絕。

      一念不生心澄然,無去無來不生滅。

      故林又斬新,剡源溪上人。天姥峽關嶺,通同次海津。

      灣深曲島間,淼淼水云云。借問松禪客,日輪何處暾。

      自笑老夫筋力敗,偏戀松巖愛獨游。

      可嘆往年至今日,任運還同不系舟?! ∫蝗腚p溪不計春,煉暴黃精幾許斤。爐灶石鍋頻煮沸,土甑久烝氣味珍。誰來幽谷餐仙食,獨向云泉更勿人。延齡壽盡招手石,此棲終不出山門。

      躑躅一群羊,沿山又入谷??慈素澲袢?,且遭豺狼逐?! ≡怀鲦苌?,便將充口腹。從頭吃至尾,ci々無馀肉。

      銀星釘稱衡,綠絲作稱紐。買人推向前,賣人推向后。

      不愿他心怨,唯言我好手。死去見閻王,背后插掃帚。

      閉門私造罪,準擬免災殃。被他惡部童,抄得報閻王。

      縱不入鑊湯,亦須臥鐵床。不許雇人替,自作自身當。

      悠悠塵里人,常道塵中樂。我見塵中人,心生多愍顧。

      何哉愍此流,念彼塵中苦。

      無去無來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

      一顆水精絕瑕翳,光明透滿出人天?! ∩倌陮W書劍,叱馭到荊州。聞伐匈奴盡,婆娑無處游。

      歸來翠巖下,席草玩清流。壯士志未騁,獼猴騎土牛。

      三界如轉輪,浮生若流水。蠢蠢諸品類,貪生不覺死?! ∪昕闯孤?,能得幾時子。

      閑入天臺洞,訪人人不知。寒山為伴侶,松下啖靈芝?! ∶空劷窆攀?,嗟見世愚癡。個個入地獄,早晚出頭時。

      古佛路凄凄,愚人到卻迷。只緣前業(yè)重,所以不能知。

      欲識無為理,心中不掛絲。生生勤苦學,必定睹天師。

      各有天真佛,號之為寶王。珠光日夜照,玄妙卒難量。

      盲人常兀兀,那肯怕災殃。唯貪淫泆業(yè),此輩實堪傷。  出家求出離,哀念苦眾生。助佛為揚化,令教選路行。

      何曾解救苦,恣意亂縱橫。一時同受溺,俱落大深坑。

      常飲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將錢作夢事,夢事成鐵圍。

      以苦欲舍苦,舍苦無出期。應須早覺悟,覺悟自歸依?! ≡粕蒋B疊幾千重,幽谷路深絕人蹤。

      碧澗清流多勝境,時來鳥語合人心。

      后來出家子,論情入骨癡。本來求解脫,卻見受驅馳。

      終朝游俗舍,禮念作威儀。博錢沽酒吃,翻成客作兒。

      若論??旎睿ㄓ须[居人。林花長似錦,四季色常新?! 』蛳驇r間坐,旋瞻見桂輪。雖然身暢逸,卻念世間人。

      我見出家人,總愛吃酒肉。此合上天堂,卻沈歸地獄。

      念得兩卷經(jīng),欺他道鄽俗。豈知鄽俗士,大有根性熟。

      我見頑鈍人,燈心柱須彌。蟻子嚙大樹,焉知氣力微。

      學咬兩莖菜,言與祖師齊。火急求懺悔,從今輒莫迷。

      若見月光明,照燭四天下。圓暉掛太虛,瑩凈能蕭灑。

      人道有虧盈,我見無衰謝。狀似摩尼珠,光明無晝夜。

      余住無方所,盤泊無為理。時陟涅盤山,或玩香林寺。

      尋常只是閑,言不干名利。東海變桑田,我心誰管你。  左手握驪珠,右手執(zhí)慧劍。先破無明賊,神珠自吐焰。

      傷嗟愚癡人,貪愛那生厭。一墮三途間,始覺前程險。

      般若酒泠泠,飲多
    作者:
    寒山子
  •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泌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jié)度使判官等職。

      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擅權和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較突出。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

      也工四六文。有《李義山詩集》,文集已散軼,后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辭海》89年版)  ———————————————————————————————————

      李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人。令狐楚帥河陽,奇其文,使與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開成二年,高鍇知貢舉,令狐绹雅善鍇,獎譽甚力,故擢進士第,調弘農尉,以忤觀察使,罷去。尋復官,又試拔萃中選。王茂元鎮(zhèn)河陽,愛其才,表掌書記,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來游京師,久不調,更依桂管觀察使鄭亞府為判官。亞謫循州,商隱從之,凡三年乃歸。茂元與亞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隱為忘家恩,謝不通。京兆尹盧弘正表為府參軍,典箋奏。

      绹當國,商隱歸,窮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鎮(zhèn)徐州,表為掌書記。久之,還朝,復干绹,乃補太學博士。柳仲郢節(jié)度劍南東川,辟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府罷,客滎陽卒。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號三十六體?!斗霞准范?、《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今合編詩三卷?!  圃娋泶巍?9_13「相和歌辭。江南曲」

      郎船安兩槳,儂舸動雙橈。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

      乖期方積思,臨醉欲拼嬌。莫以采菱唱,欲羨秦臺簫。

      卷19_57「相和歌辭。王昭君」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

      卷26_66「雜曲歌辭。無愁果有愁曲」

      東有青龍西白虎,中含?;拾蓝取S駢匚妓η逄?,鑿天不到牽牛處。騏驎踏云天馬獰,牛山撼碎珊瑚聲。

      秋娥點滴不成淚,十二玉樓無故釘。推煙唾月拋千里,十番紅桐一行死。白楊別屋鬼迷人,空留暗記如蠶紙?! ∪漳合蝻L牽短絲,血凝血散今誰是。

      卷28_11「雜曲歌辭。楊柳枝」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閳笮腥诵荼M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卷29_8「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剩結茱萸枝,多擘秋蓮的。獨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U絲系條脫,妍眼和香屑。壽宮不惜鑄南人,柔腸早被秋波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鰥魚渴鳳真珠房。

      不知瘦骨類冰井,更許夜簾通曉霜。土花漠碧云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作者:
    李商隱
  •  本書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著名作品,寫的是對往日生活經(jīng)歷的回憶。對當時的酒肆茶樓、舞榭歌館、說書演戲、放燈迎神、養(yǎng)鳥斗雞、打獵閱武,以及山水風景、文物古跡、工藝書畫等社會生活、風俗人情都有所反映。
    作者:
    張岱
  • 【孟郊】 (751~814) 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早年生活貧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屢試不第。46歲始登進士第,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陽尉。元和初年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64歲時貧病而死。孟郊一生潦倒,仕途失意,他性格孤直,不肯逐于流俗。他在《贈鄭大了魴》中寫道:“天地人胸臆,吁嗟生風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背浞直憩F(xiàn)出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他的詩以五言古體見長,不蹈襲陳言,不濫用典故辭藻,擅長白描手法而又不顯淺薄平庸,一掃大歷以來的靡弱詩風。其代表作如反映時代現(xiàn)實的《征婦怨》、《感懷》、《傷春》等;表現(xiàn)人民疾苦的《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表現(xiàn)人倫之情、骨肉之愛的《游子吟》、《杏殤》等;描繪自然景色的《與王十二員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等。雖然角度不同,卻都思深意遠,造語新奇,體現(xiàn)了孟郊詩的特色。歷代詩壇對孟郊的作品褒貶不一。孟詩多苦語,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蘇軾稱他們?yōu)椤敖己畭u瘦”,因此后世論者把他們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孟郊詩為“元和體”一種,唐人李肇《唐國史補》有“學矯激于孟
    郊”說。宋代江西詩派瘦硬生新的風格,也受其影響。宋人宋敏求編錄《孟東野詩集》,10卷,存詩511首,有《四部叢刊》、《四部備要》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
    作者:
    孟郊
  • 卷一
      曲江春感
      江頭日暖花又開,江東行客心悠哉。
      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歸去來。
      皇陂
      皇陂瀲滟深復深,陂西下馬聊登臨。
      垂楊風輕弄翠帶,鯉魚日暖跳黃金。
      三月窮途無勝事,十年流水見歸心。
      輸他谷口鄭夫子,偷得閑名說至今。
      寄鄭補闕
      夫子門前數(shù)仞墻,每經(jīng)過處憶游梁。
      路從青瑣無因見,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為讒口隔,只應貪草諫書忙。
      別來愁悴知多少,兩度槐花馬上黃。
      牡丹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秾華過此身。
      黃河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汴河
      當時天子是閑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縱饒妝故國,水聲何忍到揚州。
      乾坤有意終難會,黎庶無情豈自由。
      應笑秦皇用心錯,謾驅神鬼海東頭。
      西京崇德里居
      進乏梯媒退又難,強隨豪貴滯長安。
      風從昨夜吹銀漢,淚擬何門落玉盤。
      拋擲紅塵應有恨,思量仙桂也無端。
      錦鱗赪尾平生事,卻被閑人把釣竿。
      投所思
      憔悴長安何所為?旅魂窮命自相疑。
      滿川碧嶂無歸日,一榻紅塵有淚時。
      雕琢只應勞郢匠,膏肓終恐誤秦醫(yī)。
      浮生七十今三十,從此凄惶未可知。
      經(jīng)張舍人舊居
      行塵不是昔時塵,謾向朱門憶侍臣。
      一榻已無開眼處,九泉應有愛才人。
      文馀吐鳳當年詔,樹想棲鸞舊日春。
      從此恩深轉難報,夕陽衰草淚沾巾。
      雒城作
      大鹵旌旗出洛濱,此中煙月已埃塵。
      更無樓閣尋行處,只有山川識野人。
      早得鑄金夸范蠡,旋聞垂釣哭平津。
      舊游難得時難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姑蘇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水蓼花紅稻穗黃,使君蘭棹泛回塘。
      倚風荇藻先開路,迎旆鳧鷗盡著行。
      手里兵符神與術,腰間金印彩為囊。
      少年太守勛庸盛,應笑燕臺兩鬢霜。
      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
      多病無因棹小舟,闔閭城下謁名侯。
      水寒不見雙魚信,風便唯聞五誇謳。
      早說用兵長暗合,近傳觀稼亦閑游。
      須知謝奕依前醉,間阻清談又一秋。
      送章碣赴舉
      蘋鹿歌中別酒催,粉闈星彩動昭回。
      久經(jīng)罹亂心應破,乍睹升平眼漸升。
      顧我昔年悲玉石,憐君今日蘊風雷。
      龍門盛事無因見,費盡黃金老隗臺。
      寄楊秘書
      潮水平來見鯉魚,偶因烹處得瓊琚。
      披尋藻思千重后,吟想冰光萬里馀。
      漳浦病來情轉薄,赤城吟苦意何如?
      錦衣公子憐君在,十載兵戈從板輿。
      往年進士趙能卿嘗話金庭勝事見示敘
      會稽詩客趙能卿,往歲相逢話石城。
      正恨故人無上壽,喜聞良宰有高情。
      山朝佐命層層聳,水接飛流步步情。
      兩火一刀罹亂后,會須乘興雪中行。
      得宣州竇尚書書因投寄二首
       其一
      雙魚迢遞到江濱,傷感南陵舊主人。
      萬里朝臺勞寄夢,十年侯國阻趨塵。
      尋知亂后嘗辭祿,共喜閑來得養(yǎng)神。
      時見齊山敬亭客,不堪戎馬戰(zhàn)征頻。
      其二
      曾逐旌旗過板橋,世途多難竟蓬飄。
      步兵校尉辭公府,車騎將軍憶本朝。
      醉里舊游還歷歷,病中衰鬢奈蕭蕭,
      遺簪墜履應留念,門客如今只下僚。
      雪
      細玉羅紋下碧霄,杜門傾巷落偏僥。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聞去路遙。
      撅凍野蔬和粉重,掃庭松葉帶酥燒。
      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
      暇日有寄舟蘇曲使君兼
      呈張郎中郡中賓僚
      嘉植陰陰覆劍池,此中能政動神◆。
      湖邊觀稼雨迎馬,城外犒軍風滿旗。
      融酒徒夸無算爵,儉蓮還少最高枝。
      珊瑚筆架真珠履,曾和陳王幾首詩?
      注:◆——左“示”部右“氏”
      寄右省王諫議
      耳邊要靜不得靜,心里欲閑終未閑。
      自是宿緣應有累,可能時事更相關。
      魚慚張翰辭東府,鶴怨周愚負北山。
      看卻金庭芝術老,又驅車入七人班。
      焚書坑
      千載遺蹤一窖塵,路傍耕者亦傷神。
      祖龍算事深乖角,將謂詩書活得人。
      始皇陵
      荒堆無草樹無枝,懶向行人問昔時。
      六國英雄謾多事,到頭徐福是男兒。
      送沈先輩歸宋上嘉禮
      青青仙桂觸人香,白苧衫輕稱沈郎。
      好繼馬卿歸故里,況聞山簡在襄陽。
      杯傾別岸應須醉,花傍征車漸欲芳。
      擬把金錢贈嘉禮,不堪棲屑困名場。
      春日葉秀才曲江
      江花江草暖相隈,也向江邊把酒杯。
      春色惱人遮不得,別愁如瘧避還來。
      安排賤跡無良策,裨補明時望重才。
      一曲吳歌齊拍手,十年塵眼未曾開。
      西京道德里
      秦樹團團夕結陰,此中莊舄動悲吟。
      一枝丹桂未入手,萬里滄波長負心。
      老去漸知時態(tài)薄,愁來惟愿酒杯深。
      七雄三杰今何在?休為閑人淚滿襟。
      憶夏口
      漢陽渡口蘭為舟,漢陽城下多酒樓。
      當年不得盡一醉,別夢有時還重游。
      襟帶可憐吞楚塞,風煙只好狎江鷗。
      月明更想曾行處,吹笛橋邊木葉秋。
      武牢關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見清陰六里長。
      一壑暮聲何怨望,數(shù)峰秋勢自顛狂。
      由來四皓須神伏,大抵秦皇謾氣強。
      欲學雞鳴試關吏,太平時節(jié)懶思量。
      途中獻晉州孟中丞
      太平天子念蒲東,又委星郎養(yǎng)育功。
      昨日隼旗辭闕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樓移庾亮千山月,樹待袁宏一扇風。
      不及政成應入拜,晉州何足展清通。
      長安秋夜
      遠聞天子似羲皇,偶舍漁鄉(xiāng)入帝鄉(xiāng)。
      五等列侯無故舊,一枝仙桂有風霜。
      燈欹短焰燒離鬢,漏轉寒更滴旅腸。
      歸計未知身已老,九衢雙闕夜蒼蒼。
      春晚寄鐘尚書
      宰府初開忝末塵,四年談笑隔通津。
      官資肯便矜中路,酒盞還應憶故人。
      江畔舊游秦望月,檻前公事鏡湖春。
      如今莫問西禪塢,一炷寒香老病身。
      秋曉寄友人
      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輕漣任去留。
      世界高談今已得,宦途清貴舊曾游。
      手中彩筆夸題鳳,天上泥封獎狎鷗。
      更見南來釣翁說,醉吟還上木蘭舟。
      秋日有酬
      舊業(yè)傳家有寶刀,近聞馀力更揮毫。
      腰間印佩黃金貴,卷里詩裁白雪高。
      宴罷嘉賓吟鳳藻,獵歸諸將問龍韜。
      分茅裂土才三十,猶擬回頭奪錦袍。
      所思
      梁王免苑荊榛里,煬帝雞臺夢想中。
      只覺惘然悲謝傅,未知何以報文翁。
      生靈不幸臺星拆,造化無情世界空。
      劃盡寒灰始堪嘆,滿庭霜葉一窗風。
      送魏校書兼呈曹使君
      亂離無計駐生涯,又事東游惜歲華。
      村店酒旗沽竹葉,野橋梅雨泊蘆花。
      讎書發(fā)跡官雖屈,負米安親路不賒。
      應見使君論世舊,掃門重得向曹家。
      四皓廟
      漢惠秦皇事已聞,廟前高木眼前云。
      楚王謾費閑心力,六里青山盡屬君。
      浮云
      溶溶曳曳自舒張,不向蒼梧即帝鄉(xiāng)。
      莫道無心便無事,也曾愁殺楚襄王。
      早發(fā)
      北去南來無定居,此生生計竟何如?
      酷憐一覺平明睡,長被雞聲惡破除。
      香
      沉水良樹食柏珍,博山爐暖玉樓春。
      憐君亦是無端物,貪作馨香忘卻身。
      鄴城
      臺下年年掩翠蛾,臺前高樹夾漳河。
      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卷二
      七夕
      絡用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送臧濆下第謁竇◆州
      賦得長楊不直錢,卻來京口看鶯遷。
      也知絳灌輕才子,好謁尤常醉少年。
      萬里故鄉(xiāng)云縹緲,一春生計淚瀾汍。
      多情柱史應相問,與話歸心正浩然。
      注:◆——左“鹿”右“耳”部
      清明日曲江懷友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送鄭州嚴員外
      欲將刀筆潤王猷,東去先分圣主憂。
      滿扇好風搖鄭圃,一車甘雨別皇州。
      尚書磧冷鴻聲晚,仆射陂寒樹影秋。
      從此文星在何處?武牢關外庾公樓。
      孫員外赴闕后重到三衢
      遠山高樹思悠哉,重倚危樓盡一杯。
      謝守已隨征詔入,魯儒猶逐斷蓬萊。
      地寒謾憶移暄手,時急方須濟世才。
      宣室夜闌如有問,可能全忘未然灰。
      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
      烏噪殘陽草滿庭,此中枯木似人形。
      只應神物長為主,未必浮槎即有靈。
      八月風波飄不去,四時黍稷薦惟馨。
      南朝庾信無因賦,牢落祠前水氣腥。
      鐘陵見楊秀才
      孺亭滕閣少踟躕,三度南游一事無。
      只覺流年如鳥逝,不知何處有龍屠。
      云歸拱井枝柯斂,水下漳江氣色粗。
      賴得與君同此醉,醒來愁被鬼揶揄。
      自湘川東下立春泊夏口阻風登孫權城
      吳門此去逾千里,湘浦離來想數(shù)旬。
      只見風師長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憐壞堞猶遮水,狂愛寒梅欲傍人。
      事往時移何足問,且憑村酒暖精神。
      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
      旅榜前年過洞庭,曾提刀筆事甘寧。
      玳筵離隔將軍幕,朱履頻窺處士星。
      恩重匣中孤劍在,夢馀江畔數(shù)峰青。
      金貂見鵬嘉賓散,回首昭丘一涕零。
      賀淮南節(jié)度盧員外賜緋
      儉蓮高貴九霄聞,粲粲朱衣降五云。
      驄馬曳年曾避路,銀魚今日且從軍。
      御題彩服垂天眷,袍展花心透系紋。
      應笑當年老萊子,鮮華都自降明君。
      春日獨游禪智寺
      遠樹連天水接空,幾年行樂舊隋宮。
      花開花謝長如此,人去人來自不同。
      楚鳳調高何處酒,吳牛蹄健滿車風。
      思量只合騰騰醉,煮海平陳一夢中。
      和淮南李司空同轉運員外
      層層高閣舊瀛洲,此地須征第一流。
      丞相近年縈倚望,重才今日喜遨游。
      榮持健筆金黃貴,恨咽離筵管吹秋。
      誰繼伊皋送行句,梁王詩好郢人愁。
      后土廟
      四海兵戈尚未寧,始于云外學儀形。
      九天玄女猶無圣,后土夫人豈有靈。
      一帶好云侵鬢綠,兩層危岫拂眉青。
      韋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經(jīng)。
      金陵夜泊
      冷煙輕靄傍衰叢,此夕秦淮駐斷蓬。
      棲雁遠驚沽酒火,亂鴉高避落帆風。
      地銷王氣波聲急,山帶秋陰樹影空。
      六代精靈人不見,思量應在月明中。
      上江州陳員外
      寒江九派轉城樓,東下鐘陵第一州。
      人自中臺方貴盛,地從西晉即風流。
      舊班久望鹓晴翥,馀力猶聞虎夜浮。
      應恨屬官無健令,異時佳節(jié)阻閑游。
      廣陵開元寺閣上作
      滿檻山川漾落暉,檻前前事去如飛。
      云中雞犬劉安過,月里笙歌煬帝歸。
      江蹙海門帆散去,地吞淮口樹相依。
      紅樓翠暮知多少,長向東風有是非。
      上鄂州韋尚書
      往歲先皇馭九州,侍臣才業(yè)最風流。
      文窮典誥雖馀力,俗致雍熙盡密謀。
      蘭省換班青作綬,柏臺前引絳為幃。
      都緣未負江山興,開濟生靈濟一秋。
      早春巴陵道中
      遠雪亭亭望未銷,岳陽春淺似相饒。
      短蘆冒土初生筍,高柳偷風已弄條。
      波泛洞庭◆獺健,谷連荊楚鬼神妖。
      中流菱唱泊何處?一只畫船蘭作橈。
      注:◆——左“犬”部右“賓”
      廣陵秋日酬進士臧濆見寄
      驛西斜日滿窗前,獨憑秋蘭思渺綿。
      數(shù)尺斷蓬慚故國,一輪清鏡泣流年。
      已知世事真徒爾,縱有心期亦偶然。
      空愧荀家好兄弟,雁來魚去是因緣。
      淮南送李司空朝覲
      圣君宵旰望時雁,丹詔西來雨露濃。
      宣父道高休嘆鳳,武侯才大本吟龍。
      九州似鼎終須負,萬物為銅只待熔。
      臘后春前更何事?便看經(jīng)度奏東封。
      秋日禪智寺見裴郎中題名寄韋贍
      野寺疏鐘萬木秋,偶尋題處認名侯。
      官離南郡應閑暇,地勝東山想駐留。
      百盞◆醪成別夢,兩行垂露浣羈愁。
      心知只有韋公在,更對真蹤話舊游。
      注:◆——左“酉”右“農”
      廣陵春日憶池陽有寄
      煙水蒙蒙接板橋,數(shù)年經(jīng)歷駐征橈。
      醉憑危檻波千頃,愁倚長亭柳萬條。
      別后故人冠獬豸,病來知己賞鷦鷯。
      清流夾宅千家住,會待閑乘一信潮。
      春日湘中題岳麓寺僧舍
      蟾宮虎穴兩皆休,來憑危欄送遠愁。
      多事林鶯還謾語,薄情邊雁不回頭。
      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闊深知世界浮。
      欲共高僧話心跡,野花芳草奈相尤。
      出試后投所知
      此去蓬壺兩日程,當時消息甚分明。
      桃須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
      島外音書應有意,眼前塵土漸無情。
      莫教更似西山鼠,嚙教愁腸恨一年。
      湘南春日懷古
      晴江春暖蘭蕙薰,鳧鷗苒苒鷗著群。
      洛陽賈誼自無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空闊遠帆遮落日,蒼茫野樹礙歸云。
      松醪酒好昭潭靜,閑過中流一吊君。
      江州望廬山
      東南蒼翠何崔嵬,橫流一望幽抱開。
      影寒已令水底去,腳闊欲過湖心來。
      深處不唯容鬼怪,暗中兼恐有風雷。
      仙人往往今誰在?紅杏花香重首回。
      金陵寄竇尚書
      二年歧路有西東,長憶憂游楚驛中。
      虎帳談高無客繼,馬卿官傲少人同。
      世??鲜挂绖⒈恚可胶锚q能憶謝公。
      此去此恩言不得,謾將閑淚對春風!
      清溪江令公宅
      蠻箋象管夜深時,曾賦陳宮第一詩。
      宴罷風流人不見,廢來蹤跡草應知。
      鶯憐勝事啼空卷,蝶戀馀香舞好枝。
      還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閑窺。
      鄭州獻盧舍人
      海槎閑暇閬風輕,不是安流不肯行。
      雞省露濃湯餅熟,鳳池煙暖詔書成。
      魚籌已合光儒夢,堯印何妨且治兵。
      會待兩都收復后,右圖儀表左題名。
      別池陽所居
      黃塵初起此留連,火耨刀耕六七年。
      雨夜老農傷水旱,雪晴漁父共舟船。
      已悲世亂身須去,肯愧途危跡屢遷。
      卻是九華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邊。
      送內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貢
      八都上將近平戎,便附輶軒奏圣聰。
      三接駕前朝覲禮,一函江表戰(zhàn)征功。
      云間閬苑何日見?水底瑤池觸處通。
      知有殿庭馀力在,莫辭消息寄西風。
      酬黃從事懷舊見寄
      舊游不合到心中,把得君詩意亦同。
      水館酒闌清夜月,香街人散白楊風。
      長繩系日雖難絆,辯口談天不易窮。
      世事自隨蓬轉在,思量何處是飛蓬?
      繡
      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夸聲自責,越綾虛說價猶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紅葉枝枝不礙刀。
      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白角篦
      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
      莫言此個尖頭物,幾度撩人惡發(fā)來!
      銅雀臺
      強歌強舞竟難勝,花落花開淚滿膺。
      只合當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鸚鵡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金錢花
      占得佳名繞樹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貯,應被豪門盡◆將。
      注:◆——左“屬”右“刂”
      梅
      天賜胭脂一抹腮,盤中磊落笛中哀。
      雖然未得和羹便,曾與將軍止渴來。卷三
      錢尚父生日
      大昂分光降斗牛,興唐宗社作諸侯。
      伊夔事業(yè)扶千載,韓白機謀冠九州。
      貴盛上持龍節(jié)鉞,延長應續(xù)鶴春秋。
      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莊椿一舉頭。
      寄前戶部陸郎中
      出馴桑雉入朝簪,蕭灑清名映士林。
      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詞賦得黃金。
      桂堂縱道探龍頷,蘭省何曾駐鶴心。
      離亂事多人不會,酒濃花暖且閑吟。
      登瓦棺寺閣
      下盤空跡上云浮,偶逐僧行步步愁。
      暫憩已知須用意,漸危爭忍不回頭?
      煙中樹老重江晚,鐸外風輕四境秋。
      懶指臺城更東望,鵲飛龍斗盡荒丘。
      九華山費征君所居
      草堂何處試徘徊?見說遺蹤向此開。
      蟾桂自歸三徑后,鶴書曾降九天來。
      白云事跡依前在,青瑣光陰竟不回。
      盡日為君思曩昔,野泉嗚咽路莓苔。
      途中寄懷
      不知何處是前程?合眼騰騰信馬行。
      西鬢已衰時未遇,數(shù)峰雖在病相攖。
      塵埃鞏洛虛光景,詩酒江湖漫姓名。
      試哭軍門看誰問,舊來還似禰先生。
      京口見李侍郎
      嗟嗟江柳欲矜春,鐵甕城邊見故人。
      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風常記是庚申。
      別來且喜身俱健,亂后休悲業(yè)盡貧。
      還有杖頭沽酒物,待尋山寺話逡巡。
      秋日酬張?zhí)匦?br>  病寄南徐兩度秋,故人依約亦揚州。
      偶因雁足思閑事,擬棹孤舟訪舊游。
      風急幾聞江上笛,月高誰共酒家樓?
      平生意氣消磨盡,甘露軒前看水流。
      登高詠菊盡
      籬畔霜前偶得存,苦教遲晚避蘭蓀。
      能銷造化幾多力,不受陽和一點恩。
      生處豈容依玉砌,要時還許上金尊。
      陶公沒后無知己,露滴幽叢見淚痕。
      登夏州城樓
      寒城獵獵戍旗風,獨倚危樓悵望中。
      萬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晉英雄。
      離心不忍聽邊馬,往事應須問塞鴻。
      好脫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
      水邊偶題
      野水無情去不回,水邊花好為誰開?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覺老從頭上來。
      窮似丘軻休嘆息,達如周召亦塵埃。
      思量此理何人會,蒙邑先生最有才。
      洛陽公鎮(zhèn)大梁時,隱得游門下。今之經(jīng)歷,
      事往人非,聊抒所懷,以傷以謝
      孤舟欲泊思何窮,曾憶西來值雪中。
      朱履少年初滿座,白衣游子也從公。
      狂拋賦筆琉璃冷,醉倚歌筵玳瑁紅。
      今日期文向誰說?淚碑棠樹兩成空。
      杜陵秋思
      南望商於北帝都,兩堪棲托兩無圖。
      只聞斥逐張公子,不覺悲同楚大夫。
      巖畔早涼生紫桂,進邊疏影落高梧。
      一杯綠酒他年憶,瀝向清波寄五湖。
      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
      今復重過渚宮,感事悲身,遂成長句
      往歲酂侯鎮(zhèn)渚宮,曾將清津暖孤蓬。
      才憐曼情三冬后,藝許田基一箭中。
      言重不能輕薄命,地寒終是泣春風。
      鳳凰池涸臺星拆,回首岐山憶至公。
      夜泊毗陵無錫縣有寄
      草蟲幽咽樹初團,蟲系孤舟夜已闌。
      濁浪勢奔吳苑急,疏鐘聲徹惠山寒。
      愁催鬢發(fā)凋何易,貧戀家鄉(xiāng)別漸難。
      他日親朋應大笑,始知書劍是無端。
      桃花
      暖觸衣襟漠漠香,問梅遮柳不勝芳。
      數(shù)枝艷拂文君酒,半里紅欹宋玉墻。
      盡日無人疑悵望,有時經(jīng)雨乍凄涼。
      舊山山下還如此,回首東風一斷腸。
      籌筆驛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馀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重過隨州憶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長句
      莊周高論伯牙琴,閑夜思量淚滿襟。
      四海共誰言近事,九原從此負初心。
      鷗翻漢浦風波急,雁下鄖溪霧雨深。
      慚愧蒼生還有意,解秋襦◆至如今。
      注:◆——左“衣”部右“夸”
      商於驛樓東望有感
      山川去接漢江東,曾伴隋侯醉此中。
      歌繞夜梁珠宛轉,舞嬌春席雪朦朧。
      棠遺善政陰猶在,薤送哀聲事已空。
      惆悵知音竟難得,兩行清淚白楊風。
      寄南城韋逸人
      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豪家。
      美人曉折露沾袖,公子醉時香滿車。
      萬里丹青傳不得,二年風雨恨無涯。
      羨他南澗高眠客,春去春來任物華。
      梅花
      吳王醉處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經(jīng)雨不隨山鳥散,倚風疑共路人言。
      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
      欲寄所思無好信,為君惆悵又黃昏。
      淮南高駢所造迎仙樓
      鸞音鶴信杳難回,鳳駕龍車早晚來。
      仙境是誰知處所?人間空自造樓臺。
      云侵朱檻應難到,蟲網(wǎng)閑窗永不開。
      子細思量成底事,露凝風擺作塵埃。
      和禪月大師見贈
      高僧惠我七言詩,頓豁塵心展白眉。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圓時。
      應觀法界蓮千葉,肯折人間桂一枝。
      漂蕩秦吳十馀載,因循猶恨識師遲。
      謁文宣王廟
      晚來乘興謁先師,松柏凄凄人不知。
      九仞蕭墻堆瓦礫,三間茅殿走狐貍。
      雨淋狀似嗟麟泣,露滴還同嘆鳳悲。
      倘使小儒名稍立,豈教吾道受棲遲。
      代文宣王答
      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為武武尊文。
      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須讀典墳!
      釋氏寶樓侵碧漢,道家宮殿拂青云。
      若教顏閔英靈在,終不羞他李老君。
      重送朗州張員外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驄聽斷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誠知汲善心當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
      入蜀歸吳三首詩,藏于笥篋重于師。
      劍關夜讀相如聽,瓜步秋吟煬帝悲。
      景物也知輸健筆,時情誰不許高枝?
      明年二月春風里,江島閑人慰所思。
      逼試投所知
      桃在仙翁舊苑榜,暖煙輕靄撲人香。
      十年此地頻偷眼,二月春風最斷腸。
      曾恨夢中無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
      尋思仙骨終難得,始與回頭問玉皇。
      漢江上作
      漢江波浪淥于苔,每到江邊病眼開。
      半雨半風終日恨,無名無跡幾時回?
      云生岸谷秋陰合,樹接帆檣晚思來。
      對此空慚圣明代,忍教纓上有塵埃。
      秋夜寄進士顧榮
      秋河耿耿夜沉沉,往事三更盡別心。
      多病謾勞窺圣代,薄才終是費知音。
      家山夢后帆千尺,塵土搔來發(fā)一簪。
      空羨良朋盡高價,可憐東箭與南金。
      寄渭北徐從事
      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
      官秩舊參荀秘監(jiān),樽壘今伴霍嫖姚。
      科隨鵠箭頻曾中,禮向侯弓以重招。
      莫恨東風促行李,不多時節(jié)卻歸朝。
      徐寇南逼感事獻江南知己次韻
      酒闌離思浩無窮,西望維揚憶數(shù)公。
      萬里飄零身未了,一家知契意曾同。
      云橫晉國塵應暗,路轉吳江信不通。
      今日便成盧子諒,滿襟珠淚墮霜風。
      寄三衢孫員外
      小敷文伯見何時?南望三衢渴復饑。
      天子未能崇典誥,諸生徒欲戀旌旗。
      風高綠野苗千頃,露冷平樓酒滿卮。
      盡是數(shù)旬陪奉處,使君爭肯不相思?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
      凰鸞勢逸九宵寬,北去南來任羽翰。
      朱紱兩參王儉府,繡衣三領杜林官。
      道從上國曾匡濟,才向牢盆始重難。
      應笑張綱謾生事,埋輪不得在長安。
      煬帝陵
      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陳業(yè),只博雷塘數(shù)畝田。
      馬嵬坡
      佛屋前頭野草春,貴妃輕骨此為塵。
      從來絕色知難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柳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隋堤柳
      夾路依依千里遙,路人回首認隋朝。
      春風未借宣華意,猶費工夫長綠條。
      孟浩然墓
      數(shù)步荒榛接舊蹊,寒江漠漠草萋萋。
      鹿門黃土無多少,恰到書生冢便低。
      秦紀
      長策東鞭極海隅,黿鼉奔走鬼神趨。
      憐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間有死無?
      仙掌
      掌前流水駐無塵,掌下軒車日日新。
      謾向山頭高舉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卷四
       詠月
      湖上風高動白萍,暫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違別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靜中矜爪距,兔隈明處弄精神。
      嫦娥老大應惆悵,倚泣蒼蒼桂一輪。
      宿荊州江陵驛
      西游象闕愧知音,東下荊溪稱越吟。
      風動芰荷香四散,月明樓閣影相侵。
      閑欹別枕千般夢,醉送征帆萬里心。
      薜荔衣裳木蘭楫,異時煙雨好追尋。
      撫州別阮兵曹
      雪晴天外見諸峰,幽軋行輪有去蹤。
      內使宅邊今獨恨,步兵廚畔舊相容。
      十年別鬢疑朝鏡,千里歸心著晚鐘。
      若不他時更青眼,未知誰肯薦臨邛?
      新安投所知
      少年容易舍樵漁,曾辱明公薦子虛。
      漢殿夜寒時不食,宋都風急命何疏。
      云埋野艇吟歸去,草沒山田賦遂初。
      長劍一尋歌一奏,此心爭肯為鱸魚?
      江邊有寄
      江邊舊業(yè)半凋殘,每軫歸心即萬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聽村笛酒樓寒。
      只言圣代謀身易,爭奈貧儒得路難!
      同病同憂更何事?為君提筆畫漁竿。
      送友人歸夷門
      三年流落大梁城,每送君歸即有情。
      別路算來成底事?舊游言著似前生。
      苑荒懶認詞人會,門在空憐烈士名。
      至竟男兒分應定,不須惆悵谷中鶯。
      湘中見進士喬詡
      吳公臺下別經(jīng)秋,破虜城邊暫駐留。
      一笑有時堪解夢,數(shù)年無故不同游。
      云牽夢思橫漁艇,柳送鄉(xiāng)心入酒樓。
      且酌松醪依舊醉,誰能相見向春愁?
      上霅川裴郎中
      貴提金印出咸秦,瀟灑江城兩度春。
      一派水清疑見膽,數(shù)重山翠欲留人。
      望崇早合歸黃閣,詩好何妨戀白萍。
      自是受恩心未足,卻垂雙翅羨吳均。
      錢塘江潮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狂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似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赤鯉問陽侯。
      送人赴職任褒中
      物態(tài)時情難重陳,夫君此去莫傷春。
      男兒只要有知己,才子何堪更問津?
      萬轉江山通蜀國,兩行珠翠見褒人。
      海棠花謝東風老,應念京都共苦辛。
      臨川投穆中丞
      試將生計問蓬根,心委寒灰首戴盆。
      翅弱未知蘭島路,舌頑虛掉五侯門。
      嘯煙白◆沉高木,搗月清砧觸旅魂。
      家在碧江歸不得,十年漁艇長苔痕。
      注:◆——左“犬”部右“穴”
      早春送張坤歸大梁
      蕭蕭羸馬立塵埃,又送輶軒向吹臺。
      別酒莫辭今夜醉,故人知是幾時回?
      泉經(jīng)華岳猶應凍,花到梁園始合開。
      為謝東門抱關吏,不堪惆悵滿離懷。
      東歸途中作
      松橘蒼黃覆釣磯,早年生計近年違。
      老知風月終堪恨,貧覺家山不易歸。
      別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葉向人飛。
      買臣嚴助精靈在,應笑無成一布衣!
      送進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
      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動越吟。
      天子愛才雖仄席,諸生多病又沾襟。
      柳攀灞岸狂遮袂,水憶池陽淥滿心。
      珍重彩衣歸正好,莫將閑事系升沉。
      湘中贈范郎
      丹桂無心彼此諳,二年疏懶共江潭。
      愁知酒盞終難舍,老覺人情轉不堪。
      云外鹓鸞非故舊,眼前膠漆是煙嵐。
      勞歌一曲霜風暮,擊折湘妃白玉簪。
      寄張侍郎
      衰羸豈合話荊州?爭奈思多不自由。
      無路重趨桓典馬,有詩曾上仲宣樓。
      塵銷別跡堪垂淚,樹拂他門懶舉頭。
      一種人間太平日,獨教零落憶滄州。
      渚宮秋思
      楚城日暮煙靄深,楚人駐馬還登臨。
      襄王臺下水無賴,神汝廟前云有心。
      千載是非難重問,一江風雨好閑吟。
      欲招屈宋當時魄,蘭敗荷枯不可尋。
      閑居早秋
      槐杪清蟬煙雨馀,蕭蕭涼葉墮衣裾。
      噪槎烏散沉蒼嶺,弄杵風高上碧虛。
      百歲夢生悲蛺蝶,一朝香死泣芙蕖。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扇恩情日日疏。
      建康
      潮平遠岸草侵沙,東晉衰來最可嗟。
      庾舅已能窺帝室,王郎還是預人家。
      山寒老樹啼風曲,泉暖枯骸動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聲急日西斜。
      送舒州宿松縣傅少府
      江蘺漠漠樹重重,東過清雁到宿松。
      縣好也知臨皖水,官閑爪得看潛峰。
      春生綠野吳歌怨,雪霽平郊楚酒濃。
      留取馀杯待張翰,明年歸棹一從容。
      經(jīng)故洛陽城
      敗垣危堞跡依稀,試駐羸驂吊落暉。
      跋扈以成梁冀在,簡書難問杜喬歸。
      由來世事須翻覆,未必馀才解是非。
      千載昆陽好功業(yè),與君門下作恩威。
      夏州胡常侍
      百尺高臺勃勃州,大刀長戟漢諸侯。
      征鴻過盡邊云闊,戰(zhàn)馬閑來塞草秋。
      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
      乃聞隴蜀由多事,深喜將軍未白頭。
      寄進士盧休
      半年池口恨萍蓬,今日思量已夢中。
      游子馬蹄難重到,故人樽酒與誰同?
      山橫翠后千重綠,蠟想歌時一燼紅。
      從此客程君不見,麥秋梅雨遍江東。
      贈先輩令狐補闕
      中間聲跡早薰然,阻避鈞衡過十年。
      碧海浪高終齊物,蒼梧云好已歸天。
      花迎彩服離鶯谷,柳傍東風觸馬鞭。
      應念凄涼洞庭客,夜深雙淚憶漁船。
      送秦州從事
      一枝何足解人愁,拋卻還隨定遠侯。
      紫陌紅塵今別恨,九衢雙闕夜同游。
      芳時易失勞行止,良會難期且駐留。
      若到邊庭有來使,試批書尾話梁州。
      湖州裴郎中赴闕后投簡寄友生
      錦帳郎官奉詔年,汀州曾駐木蘭船。
      禰衡酒醒春瓶倒,柳惲詩成海月圓。
      歌蹙遠山珠滴滴,漏催香燭淚漣漣。
      使君入拜吾徒在,宣室他時豈偶然。
      秋日泊平望驛寄太常裴郎中
      萍洲重到杳難期,西倚郵亭憶往時。
      北海樽中常有酒,東陽樓上豈無詩。
      地清每負生靈望,官重方升禮樂司。
      聞說江南舊歌曲,至今猶自唱吳姬。
      西塞山
      吳塞當時指此山,吳都亡后綠孱顏。
      嶺梅乍暖殘妝恨,沙鳥初晴小隊閑。
      波闊魚龍應混雜,壁危猿◆奈奸頑。
      會將一副寒蓑笠,來與漁翁作往還。
      注:◆——左“犬”部右“穴”
      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
      梁宋追游早歲同,偶然違別事皆空。
      年如流水催何急,道似危途動即窮。
      醉舞且忻連夜月,狂吟還聚上樓鳳。
      煩君更狂騷人句,白鳳靈蛇滿袖中。
      東歸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盡取無因。
      難將白發(fā)期公道,不覺丹枝屬別人。
      雙闕往來漸請謁,五湖歸后恥交親。
      盈盤紫蟹千卮酒,添得臨歧淚滿巾。
      廣陵李仆射借示近詩因投獻
      朝論國計暮論兵,馀力猶隨鳳藻生。
      語繼盤盂拋俗格,氣兼河岳帶商聲。
      閑尋綺思千花雨,靜想高吟六義清。
      天柄已持堯典在,更堪回首問緣情。
      三衢哭孫員外
      燕戀雕梁馬跡軒,此心從此更何言。
      直將塵外三生命,未敵君侯一日恩。
      紅蠟有時還入夢,片帆何處獨銷魂。
      忍看明發(fā)衣襟上,珠淚痕中見酒痕。
      篋中得故王郎中書
      鳳里前年別望郎,丁寧唯恐滯吳鄉(xiāng)。
      勸疏杯酒知妨事,乞與書題作裹糧。
      蘋鹿未能移海曲,縣花尋已落河陽。
      九原自此無因見,反覆遺蹤淚萬行。
      淚
      逼臉橫頤咽復勻,也曾讒毀也傷神。
      自從魯國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婦人。
      子規(guī)
      銅梁路遠草青青,此恨那堪枕上聽。
      一種有冤猶可報,不如含石疊滄溟。
      姑蘇臺
      讓高泰伯開基日,賢見延陵復命時。
      未會子孫因底事,解崇臺榭為西施。
      王睿墓
      男兒未必盡英雄,但到時來命即通。
      若使吳都猶王氣,將軍何處立殊功。
      京城晚望
      心如野鹿跡如萍,謾向人間性一靈。
      往事不知多少夢,夜來和酒一時醒。
      寄竇澤處士二首
      其一
      蘭亭醉客舊知聞,欲問平安隔海云。
      不是金陵錢太尉,世間誰肯更容身?
      其二
      鰲背樓臺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躕。
      牢山道士無仙骨,卻向人間作酒徒。

    卷五
      省試秋風生桂枝
      涼吹從何起?中宵景象清。
      漫隨云葉動,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無際,蕭蕭別有聲。
      遠吹斜漢轉,低拂白榆輕。
      寥穴工夫大,乾坤歲序更。
      因悲未歸客,長望一枝榮。
      思故人
      故人不可見,聊復拂鳴琴。
      鵲繞風枝急,螢藏露草深。
      平生四方志,此夜五湖心。
      惆悵友朋盡,洋洋漫好音。
      寄陸龜蒙
      龍樓李丞相,昔歲仰高文。
      黃閣尋無主,青山竟未焚。
      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
      卻恐塵埃里,浮名點污君。
      題方干詩
      中間李建州,夏汭偶同游。
      顧我論佳句,推君最上流。
      九霄無鶴板,雙鬢老漁舟。
      世難方如此,何當浣旅愁?
      秋江
      秋江待晚潮,客思旆旌搖。
      細雨翻蘆葉,高風卻柳條。
      兵戈村落破,饑儉虎狼驕。
      吾土兼連此,離魂望里消。
      寄制誥李舍人
      梁王握豹韜,雪里見枚皋。
      上客趨丹陛,游人嘆二毛。
      門閑知待詔,星動想濡毫。
      一首長楊賦,應嫌索價高。
      秋日懷孟夷庚
      秋日黃陂下,孤舟憶共誰?
      江山三楚分,風雨二妃祠。
      知己秦貂沒,流年賈鵬悲。
      中原正兵馬,相見是何時?
      送李右丞分司
      分曹得洛川,讜議更昭然。
      左省曾批敕,中臺肯避權?
      所悲時漸薄,共賀道由全。
      賣與清平代,相兼直幾錢!
      郴江遷客
      不是逢清世,何由見皂囊?
      事雖危虎尾,名勝泊鹓行。
      毒霧郴江闊,愁云楚驛長。
      舊時有詩賦,一為吊沈湘。
      感舊
      劍佩孫弘閣,戈鋋太尉營。
      重言虛有位,孤立竟無成。
      丘垅笳簫咽,池臺歲月平。
      此恩何以報?歸處是柴荊。
      鷹
      越海霜天暮,辭韜野草干。
      俊通司隸職,嚴奉武夫官。
      眼惡藏鋒在,心粗逐物殫。
      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
      秋日寄狄補闕
      紅塵擾擾間,立馬看南山。
      漫道經(jīng)年往,何妨逐日閑。
      病中霜葉赤,愁里鬢毛斑。
      不為良知在,驅車已出關。
      寄易定公乘億侍郎
      謝舞仍宮柳,高奇世少雙。
      侍中生不到,園令死須降。
      班秩通烏府,樽壘奉碧幢。
      昭生有馀烈,試為禱迷邦。
      寄大理寺徐郎中
      佐棘竟誰同?因思證圣中。
      事雖亡顯報,理合有陰功。
      官序詵枝老,幽塵范甑空。
      幾時潘好禮,重與話清風?
      寄蘇拾遺
      早歲長楊賦,當年諫獵書。
      格高時輩伏,言切宦情疏。
      慷慨傳丹桂,艱難保舊居。
      退朝觀稿草,能望馬相如。
      寄許融
      多病仍疏拙,唯君與我同。
      帝鄉(xiāng)年共老,江檄業(yè)俱空。
      燕冷辭華屋,蛩涼咽晚叢。
      白云高幾許?全屬采芝翁。
      寄禮部鄭員外
      欒郄門風大,裴正禮樂優(yōu)。
      班資冠雞舌,人品壓龍頭。
      夜直爐香細,晴編疏草稠。
      曾聞潘散騎,三十二悲秋。
      菊
      籬落歲云暮,數(shù)枝聊自芳。
      雪裁纖蕊密,金坼小苞香。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蠶莫輕薄,彼此有行藏。
      臺城
      水國春長在,臺城夜未寒。
      麗華承寵渥,江令捧杯盤。
      宴罷明堂爛,詩成寶炬殘。
      兵來吾有計,金井玉鉤欄。
      舊游
      良時不復再,漸老更難言。
      遠水猶經(jīng)眼,高樓似斷魂。
      依依寶玉宅,歷歷長卿村。
      今日空江畔,相于只酒樽。
      寄虔州薛大夫
      祝融峰下別,三載夢魂勞。
      地轉南康重,官兼亞相高。
      海鵬終負日,神馬背眠槽。
      會得窺成績,幽窗染免毫。
      蘇小小墓
      魂兮槜李城,猶未有人耕。
      好月當年事,殘花觸處情。
      向誰曾艷冶?隨分得聲名。
      應侍吳王宴,蘭橈暗送迎。
      寒食日早出城東
      青門欲曙天,車馬已暄闐。
      禁柳疏風細,墻花拆露鮮。
      向誰夸麗景,只是嘆流年。
      不得高飛便,回頭望紙鳶。
      秋日懷賈隨進士
      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亂后逢友人
      滄海去未得,倚舟聊問津。
      生靈寇盜盡,方鎮(zhèn)改更貧。
      夢里舊行處,眼前新貴人。
      從來事如此,君莫獨沾巾!
      殘花
      已嘆良時晚,仍悲別酒摧。
      暖芳隨日薄,輕片逐風回。
      黛斂愁歌扇,妝殘泣鏡臺。
      繁陰莫矜鸻,終是共塵埃。
      秋日富春江行
      遠岸平如翦,澄江靜似鋪。
      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
      冷疊群山闊,清涵萬象殊。
      嚴陵亦高見,歸臥是良圖。
      寄侯博士
      規(guī)諫揚雄賦,擅回賈誼官。
      久貧還往少,孤立轉遷難。
      清鏡流年急,高槐旅舍寒。
      侏儒亦何有?飽食向長安。
      送沈光侍御赴職閩中
      未至應居右,全家出帝鄉(xiāng)。
      禮優(yōu)逢苑雪,官重帶臺霜。
      夜浦吳潮吼,春灘建水狂。
      延平有風雨,從此是騰驤。
      寄袁皓侍郎
      東堂失路歧,榮辱事堪悲。
      我寢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風塵慚上品,才業(yè)愧明時。
      千里芙蓉幕,何由話所思?
      寄金吾李蓀常侍
      西班掌禁兵,蘭锜最分明。
      曉色嚴天仗,春寒避火城。
      安危雖己任,韜略即嘉聲。
      請問何功德,壺關寇始平?
      商於驛與于蘊玉話別
      南朝徐庾流,洛下憶同游。
      酒采閑坊菊,山登遠寺樓。
      相思勞寄夢,偶別已經(jīng)秋。
      還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封禪寺居
      盛禮何由睹?嘉名偶寄居。
      周南太史淚,蠻檄長卿書。
      砌竹搖風直,庭花泣露疏。
      誰能賦秋興,千里隔吾廬。
      錢
      志士不敢道,貯之成禍胎。
      小人無事藝,假爾作梯媒。
      解釋愁腸結,能分睡眼開。
      朱門狼虎性,一半逐君回。
      投寄韋右丞
      赤壁征文聘,中臺拜郄詵。
      官資參令仆,曹署轄星辰。
      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舉明朝典數(shù),封納詔書頻。
      禁樹曾摛藻,臺烏舊避塵。
      使應酬倚注,何處活窮鱗!
      紅葉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綠,山冷雨催紅。
      游子灞陵道,美人長信宮。
      等閑居歲暮,搖落意無窮。
      期徐道者不至
      遼鶴虛空語,冥鴻未易親。
      偶然來即是,必擬見無因。
      霜霰窮冬冷,杯盤旅舍貧。
      只應薊子訓,醉后懶分身。
      歲除夜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雪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旅夢
      旅夢思遷次,窮愁有嘆嗟。
      子鵝京口遠,粳米會稽賒。
      漏澀才成滴,燈寒不作花。
      出門聊一望,蟾佳向人斜。
      秋寄張坤
      庭樹已黃落,閉門俱寂寥。
      未知棲托處,空羨圣明朝。
      酒醒鄉(xiāng)心闊,云晴客思遙。
      吾徒自多感,顏子只簞瓢。
      傷華發(fā)
      舊國迢迢遠,清秋種種新。
      已衰曾軫慮,初見忽沾巾。
      日薄梳兼懶,根危鑷恐頻。
      青銅不自見,只擬老他人。
      九江早秋
      雨過晚涼生,樓中枕簟清。
      海風吹亂木,嚴磬落孤城。
      百歲幾多日?四蹄無限程。
      西鄰莫高唱,俱是別離情。
      初秋寄友人
      九華曾屏跡,罹亂與心違。
      是處堪終老,新秋又未歸。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飛。
      樵侶兼同志,音書近亦稀。
      秋居有寄
      端居湖岸東,生計有無中。
      魘處千般鬼,寒時百種風。
      性靈從道拙,心事奈成空。
      多謝金臺客,何當一笑同。
      雪霽
      南山雪乍晴,寒氣轉崢嶸。
      鎖卻閑門出,隨他駿馬行。
      一竿如有計,五鼎豈須烹?
      愁見天街草,青青又欲生。
      堠子
      終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
      未能慚面黑,只是恨頭方。
      雅旨逾千里,高文近兩行。
      君知不識字,第一莫形相。
      初夏寄顧紹宗
      江上偶分袂,四回寒暑吏。
      青山無路入,白發(fā)滿頭生。
      郢浦雁尋過,鏡湖蟬又鳴。
      憐君未歸日,杯酒若為情。
      寄第五尊師
      苕溪煙月久因循,野鶴衣裘獨繭綸。
      只說泊船無定處,不知攜手是何人?
      朱黃揀日囚尸鬼,青白臨時注腦神。
      欲訪先生問經(jīng)訣,世間難得自由身。
      寄西華黃煉師
      西華有路入中華,依約山川認永嘉。
      羽客昔時留滌蕩,故人今又種煙霞。
      壇高已降三清鶴,海近應通八月槎。
      盛事兩般君攬得,老萊衣服戴愚家。
      所思
      西上青云未有期,東山滄海一何遲!
      灑闌夢覺不稱意,花落月明空所思。
      長恐病侵多事日,可堪貧過少年時。
      斗雞走狗五陵道,惆悵輸他輕薄兒。卷六
      送支使蕭中丞赴闕
      八年刀筆別京華,歸去青冥路未賒。
      今日風流卿相客,舊時基業(yè)帝王家。
      彤庭彩鳳雖添瑞,望府紅蓮已減花。
      從此常僚如有同,海邊麋鹿斗邊槎。
      送人歸湘中兼寄舊知
      青溪煙雨九華山,亂后應同夢寐間。
      萬里分飛休掩袂,兩旬相見且開顏。
      君依宰府貂蟬貴,我戀王門鬢發(fā)斑。
      為謝伏波筵上客,幾時金印擬西還?
      自貽
      衰老應難更進趨,藥畦經(jīng)卷自朝晡。
      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漢武巡游虛軋軋,秦皇吞并謾驅驅。
      如何只見丁家鶴,依舊遼東嘆綠蕪!
      暇日感懷因寄同院吳蛻拾遺
      璧池清秩訪燕臺,曾捧瀛洲札翰來。
      今日二難俱大夜,當時三幅謾高才。
      戲悲槐市便便笥,狂憶樟亭滿滿杯。
      猶幸小蘭同舍在,每因相見即銜哀。
      偶興
      逐隊隨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車塵。
      如今贏得將衰老,閑看人間得意人。
      題鑿石山僧院
      日夜潮聲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機。
      憐師好事無人見,不把蘭芽染褐衣。
      烏程
      兩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蓮。
      一瓶猶是烏程酒,須對霜風度泫然。
      圉城偶作
      東望陳留日欲曛,每因刀筆想夫君。
      自從郭泰碑銘后,只見黃金不見文。
      送楊煉師卻歸貞浩巖
      宦途不復更經(jīng)營,歸去東南任意行。
      別后幾回思會面,到來相見似前生。
      久居竹蓋知勤苦,舊業(yè)蓮峰想變更。
      為謝佯狂吳道士,耳中時有鐵船聲。
      暇日投錢尚父
      牛斗星邊女宿間,棟梁虛敞麗江關。
      望高漢相東西閣,名重淮王大小山。
      醴設斗傾金鑿落,馬歸爭撼玉連環(huán)。
      自慚麋鹿無能事,未報深恩鬢已斑。
      覽晉史
      齊王僚屬好男兒,偶覓東歸便得歸。
      滿目路歧拋似夢,一船風雨去如飛。
      盤擎紫線莼初熟,箸撥紅絲◆正肥。
      惆悵中途無限事,與君千載兩忘機。
      注:◆——左“雨”右“會”
      感別元帥尚父
      玉函瑤檢下臺司,記得當年捧領時。
      半壁龍蛇蟠造化,滿筐山岳動神祗。
      疲牛舐犢心猶切,陰鶴鳴雛力已衰。
      稚子不才身抱疾,日窺真跡淚雙垂。
      尚父偶建小樓特摛麗藻
      絕句不敢稱揚三首
      其一
      結構叨憑柱石才,敢期幢蓋此裴回。
      陽春曲調高誰和,盡日焚香倚隗臺。
      其二
      玳簪珠履愧非才,時憑闌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翦除后,別傾卮酒賀行臺。
      其三
      欄檻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風流孔令陶鈞外,猶記山妖逼小臺。
      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其一
      杳杳諸天路,蒼蒼大滌山。
      景輿留不得,毛節(jié)去應閑。
      相府舊知己,教門新啟關。
      太平匡濟術,流落在人間。
      其二
      先生訣行日,曾奉數(shù)行書。
      意密尋難會,情深恨有馀。
      石橋春暖后,勾漏藥成初。
      珍重云間鶴,從來不定居。
      其三
      當時憶討論,歷歷事猶存。
      酒向馀杭盡,云從大滌昏。
      往來無道侶,歸去有臺恩。
      自此玄言絕,長應閉洞門。
      城西作
      從軍無一事,終日掩空齋。
      道薄交游少,才疏進取乖。
      野禽鳴聒耳,庭草綠侵階。
      幸自同樗櫟,何妨愜所懷。
      冬暮城西晚眺
      謬忝蓮花幕,虛沾柏署官。
      欹危長抱疾,衰老不禁寒。
      時事已日過,世途行轉難。
      千崖兼萬壑,只向望中看。
      秋霽后
      凈碧山光冷,圓明露點勻。
      渚蓮丹臉恨,堤柳翠眉顰。
      蟬已送行客,雁應辭主人。
      蠅蚊漸無況,日晚自相親。
      茅齋
      從事不從事,養(yǎng)生非養(yǎng)生。
      職為尸祿本,官是受恩名。
      時態(tài)已相失,歲華徒自驚。
      西齋一卮酒,衰老與誰傾?
      使者
      使者銜中旨,崎嶇萬里行。
      人心猶未革,天意似難明。
      四?;艄獾?,六宮張奉營。
      陪臣無以報,西望不勝情!
      途中逢劉知遠
      吳楚煙波里,巢由季孟間。
      只言無事貴,不道致身閑。
      別渚蓮根斷,歸心桂樹頑。
      空勞鐘璞意,塵世隔函關。
      遁跡
      遁跡知安住,沾襟欲奈何?
      朝廷猶禮樂,郡邑忍干戈。
      華馬憑誰問?胡塵自此多。
      因思漢文帝,中夜憶廉頗。
      隴頭水
      借問隴頭水,年年恨何事?
      全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
      自古無長策,況我非深智。
      何計謝潺湲,一宵空不寐。
      秦中富人
      高高起華堂,區(qū)區(qū)引流水。
      糞土金玉珍,猶嫌未奢侈。
      陋巷滿蓬蒿,誰知有顏子?
      思歸行
      不耕南畝田,為愛東堂桂。
      身同樹上花,一落又經(jīng)歲。
      交親益相薄,知己恩潛替。
      日開十二門,自是無歸計。
      即事中元甲子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黃云戰(zhàn)馬閑。
      只有羸兵填渭水,終無奇士出商山。
      田園已沒紅塵內,弟侄相逢白刃間。
      惆悵翠華猶未返,淚痕空滴劍文斑。
      魏城逢故人
      一年兩度錦江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游江夏口
      醉別江東酒一杯,往年曾此駐塵埃。
      魚聽建業(yè)歌聲過,水看瞿塘雪影來。
      黃祖不能容賤客,費◆終是負仙才。
      平生膽氣平生恨,今日江邊首懶回。
      注:◆——“示”部右“韋”
      春思
      蕩漾春風綠似波,惹情搖恨去傞傞。
      燕翻永日音聲好,柳舞空城意緒多。
      蜀國暖回溪峽浪,衛(wèi)娘清轉遏云歌。
      可憐戶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爾何!
      黃鶴驛偶題
      野云芳草繞離鞭,敢對青樓倚少年?
      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
      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門亦偶然。
      車馬同歸莫同恨,古人頭白盡林泉!
      安陸贈徐礪
      靈蛇橋下水聲聲,曾向橋邊話別情。
      一榻偶依陳太守,三年深憶禰先生。
      塵欺鬢色非前事,火◆蓬根有去程。
      還把馀杯重相勸,不堪秋色背鄖城。
      注:◆——上“草”頭,下“熱”字繁體
      寄鐘常侍
      一從朱履步金臺,蘗苦冰寒奉上臺。
      峻節(jié)不由人學得,遠途終是自將來。
      風高漸展摩天翼,干聳方呈構廈材。
      應笑樟亭舊同舍,九州無驗滿爐灰。
      中秋夜不見月
      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yǎng)蟾蜍。
      魏博羅令公附卷有回
      寒門雖得在諸宗,棲北巢南恨不同。
      馬上固慚消髀肉,幄中猶羨愈頭風。
      蹉跎歲月心仍切,迢遞江山夢未通。
      深荷吾宗有知己,好將刀筆為英雄。
      寄處默師
      甘露卷簾看雨腳,樟亭倚柱望湖頭。
      十年顧我醉中過,兩地與師方外游。
      久隔兵戈長寄夢,近無書信更堪憂。
      香爐煙靄虎溪月,終棹鐵船尋惠休。
      病中上錢尚父
      左卿方行右臂攣,每慚名跡污賓筵。
      縱饒吳主容衰病,爭奈燕臺費料錢。
      藜杖已干難更把,竹輿雖在不堪懸。
      深恩重德無言處,回首浮生相泫然。

    卷七
      送梅處士歸寧國
      十五年前即別君,別時天下未紛紜。
      亂罹且喜身俱在,存沒那堪耳更聞!
      良會謾勞悲曩跡,舊交誰去吊荒墳。
      殷勤為謝逃名客,相望千秋嶺上云。
      經(jīng)故友所居
      槐花漠漠向人黃,此地追游跡已荒。
      清論不知莊叟達,死交空嘆趙歧忙。
      病來未忍言閑事,老去唯知覓醉鄉(xiāng)。
      日暮街東策羸馬,一聲橫笛似山陽。
      大梁從事居汜水
      前年帝里望行塵,記得仙家第四人。
      泉暖舊諳龍偃息,露寒初見鶴精神。
      歌聲上榻梁園晚,夢繞殘鐘汜水春。
      知有篋中篇什在,只應從此是經(jīng)綸。
      杜處士新居
      翠斂王孫草,荒誅宋玉茅。
      寇馀無故物,時薄少深交。
      迸筍穿行徑,饑雛出壞巢。
      小園吾亦有,多病近來拋。
      絕境
      絕境非身事,流年但物華。
      水流苔發(fā)直,風引蕙心斜。
      凡客從題鳳,膚音未勝蛙。
      小船兼有槳,始與問漁家。
      雪中懷友人
      臘酒復臘雪,故人今越鄉(xiāng)。
      所思誰把盞?端坐恨無航。
      免苑舊游盡,龜臺仙路長。
      未知鄒孟子,何以奉梁王。
      秋晚
      宰吧慚良術,為文愧壯圖。
      縱饒長委命,爭奈漸非夫。
      杯酒有時有,亂罹無處無。
      金庭在何域?回首一踟躕。
      升仙橋
      危梁枕路歧,駐馬問前時。
      價自友朋得,名因婦女知。
      直須論運命,不得逞文詞。
      執(zhí)戟君鄉(xiāng)里,榮華竟若為?
      姑蘇真娘墓
      春草荒墳墓,萋萋向虎丘。
      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
      皎鏡山泉冷,輕裾海霧秋。
      還應伴西子,香徑夜深游。
      靈山寺
      晚景聊攄抱,憑欄幾蕩魂。
      檻虛從四面,江闊奈孤根。
      幽徑薜蘿色,小山苔蘚痕。
      欲依師問道,何處系心猿?
      倚棹
      倚棹聽鄰笛,沾衣認酒壚。
      自緣悲巨室,誰復為窮途?
      樹解將軍夢,城遺御史烏。
      直應齊始了,傾酌向寒蕪。
      秋夕對月
      夜月色可掬,倚樓聊解顏。
      未能分寇盜,徒欲滿關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頑。
      嫦娥謾偷藥,長寡老中間。
      寄征士魏員外
      家遁蘇門節(jié),清貧粉署官。
      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難。
      窗曉雞談倦,庭秋蝶夢闌。
      羨君歸未得,還有釣魚竿。
      宿彭蠡館
      孤館少行旅,解鞍增別愁。
      遠山矜薄暮,騧柳怯清秋。
      病里見時態(tài),醉中思舊游。
      所懷今已矣,何必恨東流。
      螢
      空庭夜未央,點點度西墻。
      抱影何微曲?乘時忽發(fā)揚。
      不思因腐草,便擬倚孤光。
      若道通文翰,車公業(yè)豈長。
      早秋宿葉墮所居
      池荷葉正圓,長歷報時殫。
      曠野云蒸熱,空庭雨始寒。
      蠅蚊猶得志,簟席若為安。
      浮世知誰是?勞歌共一歡。
      蝶
      滕王刀筆精,寫爾逼天生。
      舞巧何妨急,飛高所恨輕。
      野田黃雀慮,山館主人情。
      此物那堪作?莊周夢不成。
      春居
      東風百卉搖,舊國路迢迢。
      偶病成疏散,因貧得寂寥。
      倚檐高柳弱,乘露小桃夭。
      春色常無處,村醪更一瓢。
      輕飆
      輕飆掠晚莎,秋物慘關河。
      戰(zhàn)壘平時少,齋壇上處多。
      楚雖屈子重,漢亦憶廉頗。
      不及云臺議,空山老薜蘿。
      燕
      不必嫌漂露,何妨養(yǎng)羽毛。
      漢妃金屋遠,盧女杏梁高。
      野迥雙飛急,煙晴對語勞。
      猶勝黃雀在,棲息是蓬蒿。
      陜西晚思
      長途已自窮,此去更西東。
      樹色榮衰里,人心往返中。
      別情流水急,歸夢故山空。
      莫忘交游分,從來事一同。
      除夜寄張達
      梅花已著眼,竹葉況粘唇。
      只此留殘歲,那堪憶故人。
      亂罹書不達,衰病日相親。
      江浦思歸意,明朝又一春。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
      其一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琱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西園舊跡今應在,衰老無因奉勝游。
      其二
      脈散源分歷幾朝,縱然官宦只卑僚。
      正憂末派淪滄海,忽見高枝拂絳霄。
      十萬貔貅趨玉帳,三十賓客珥金貂。
      良時難得吾宗少,應念寒門更寂寥。
      其三
      敢將衰弱附強宗,細算還緣血脈同。
      湘浦煙波無舊跡,鄴都蘭菊有遺風。
      每憐罹亂書猶達,所恨云泥路不通。
      珍重珠璣兼繡段,草玄堂下寄揚雄。
      其四
      水云開霽立高亭,依約黎陽對福星。
      只見篇章矜鏤管,不知勛業(yè)柱青冥。
      早緣入夢金方礪,晚為傳家鼎始銘。
      鶴發(fā)四垂煙閣遠,此生何處拜儀形?
      其五
      錦笈朱囊連復連,紫鸞飛下浙江邊。
      綃從海室奪煙霧,樂奏帝宮勝管弦。
      長笑應劉悲顯達,每嫌伊霍少詩篇。
      戴灣老哺根基薄,虛費工夫八十年!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
      其一
      正憂衰老辱金臺,敢望昭王顧問來?
      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間章句動風雷。
      三都節(jié)已聯(lián)翩降,兩地花應次第開。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聞馀力有瓊環(huán)。
      其二
      征東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吳品職,姓名兼顯魯春秋。
      鹽車顧后聲方重,火井窺來焰始浮。
      一句黃河千載事,麥城王粲謾登樓。
      錢塘府亭
      新恩別啟館娃宮,還拜吳王向此中。
      九牧土田周制在,兩藩茅社漢儀同。
      春生舊苑芳洲雨,香入高臺小徑風。
      更有寵光人未見,問安調膳盡三公。
      野狐泉
      潏濡寒光濺路塵,相傳妖物此潛身。
      又應改換皮毛后,何處人間作好人?
      宿紀南驛
      策蹇南游憶楚朝,陰風淅淅樹蕭蕭。
      不知無忌奸邪骨,又作何山野葛苗?
      贈無相禪師
      人人盡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
      唯有馬當山上客,死門生路兩相忘。
      遣興
      青云路不通,歸計奈長蒙。
      老恐醫(yī)方誤,窮憂酒盞空。
      何堪罹亂后,更入是非中。
      長短遭譏笑,回頭避釣翁。
      江夏酬高崇節(jié)
      臘雪都堂試,春風汴
    作者:
    羅隱
  •   在社會科學領域,常規(guī)的學術研究,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從文獻學的意義上解決“有什么”的問題,二是從歷史學的意義上解決“是什么”的問題,三是從哲學的意義上解決“為什么”的問題。如果愿意,你也可以把它們看作成三個層次或三種境界。其中,“有什么”當屬基礎層,而“是什么”與“為什么”則分別位居中心層與終極層??v觀近百年來的曾國藩研究,似乎是潛心于“有什么”的人較少,而著意于“是什么”的人稍多,至于醉心于“為什么”的人則更多了。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曾國藩文集》,將有助于大家了解曾國藩其人。

      曾國藩最初是以詩文新秀的面目在京城士大夫中嶄露頭角的,等到他的位望漸趨隆重,遠近人等便把他奉為宋詩運動的頭領,桐城文派的領袖,所謂“以韓、歐之文章,負司馬溫公之重望,有道之士,未有不亟欲讀其書者”(曾國荃致曾紀澤書)。遵義黎庶昌(與武昌張裕釗、桐城吳汝綸、無錫薛福成并稱“曾門文學四子”)當年入幕之初,便有意系統(tǒng)地抄錄曾文。在曾國藩逝世四個月后,黎編《曾文正公文鈔》便在蘇州刊印行世了。半年之后,又有方宗誠編印曾氏《文集》之事,但影響不及前者,大概是稍后即有傳忠書局之《全集》問世的原因吧。

      《曾文正公全集》事實上的主持人,并不是列名總纂的湖廣總督李瀚章,而是承襲候爵的曾紀澤?!段募芬膊皇侨缡鹈摹伴T人張裕釗、黎庶昌”所編,而是由定居長沙的曹耀湘、王定安實際編校。至于《詩集》,則有傳忠書局聘請的楊書霖、張華理這兩位長沙紳士將之一稿兩用之事:先有坊間單行本,后有傳忠《全集》本?!度分娢慕杂型问晁木砭幠瓯九c光緒二年三卷分類本。事過五十年,《四部叢刊》影印本與《四部備要》仿宋本皆以三卷分類生二為底本。究其原因,大概是編年本倉促輯刊,未速細辨,雖然是按年編次,也只是大致可尋而已,其中疏忽外誤之處尚多。而分類本雖未系年代,但一卷之中,仍按編年本之先后編次。此后各種版本,皆與此大同小異?! ∵M入民國,始有改編本與注釋本。自今觀之,則改編之功實淺,而注釋之勞稍多。至于輯佚本,則有近人劉聲本的《曾文正公集外文》。仔細校讀,佚文十四篇,或根本未佚,或他人捉刀,存疑待考者也不只一二篇。百余年來,真正的全編“足本”,應是岳麓書社版《曾國藩全集》,其中《詩文》不分卷,匯入舊版(雜著》、《鳴原堂論文》、《孟子要略》與《聯(lián)語》,且輯得佚詞八首,于1986年出版。

      初版也好,新編也好,其實都有悖于曾國藩晚年的心愿。他在赴天津辦理教案之前所作的遺囑說:“余所作古文,……尤不可發(fā)刻送人。不特篇幅太少,且少壯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刻出適以彰其陋也。如有知舊助刻余集者,婉言謝之可也。切囑,切囑!”“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如此反省自訟之詞,想來當是由衷之言。所謂反省自訟,也確因他早年有心氣過高之病,有視事太易之舉。后人之所以對他的詩文時有過譽,未始不起于他年輕時的高自標置與自我期許。

      陳衍《石遺室詩話》說:“湘鄉(xiāng)出而詩學皆宗涪翁,《題彭宣塢詩集后》‘……自仆宗涪翁,時流頗忻向?!涿髯C矣。”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說:  “國藩詩學韓愈、黃庭堅,一變乾嘉以來風氣,于近代詩學有開創(chuàng)之功?!卞X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說:“自姚姬傳倡為山谷詩,而曾滌生祖其學,遂開清末西江一派?!惫嫒绱藛??《題彭宣塢詩集后》作于道光二十六年,請看此前的曾國藩做了些什么,別人又做了些什么。道光二十三年正月,曾國藩給諸弟寫信,說:“兄少時天分不甚低,厥后日與鄙庸者處,全無所聞,竅被茅塞久矣。及己未到京,始有志學詩古文并作字之法?!笨芍窃诘拦馐迥耆刖┲?,才識得持古文的宗尚,而當時京中詩壇,正是程恩澤、祁會藻輩提倡宋詩之時。程恩澤一再參與會試選舉工作,他的詩風趨尚,當然更易感染曾國藩這種公車舉子。但此時曾國藩雖有心向學,卻又苦無良友扶掖,且其間一心應著,并未專注于詩。直到欽點翰林,始著意詩文,以求不失詞臣體面。正在此時,翰林前輩何紹基服闕還京,曾國藩便與之日相過從,切磋詩藝。何紹基久居京城,又是程恩澤的門生,此時已漸有詩名。

      因此,曾因藩結納之意甚切,而何紹基則扶掖之心尤殷。茲舉一例:何紹基藏有項榮“墨梅圖”,其上名家題詩很多,何紹基乃向曾國藩索題。曾國藩似乎受寵若驚,于是刻意構思,亟欲顯露詩才,兩天后詩始寫成。正好何紹基來訪,曾國藩便迫不及待地談起此詩,聞其獎譽,竟至“心忡忡,幾不自持”(曾氏《日記》中語)。稍后,曾國藩又致書諸弟說;“子貞深喜吾詩,故吾十月來已作詩十八首?!甭恫艙P己,爭奇斗勝,受到表揚便詩興不可遏止,正是大多數(shù)青年詩人開發(fā)詩藝階段的普遍表現(xiàn)。不過,時過兩年,曾國藩便開始狂言“近日京城無大家”,“余于詩亦有工夫,恨當世無韓昌黎及蘇、黃一輩人可與發(fā)吾狂言者”了,再往后,便自然要夸言“自仆宗涪翁,時流頗忻向”了。

      再說文吧,曾國藩與桐城文派的關系,一直是樁不大不小的學術公案。他在咸豐四年所作的《歐陽生文集序》帶有很強的宗派意識、文人舊習,且不計較,但看他在京城是怎樣走入桐城文法的圈子吧。曾國藩中年以后,每自稱為姚鼐的私淑弟子,其《圣哲畫像記》便稱“國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啟之?!笨墒撬奈膶W知交朱琦卻并不這么認為,他在《柏樹山房文集書后》一文中,非常明確地將曾國藩列為姚門高足梅曾亮的“徒友”之列,說“自曾滌生……之屬,悉以所業(yè)來質”。

      對此,曾國藩每欲洗刷表白,說自己與梅曾亮的關系。并非“從游”,而是“接游”,甚至一口咬定“往在京師,雅不欲溷入梅郎中之后塵”《咸豐五年致吳敏樹信》。面事實是,梅曾亮雄居文壇數(shù)十年,當年京城士人之趨附桐城義法者。幾乎無不受其影響。在梅曾亮稱雄一代,即將告老回鄉(xiāng)之時,曾國藩還只是初識桐城源頭,尚無理論建樹。在曾國藩于咸、同年間“中興桐城”之時,梅曾亮早已告別人世了。

      對曾國藩的詩文創(chuàng)作與理論,前人多有論述。在此,我謹呈一說,以備質證?! ∥艺J為,若論創(chuàng)作,曾詩以前期為佳。詩藝初開之日,風華正茂之時,以翩翩詞臣之身,處優(yōu)游清閑之地,無疑是潛心詩藝的大好時光。曾國藩后期詩作本不多,且軍政要務集于一身,宦海風波,時虞顛滅,正如《贈吳南屏》所說:“蒼天可補河可塞,惟有好懷不易開。”詩人興會,僅此一開,其他造作,不過應景罷了。至于文則相反,前期所作,規(guī)仿之跡頗重,且閱歷有限,文氣浮泛,自難為工。后期則文腕圓熟,自成套路,且歷盡險屯,筆力沉雄,類多上乘之作。若說理論,則更有趣,其價值實不及創(chuàng)作,而影響卻頗能炫迷人心??量桃稽c說,曾國藩并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批評家素質,他的詩文理論并沒多少理性深度:論詩宗宋,源于清初以來的宗來諸家陳辭;文主義法,即使未溷于梅郎中后塵,卻也是拾取姚惜抱牙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他還是稱得上為一名較有見地的鑒賞家。從初入京師的時文選評,到《十八家詩鈔》、《經(jīng)史百家雜鈔》、《鳴原堂論文》到《古文四象》,皆可見曾國藩并不曾想到要避選家之嫌。至于《家書》之教弟諭子,則更是直截了當?shù)男蕾p課入門輔導。他的那些近乎深得文學三昧的玄妙之論,使人很容易誤認為他確是一位身體力行的文學大師。其實說得到不一定做得到,口若懸河易,妙筆生花難。當然,這并非曾國藩一人之尷尬,古今理論家,大多不能脫此窘迫。

      如果說,曾氏詩文還只是為文人們所褒貶的話,那么,他的家書、日記卻是為大多數(shù)人所賞譽。曾國藩家書的內容,當然主要包括齊家術與治學觀,這是人們熟知并且艷羨不已的。不過,談的人太多了,眾口一詞,人為地予以拔高,不免叫人聒耳煩心。倒是從內心情感上去認識曾氏家書的文章,似乎比較少見,我曾據(jù)此分析了曾氏家書的幾個階段性特點,不揣淺陋,簡述如下。

     ?。ㄒ唬┚┕俚靡鈺r期的特點:首先是親情濃郁,瑣細錄切。游子離鄉(xiāng),家山萬里,白云親舍,最是仕宦難耐之事。其次是神采飛揚,志趣高昂。皈依理學之初,曾國藩以唐鑒、倭仁為師友,言行舉止,處處模仿,而且迫不及待、連篇累犢、喋喋不休地教訓起諸位老弟來。無奈,對這位新教徒以近似癡迷的熱情而傳授的新知秘訣與正言大道,他的弟兄們并不領情,反而來信譏責,連其父也頗不以為然。稍后,曾國藩便在家書中改談詩文之道,也不免好為人師之譏。第三是報喜慰親,宦情蓬勃。升官以后家書,多談部中公事,而對家中瑣事之問訊,進德修業(yè)之說教,則大為減少了。

      《二)南北征戰(zhàn)時期的特點:一是危急之時,不避生死,而得失之際,則計之過熟。曾國藩其實是一個工于心計、深于心術的謀略家。仔細品味他的軍中家書,可知他在關系一生名節(jié)的時候,他可以坦然不茍,而在關系門庭盛衰、一己得失之時,他又總是絞盡腦汁,反映出這位“理學純臣”的另一面。二是責弟嚴切,而教子溫婉。一般說來,為父訓子,類多威嚴,而為兄誘弟,類多平和,但在曾國藩家書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一個嚴厲的兄長,而找不到一個威嚴的父親形象。

      (三)暮年羈絆官場時期的特點:一是他飽諳宦味,意緒蕭索,對得失浮沉日漸漠然;二是注重親情,追求平安,對子侄之身體學業(yè),甚為關切,似乎他此時最大的奢望只是保全門戶、消災祛禍。

      曾國藩《家書》的首次編刊,是在光緒五年由傳忠書局印行。據(jù)查考,編校者為曹耀湘。曹本對家庭瑣事、訓斥言詞與政治密謀諸端刪落殆盡。避忌諱、避嫌疑、避繁瑣,本來也是舊時編書的慣例。選本之不可盡信,不可盲從,由此可見一斑。而收錄最全、影響最大的,自然要數(shù)岳麓書社版《曾國藩全集。家書》了。

      至于曾國藩的日記,最早是由王啟原編為《求闕齋日記類鈔》,光緒二年傳忠書局刊印。這是一個節(jié)抄本,分問學。省克、治道、軍謀、倫理、文藝、鑒賞、品藻、頤養(yǎng)、游覽十類,便于即類考求。雖無日期,但它畢竟為世人提供了一個深知曾氏進德修業(yè)、治軍輔民的基本面貌的藍本。趙烈文責其簡,劉聲木譏其濫,皆不免于求全責備。

      據(jù)現(xiàn)有資料統(tǒng)計,曾國藩斷斷續(xù)續(xù)大約寫了十八年日記。早年的日記并非通日記注,旬記甚至月記也時有所見,據(jù)此可知曾氏通籍之初優(yōu)游文酒的詞臣風貌。及至究心性理之學,始作一絲不茍的莊諧小字,痛心疾首地反省每日之言行與心理,反映了一個初聞大道的新教徒的虔誠與滑稽。極端的心性修煉,畢竟近于禁錮性靈,堅持兩年之后,曾國藩中斷了這種省身日記。但是,這種修煉工夫并沒有白費,正是在這幾年間,曾國藩得道之名鵲起,而道光帝晚年又習用務虛人士,因此,曾國藩很快以時譽幸邀圣眷,竟至超升四級,位居二品。大概是為了維護這種儒臣形象吧,咸豐元年二年,曾國藩又寫了七大本的《綿綿穆穆之室日記》。這是一個固定格式的刻板冊頁,雙頁十欄,首頭為日月,本為題記,中間八欄,依次為讀書、靜坐、作字、辦公、課子、對客與回信。表格之中,視當日具體情形分別填寫。這七本日記僅見于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影印出版的《湘鄉(xiāng)曾氏文獻》,彌足珍貴。從咸豐八年再出治兵到同治十一年病逝金陵,共十三年又八個月,曾國藩的日記再無一日間斷。這里面應該記錄了大量的重要史料,但他卻對具體人事多有隱晦,王(外門內豈)運曾有意為之作注,惜未實行。其間暢所欲言者,似乎只在談詩論文之時?! 〈送?,曾國藩還有奏疏、批牘為人盛贊。曾國藩的奏疏,明快簡練,凝重沉穩(wěn),不過,在不同的具體環(huán)境中,隨著他本人性格與作風的變化,它們又各具特色。具體說來,便是前期憨直、激切而又倔強,后期則綿里藏針、縝密老到而又平淡質實。

      至于他的批牘,老成周密,寬嚴適度,既不同于胡林翼之切直肫城、肝膽照人,也不同于左宗棠之凌厲明快、巨細無遺。具體說來,長沙辦案時期之批,威嚴果決;江南征戰(zhàn)時期之批,強蠻嚴厲;直隸總督任內之批,細致精審,而回任江督時期之批,則隨手畫諾,不甚究心了。

      作為一名歷仕三朝的軍政大員,曾國藩的奏疏與批牘,實在應當是史學工作者潛心研究的重要史料。但是迄今為止,偏偏是這方面的研究顯得相對貧乏。熱門話題不在這里。

      那么,曾國藩是一名詩人嗎?當然是。曾國藩是一位古文家嗎?當然也是。僅就創(chuàng)作而言,在宋詩派與桐城文派的兩大陣營中,曾國藩也還算得上顯赫的一員?! ≈劣谒挠绊?,則更在其創(chuàng)作與理論的實際水平之上。古往今來的“以高位主持文壇”的慣例,在他身上照樣得到了真實的體現(xiàn)。不過;如果將他置入中國古代文學或近代文學的視野之中,那么,無論是他的創(chuàng)作,還是他的理論,或者是他的地位與影響,都不能不大打折扣了。從古代文學的角度看,他的那些宗宋理論與桐城義法,不過是明清以來的唐宋詩之爭、道支一源說的一種近于自鄶以下的騷動而已,何況還有較為明顯的功利目的與山頭意識呢?從近代文學的角度看,宋詩派、桐城派,都沒有多少近代意義,都比不上龔自珍、魏源等人的叛逆精神與啟蒙意識,也都比不上黃遵憲、康有為等人的創(chuàng)新追求與維新傾向。在新的時代潮流即將到來之際,曾國藩和他的同道們的詩文多少顯得有些陳舊,有些蒼白。

      把曾國藩當作理學家、倫理學家甚至思想家來研究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我認為,當然可以從理學、倫理學甚至思想史的角度來研究曾國藩,從而探討理學、倫理學與中國思想史究竟給予了他什么影響,而他又為理學、倫理學與中國思想史提供了什么新的內容,產(chǎn)生了多少作用。但是裎?,所有惦y芯克坪醵薊共荒?br》證明,現(xiàn)在就可以將理學家、倫理學家甚至思想家的桂冠合適地戴在曾國藩的頭上。就象“漢奸”、“賣國賊”的帽子一樣,戴上了又取下,豈不無事生非?

      時至今日,還要就“劊子手”諸事翻來覆去地爭論其是非曲直,實在是意義不大了。站在當時的立場,多數(shù)的人會認為“打對了”,而站在現(xiàn)在的立場,多數(shù)的人又都認為“打錯了”。假如能將兩種人作一時空轉換,結論還是不外“對”、“錯”二字。試想,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依我看來,研究“打贏了”與“打輸了”,可能更有史學價值,或說更有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作用。

      曾國藩研究,確是湘系軍政集團研究的關鍵一環(huán),也是太平天國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甚至可以說,它還是中國近代政治史、軍事史、經(jīng)濟史、文化史研究過程中的一個難以回避的課題。學術研究,肯定是要解決“是什么”與“為什么”的難題,只是最好先從“有什么”做起。那么,就請大家看看這本《曾國藩文集》,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吧。如果還有興趣,再看看他的同時代人又“有什么”,然后從事“是什么”與“為什么”的研究,或者將會離我們共同尋找的正確答案不遠了。這本《曾國藩文集》從宏浩的曾氏全集中選錄了一些精華之作,分散文、筆記、詩詞、聯(lián)語、書信、日記六類,每類文字又按編年排列。此外,還附錄了歷來頗多爭議的曾氏《冰鑒》和鉤玄提要的《處世金針》。這樣,讀者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選讀曾文,又可以從編年上知人論世。較之閱讀卷帙浩繁的全集,的確是舉重若輕之感。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曾氏文選,(纟番)閱之余,極感欣喜,謹綴數(shù)語,以應“前言”之屬。
    作者:
    曾國藩著 王澧華編
  • 周子全書序
    --------------------------------------------------------------------------------
    孔孟而後,千有餘年,聖人之道不傳。道非不傳也,以無傳道之人耳。漢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韓子,皆不足與傳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續(xù)其統(tǒng),後世無異詞焉。顧當時知其人、知其學者實罕,惟程大中知之,使二程受學。而其書亦未顯也。其後雖有刊本,往往附太極圖於通書之後,又有妄增圖說首句,作「自無極而為太極」,或且以太極圖出於希夷,而疑其近於老子之說。自子朱子大加是正,其所編定,有長沙本、建安本、南康本,最後有延平本,刪去重複,益求精審,而後周子之書之真乃得而見。歷年久遠,無復宋本,為可惜。

    曩睹濂溪志,純雜互載,頗嫌煩蕪,而張清恪公所刻全書,附錄雖多,發(fā)明亦半出於朱子之作,無極太極之辨,祠堂書堂之記,自有文集可考。

    是刻大抵不失朱子之舊,而附以注解。文、詩依清恪本增多數(shù)篇,年譜、本傳皆不可少,餘亦不敢泛引。讀者茍專力於是書,或有以得周子精要之所在,而上承洙泗,下啟洛閩,綿聖傅於不墜,振道統(tǒng)於中興,所謂不由師傳,再闢渾淪者,於此亦可知矣。光緒丁亥冬月,三原賀瑞麟謹識。
     
    「1-2」  周敦頤集卷一太極圖Omitted「3」

      太極圖說朱熹解附;並附朱熹辯及注後記﹝1﹞無極而太極。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柢也。故曰:「無極而太極?!狗翘珮O之外,復有無極也?! √珮O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誠者,聖人之本,物之終始,而命之道也。其動也,誠之通也,繼之者善,萬物之所資以始也;其靜也,誠之復也,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蓋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觀之,則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無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觀之,則沖漠無朕,而「4」動靜陰陽之理,已悉具於其中矣。雖然,推之於前,而不見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也。故程子曰:「動靜無端,陰陽無始?!狗侵勒?,孰能識之。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有陰陽,則一變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者也。以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陽也,火、金,陰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陽也,金、水,陰也。又統(tǒng)而言之,則氣陽而質陰也;又錯而言之,則動陽而靜陰也。蓋五行之變,至於不可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至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夫豈有所虧欠閒隔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五行具,則造化發(fā)育之具無不備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渾然一體,莫非無極之妙;而無極之妙,亦未嘗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也。蓋五行異質,四時異氣,而皆不能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而皆不能離乎太極。至於所以為太極者,又初無聲臭之可言,是性之本體然也。天下豈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隨其氣質而所稟不同,所謂「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則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而性之無所不在,又可見矣。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5」化無窮焉。

      夫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此無極、二五所以混融而無閒者也,所謂「妙合」者也。「真」以理言,無妄之謂也;「精」以氣言,不二之名也;「凝」者,聚也,氣聚而成形也。蓋性為之主,而陰陽五行為之經(jīng)緯錯綜,又各以類凝聚而成形焉。陽而健者成男,則父之道也;陰而順者成女,則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氣化而生者也。氣聚成形,則形交氣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變化無窮矣。自男女而觀之,則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自萬物而觀之,則萬物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蓋合而言之,萬物統(tǒng)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所謂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者,於此尤可以見其全矣。子思子曰:「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勾酥^也。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fā)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此言眾人具動靜之理,而常失之於動也。蓋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極之道焉。然陰陽五行,氣質交運,而人之所稟獨得其秀,故其心為最靈,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所謂天地之心,而人之極也。然形生於陰,神發(fā)於陽,五常之性,感物而動,而陽善、陰惡,又以類分,而五性之殊,散為萬事。蓋二氣五行,化生萬物,其在人者又如此。自非聖人全體太極有以定之,則欲動情勝,利害相攻,人極不立,而違禽獸不遠矣。

      「6」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

      此言聖人全動靜之德,而常本之於靜也。蓋人稟陰陽五行之秀氣以生,而聖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是以其行之也中,其處之也正,其發(fā)之也仁,其裁之也義。蓋一動一靜,莫不有以全夫太極之道,而無所虧焉,則向之所謂欲動情勝、利害相攻者,於此乎定矣。然靜者誠之復,而性之真也。茍非此心寂然無欲而靜,則又何以酬酢事物之變,而一天下之動哉!故聖人中正仁義,動靜周流,而其動也必主乎靜。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時鬼神,有所不能違也。蓋必體立、而後用有以行,若程子論乾坤動靜,而曰:「不專一則不能直遂,不翕聚則不能發(fā)散」,亦此意爾。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

      聖人太極之全體,一動一靜,無適而非中正仁義之極,蓋不假修為而自然也。未至此而修之,君子之所以吉也;不知此而悖之,小人之所以兇也。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閒而已矣。敬則欲寡而理明,寡之又寡,以至於無,則靜虛動直,而聖可學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褂衷唬骸冈挤唇K,故知死生之說?!?br>
      「7」陰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立也;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已,隨事著見,故有三才之別,而於其中又各有體用之分焉,其實則一太極也。陽也﹔剛也,仁也,物之始也;陰也,柔也,義也,物之終也。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反其終而知所以死矣。此天地之閒,綱紀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聖人作易,其大意蓋不出此,故引之以證其說。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易之為書,廣大悉備,然語其至極,則此圖盡之。其指豈不深哉!抑嘗聞之,程子昆弟之學於周子也,周子手是圖以授之。程子之言性與天道,多出於此。然卒未嘗明以此圖示人,是則必有微意焉。學者亦不可以不知也?! 々z附辯﹞﹝1﹞愚既為此說,讀者病其分裂已甚,辨詰紛然,苦於酬應之不給也,故總而論之。大抵難者:或謂不當以繼善成性分陰陽,或謂不當以太極陰陽分道器,或謂不當以仁義中正分體用,或謂不當言一物各具一太極。又有謂體用一源,不可言體立而後用行者;又有謂「8」仁為統(tǒng)體﹝1﹞,不可偏指為陽動者;又有謂仁義中正之分,不當反其類者。是數(shù)者之說,亦皆有理。然惜其於聖賢之意,皆得其一而遺其二也。夫道體之全,渾然一致,而精粗本末、內外賓主之分,粲然於其中,有不可以毫釐差者。此聖賢之言,所以或離或合,或異或同,而乃所以為道體之全也。今徒知所謂渾然者之為大而樂言之,而不知夫所謂粲然者之未始相離也。是以信同疑異,喜合惡離,其論每陷於一偏,卒為無星之稱,無寸之尺而已。豈不誤哉!  夫善之與性,不可謂有二物,明矣﹝2﹞!然繼之者善,自其陰陽變化而言也;成之者性,自夫人物稟受而言也。陰陽變化,流行而未始有窮,陽之動也;人物稟受,一定而不可易﹝3﹞,陰之靜也。以此辨之,則亦安得無二者之分哉!然性善,形而上者也;陰陽,形而下者也。周子之意,亦豈直指善為陽而性為陰哉。但話其分,則以為當屬之此耳。

      陰陽太極,不可謂有二理必矣。然太極無象,而陰陽有氣,則亦安得而無上下之殊哉!此其所以為道器之別也。故程子曰:「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須著如此說。然器,亦道也,道,亦器也?!沟么艘舛浦瑒t庶乎其不偏矣。

      「9」仁義中正,同乎一理者也。而析為體用,誠若有未安者。然仁者,善之長也;中者,嘉之會也;義者,利之宜也;正者,貞之體也。而元亨者,誠之通也;利貞者,誠之復也。是則安得為無體用之分哉!萬物之生,同一太極者也。而謂其各具,則亦有可疑者。然一物之中,天理完具,不相假借,不相陵奪,此統(tǒng)之所以有宗,會之所以有元也。是則安得不曰各具一太極﹝1﹞哉!

      若夫所謂體用一源者,程子之言蓋已密矣。其曰「體用一源」者,以至微之理言之,則沖漠無朕,而萬象昭然已具也。其曰「顯微無閒」者,以至著之象言之,則即事即物,而此理無乎不在也。言理則先體而後用,蓋舉體而用之理已具,是所以為一源也。言事則先顯而後微,蓋即事而理之體可見,是所以為無閒也。然則所謂一源者,是豈漫無精粗先後之可言哉?況既曰體立而後用行,則亦不嫌於先有此而後有彼矣。

      所謂仁為統(tǒng)體者﹝2﹞,則程子所謂專言之而包四者是也。然其言蓋曰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則是仁之所以包夫四者,固未嘗離夫偏言之一事,亦未有不識夫偏言之一事而可以驟語夫專言之統(tǒng)體者也﹝3﹞。況此圖以仁配義,而復以中正參焉?!?0」又與陰陽剛柔為類,則亦不得為專言之矣,安得遽以夫統(tǒng)體者言之,而昧夫陰陽動靜之別哉。至於中之為用,則以無過不及者言之,而非指所謂未發(fā)之中也。仁不為體,則亦以偏言一事者言之,而非指所謂專言之仁也。對此而言,則正者所以為中之榦,而義者所以為仁之質,又可知矣。其為體用,亦豈為無說哉?

      大抵周子之為是書,語意峻潔而混成,條理精密而疏暢。讀者誠能虛心一意,反覆潛玩,而毋以先入之說亂焉,則庶幾其有得乎周子之心,而無疑於紛紛之說矣。

      ﹝注後記﹞﹝1﹞熹既為此說,嘗錄以寄廣漢張敬夫。敬夫以書來曰:「二先生所與門人講論問答之言,見於書者詳矣。其於西銘,蓋屢言之,至此圖,則未嘗一言及也,謂其必有微意,是則固然。然所謂微意者,果何謂耶?」熹竊謂以為此圖立象盡意,剖析幽微,周子蓋不得已而作也。觀其手授之意,蓋以為惟程子為能當之。至程子而不言,則疑其未有能受之者爾。夫既未能默識於言意之表,則馳心空妙,入耳出囗,其弊必有不勝言者。近年已覺頗有此弊矣。觀其答張閎中論易傳成書,深患無受之者,及東見錄中論橫渠清虛一大之說,使人向別處走,不若且只道敬,則其意亦可見矣。若西鉻則推人以之天,即近以明遠,於學者日用最為親切,非若此書詳於性命之原,而略於進為之目,有不可以驟而語者也。孔子雅言詩、書、執(zhí)「11」禮,而於易則鮮及焉。其意亦猶此耳。韓子曰:「堯舜之利民也大,禹之慮民也深?!轨潇吨茏?、程子亦云。既以復於敬夫,因記其說於此。乾道癸巳四月既望,熹謹書。

      --------------------------------------------------------------------------------「12」

      周敦頤集卷二通書朱熹解附誠上第一誠者,聖人之本。

      誠者,至實而無妄之謂,天所賦、物所受之正理也。人皆有之,而聖人之所以聖者無他焉,以其獨能全此而已。此書與太極圖相表裏。誠即所謂太極也。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

      此上二句,引易以明之。乾者,純陽之卦,其義為健,乃天德之別名也。元,始也。資,取也。言乾道之元,萬物所取以為始者,乃實理流出,以賦於人之本。如水之有源,即圖之「陽動」也。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

      此上二句亦易文。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言乾道變化,而萬物各得受其所賦之正,則「13」實理於是而各為一物之主矣,即圖之「陰靜」也。

      純粹至善者也。

      純,不雜也。粹,無疵也。此言天之所賦,物之所受,皆實理之本然,無不善之雜也。

      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br>
      此亦易文。陰陽,氣也,形而下者也。所以一陰一陽者,形而上者也。道,即理之謂也。繼之者,氣之方出而未有所成之謂也。善則理之方行而未有所立之名也,陽之屬也,誠之源也。成則物之已成,性則理之已立者也,陰之屬也,誠之立也。

      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

      元始,亨通,利遂,貞正,乾之四德也。通者,方出而賦於物,善之繼也。復者,各得而藏於己,性之成也。此於圖已為五行之性矣。

      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易者,交錯代換之名。卦爻之立,由是而已。天地之間,陰陽交錯,而實理流行,一賦一受於其中,亦猶是也?! ?-------------------------------------------------------------------------------「14」  誠下第二聖,誠而已矣?! ÷}人之所以聖,不過全此實理而已,即所謂「太極」者也。

      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五常,仁、義、禮、智、信,五行之性也。百行,孝、弟、忠、信之屬,萬物之象也。實理全,則五常不虧,而百行修矣。

      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

      方靜而陰,誠固未嘗無也。以其未形,而謂之無耳。及動而陽,誠非至此而後有也,以其可見而謂之有耳。靜無,則至正而已;動有,然後明與達者可見也。

      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也。

      非誠,則五常百行皆無其實,所謂不誠無物者也。靜而不正,故邪;動而不明、不達,故暗且塞。

      故誠則無事矣。

      誠則眾理自然,無一不備,不待思勉,而從容中道矣。  「15」至易而行難。  實理自然,故易;人偽奪之,故難?! 」_,無難焉?! 」?,陽之決;確者,陰之守。決之勇,守之固,則人偽不能奪之矣。

      故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br>
      克去己私,復由天理,天下之至難也。然其機可一日而決,其效至於天下歸仁,果確之無難如此。

      --------------------------------------------------------------------------------

      誠幾德第三誠,無為;實理自然,何為之有!即「太極」也。

      幾,善惡?! 渍?,動之微,善惡之所由分也。蓋動於人心之微,則天理固當發(fā)見,而人欲亦已萌乎其間矣。此陰陽之象也。

      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

      「16」道之得於心者,謂之德,其別有是五者之用,而因以名其體焉,即五行之性也。  性焉、安焉之謂聖。

      性者,獨得於天;安者,本全於己;聖者,大而化之之稱。此不待學問勉強,而誠無不立,幾無不明,德無不備者也。

      復焉、執(zhí)焉之謂賢。

      復者,反而至之;執(zhí)者,保而持之;賢者,才德過人之稱。此思誠研幾以成其德,而有以守之者也。  發(fā)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發(fā)之微妙而不可見,充之周遍而不可窮,則聖人之妙用而不可知者也。

      --------------------------------------------------------------------------------

      聖第四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閒者,幾也。

      本然而未發(fā)者,實理之體,善應而不測者,實理之用。動靜體用之閒,介然有頃之際,實理發(fā)見之端,而眾事吉兇之兆也。

      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  「17」「清明在躬,志氣如神」,精而明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應而妙也;理雖已萌,事則未著,微而幽也。

      誠、神、幾,曰聖人。  性焉、安焉,則精明應妙,而有以洞其幽微矣。

      --------------------------------------------------------------------------------

      慎動第五動而正,曰道。

      動之所以正,以其合乎眾所共由之道也。

      用而和,曰德。  用之所以和,以其得道於身,而無所待於外也?! 》巳?,匪義,匪禮,匪智,匪信,悉邪矣。

      所謂道者,五常而已。非此,則其動也邪矣。

      邪動,辱也;甚焉,害也。

      無得於道,則其用不和矣。  故君子慎動。

      「18」動必以正,則和在其中矣。

      --------------------------------------------------------------------------------

      道第六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

      中,即禮。正,即智。圖解備矣。

      守之貴,天德在我,何貴如之!

      行之利,順理而行,何往不利!

      廓之配天地。

      充其本然並立之全體而已矣。

      豈不易簡!豈為難知!  道體本然故易簡,人所固有故易知。

      不守,不行,不廓爾。

      言為之則是,而嘆學者自失其幾也。

      「19」

      --------------------------------------------------------------------------------

      師第七或問曰:「曷為天下善?」曰:「師?!乖唬骸负沃^也?」曰:「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br>
      此所謂性,以氣稟而言也。

      「不達」。曰:「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惡,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br>
      剛柔固陰陽之大分,而其中又各有陰陽,以為善惡之分焉。惡者固為非正,而善者亦未必皆得乎中也。

      惟中也者,和也,中節(jié)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

      此以得性之止而言也。然其以和為中,與中庸不合。蓋就已發(fā)如過不及者而言之,如書所謂「允執(zhí)厥中」者也。

      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

      易其惡則剛柔皆善,有嚴毅慈順之德,而無強梁懦弱之病矣。至其中,則其或為嚴毅,或為慈順也,又皆中節(jié),而無太過不及之偏矣。

      故先覺覺後覺,闇者求於明,而師道立矣。

      「20」師者所以攻人之惡,正人之不中而已矣?! 煹懒?,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此所以為天下善也。

      此章所言剛柔,即易之「兩儀」;各加善惡,即易之「四象」;易又加倍﹐以為「八卦」。而此書及圖則止於「四象」,以為火、水、金、木,而即其中以為土。蓋道體則一,而人之所見詳略不同,但於本體不差,則並行而不悖矣。  --------------------------------------------------------------------------------

      幸第八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

      不聞過,人不告也;無恥,我不仁也。

      必有恥,則可教;聞過,則可賢。

      有恥,則能發(fā)憤而受教;聞過,則知所改而為賢。然不可教,則雖聞過而未必能改矣。以此見無恥之不幸為尤大也。

      --------------------------------------------------------------------------------

      思第九洪範曰:「思曰睿,睿作聖?!?br>
      「21」睿,通也。

      無思,本也;思通,用也。幾動於彼,誠動於此。無思而無不通,為聖人?! o思,誠也;思通,神也。所謂「誠、衶、幾,曰聖人」也。

      不思,則不能通微;不睿,則不能無不通。是則無不通,生於通微,通微,生於思。

      通微,睿也;無不通,聖也。

      故思者,聖功之本,而吉兇之幾也。

      思之至,可以作聖而無不通;其次,亦可以見幾通微,而不陷於兇咎。

      易曰:「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埂 ☆R?。  又曰:「知幾其神乎!」

      聖也。

      --------------------------------------------------------------------------------

      志學第十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

      希,望也。字本作晞。

      「22」伊尹、顏淵,大賢也。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顏淵「不遷怒,不貳過」「三月不達仁」?! ≌f見書及論語,皆賢人之事也。

      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

      此言「士希賢」也。

      過則聖,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

      三者隨其所用之淺深,以為所至之近遠。不失令名,以其有為善之實也。

      胡氏曰:「周子患人以發(fā)策決科、榮身肥家、希世取寵為事也,故曰「志伊尹之所志」?;既艘詮V聞見、工文詞、矜智能、慕空寂為事也,故曰「學顏子之所學」。人能志此志,而學此學,則知此書之包括至大,而其用無窮矣。」

      --------------------------------------------------------------------------------

      順化第十一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成,羲也。

      陰陽,以氣言;仁義,以道言。詳已見圖解矣。

      故聖人在上,以仁育萬物,以羲正萬民。

      「23」所謂定之以仁義?! √斓佬卸f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跡,莫知其然之謂神。

      天地聖人,其道一也。

      故天下之眾,本在一人。道豈遠乎哉!術豈多乎哉!

      天下之本在君,君之道在心,心之術在仁義?! ?-------------------------------------------------------------------------------

      治第十二十室之邑,人人提耳而教,且不及,況天下之廣,兆民之眾哉!曰,純其心而已矣。

      純者,不雜之謂,心,謂人君之心。

      仁、義、禮、智四者,動靜、言貌、視聽無違之謂純。

      仁、義、禮、智,五行之德也。動靜,陰陽之用,而言貌、視聽,五行之事也。德不言信,事不言思者,欲其不違,則固以思為主,而必求是四者之實矣?! ⌒募儎t賢才輔。

      君取人以身,臣道合而從也。

      賢才輔則天下治。

      「24」眾賢各任其職,則不待人人提耳而教矣。

      純心要矣,用賢急焉。

      心不純,則不能用賢;不用賢,則無以宣化。

      --------------------------------------------------------------------------------

      禮樂第十三禮,理也;樂,和也。  禮,陰也;樂,陽也?! £庩柪矶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故禮先而樂後。

      此「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之意,程子論「敬則自然和樂」,亦此理也。學者不知持敬,而務為和樂,鮮不流於慢者。

      --------------------------------------------------------------------------------

      務實第十四實勝,善也;名勝,恥也。故君子進德修業(yè),孳孳不息,務實勝也。德業(yè)有未著,則恐恐然畏人知,遠恥也。小人則偽而已!故君子日休,小人日憂。  「25」實修而無名勝之恥,故休;名勝而無實修之善,故憂。

      --------------------------------------------------------------------------------

      愛敬第十五「有善不及」?

      設問。人或有善,而我不能及,則如之何?  曰:「不及,則學焉?!?br>
      答言。當學其善而已。

      問曰:「有不善?」  問人有不善,則何以處之?

      曰:「不善;則告之不善?!骨覄裨唬骸甘鼛子懈暮酰篂榫??!?br>
      答言。人有不善,則告之以不善,而勸其改。告之者,恐其不知此事之為不善也;勸之者,恐其不知不善之可改而為善也。

      「有善一,不善二,則學其一,而勸其二」?! ∫啻鹪~也。言人有善惡之雜,則學其善,而勸其惡。

      有語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惡也?!箘t曰:「孰無過,焉知其不能改?改,則為君子矣。不改「26」為惡,惡者天惡之。彼豈無畏耶?鳥知其不能改!」  此亦答言。聞人有過,雖不得見而告勸之,亦當答之以此。冀其或聞而自改也。有心悖理謂之惡,無心失理謂之過。

      故君子悉有眾善,無弗愛且敬焉。

      善無不學,故悉有眾善;惡無不勸,故不棄一人於惡。不棄一人於惡,則無所不用其愛敬矣。

      --------------------------------------------------------------------------------

      動靜第十六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

      有形,則滯於一偏?! 佣鵁o動,靜而無靜,神也。

      神則不離於形,而不囿於形矣。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 又杏徐o,靜中有動。

      物則不通,神妙萬物?! 〗Y上文,起下意。

      「27」水陰根陽,火陽根陰。  水,陰也,而生於一,則本乎陽也;火,陽也,而生於二,則本乎所謂「神妙萬物」者如此。  五行陰陽,陰陽太極。

      此即所謂「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者,以神妙萬物之體而言也。

      四時運行,萬物終始。

      此即所謂「五氣順布,四時行焉,無極二五,妙合而凝」者,以神妙萬物之用而言也。

      混兮闢兮!其無窮兮!

      體本則一故曰混,用散而殊故曰闢。一動一靜,其運如循環(huán)之無窮,此兼舉其體用而言也。

      此章發(fā)明圖意,更宜參考。

      --------------------------------------------------------------------------------

      樂上第十七古者聖王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1﹞,萬物咸若。

      綱,網(wǎng)上大繩也。三綱者,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也。疇,類也。九疇,見洪範。若,「28」順也。此所謂理而後和也?! ∧俗鳂芬孕孙L之氣,以平天下之情。

      八音以宣八方之風,見國語。宣,所以達其理之分;平,所以節(jié)其和之流?! 」蕵仿暤粋?,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

      淡者,理之發(fā);和者,理﹝1﹞之為。先淡後和,亦主靜之意也。然古聖賢之論樂曰:「和而已?!勾怂^淡,蓋以今樂形之,而後見其本於莊正齊肅之意耳。

      優(yōu)柔平中,德之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謂道配天地,古之極也。

      欲心平,故平中;躁心釋,故優(yōu)柔。言聖人作樂功化之盛如此?;蛟啤富小巩斪鳌富伞埂! ♂崾蓝Y法不修,政刑苛紊,縱欲敗度,下民困苦。謂古樂不足聽也,代變新聲,妖淫愁怨,導欲增悲,不能自止。故有賊君棄父,輕生敗倫,不可禁者矣。

      廢禮敗度,故其聲不淡而妖淫;政苛民困,故其聲不和而愁怨。妖淫,故導欲而至於輕生敗倫,愁怨,故增悲而至於賊君棄父。

      嗚呼!樂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長怨。

      古今之異,淡與不淡,和與不和而已。

      「29」不復古禮,不變今樂,而欲至治者遠矣!

      復古禮,然後可以變今樂。

      --------------------------------------------------------------------------------  樂中第十八樂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則天下之心和。故聖人作樂,以宣暢其和心,達於天地,天地之氣,感而太和焉。天地和,則萬物順,故神衹格,鳥獸馴?! ÷}人之樂,既非無因而強作,而其制作之妙,又能真得其聲氣之元。故其志氣天人交相感動,而其效至此。

      --------------------------------------------------------------------------------

      樂下第十九樂聲淡則聽心平,樂辭善則歌者慕,故風移而俗易矣。妖聲艷辭之化也,亦然。

      --------------------------------------------------------------------------------  聖學第二十「聖可學乎」?曰:「可?!乖唬骸赣幸??」曰:「有?!埂刚埪勓嫂z1﹞?!乖唬骸敢粸橐R徽邿o欲也,無欲則「30」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此章之指,最為要切。然其辭義明白,不煩訓解。學者能深玩而力行之,則有以知無極之真,兩儀四象之本,皆不外乎此心,而日用閒自無別用力處矣。

      --------------------------------------------------------------------------------

      公明第二十一公於己者公於人,未有不公於己而能公於人也。

      此為不勝己私而欲任法以裁物者發(fā)。

      明不至則疑生。明,無疑也。謂能疑為明,何啻千里?

      此為不能先覺,而欲以逆詐、億不信為明者發(fā)。然明與疑,正相南北,何啻千里之不相及乎!

      --------------------------------------------------------------------------------

      理性命第二十二厥彰厥微,匪靈弗瑩。

      此言理也。陽明陰晦,非人心太極之至靈,孰能明之。

      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

      此言性也。說見第七篇,即五行之理也。

      「31」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此言命也。二氣五行,天之所以賦受萬物而生之者也。自其末以緣本,則五行之異,本二氣之實,二氣之實,又本一理之極。是合萬物而言之,為一太極而已也。自其本而之末,則一理之實,而萬物分之以為體。故萬物之中,各有一太極,而小大之物,莫不各有一定之分也?! 〈苏率乱馔?。

      --------------------------------------------------------------------------------  顏子第二十三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br>
      說見論語?! 》蚋毁F,人所愛也。顏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哉?

      設問以發(fā)其端。

      天地閒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

      「至愛」之閒,當有「富可」二字。所謂「至貴至富、可愛可求」者。即周子之教程子,「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者也。然學者當深思而實體之,不可但以言語解會而已。

      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賊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故顏子亞聖?!  ?2」齊字意複,恐或有誤?;蛟唬夯?,大而化也。齊,齊於聖也。亞,則將齊而未至之名也。

      --------------------------------------------------------------------------------

      師友上第二十四天地閒,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至難得者人,人而至難得者,道德有於身而已矣。

      此峈承上章之意,其理雖明,然人心蔽於物欲,鮮克知之。故周子每言之詳焉﹝1﹞。

      求人至難得者有於身,非師友,則不可得也已!

      是以君子必隆師而親友?! ?-------------------------------------------------------------------------------

      師友下第二十五道義者,身有之,則貴且尊。

      周子於此一意而屢言之,非複出也。其丁寧之意切矣。

      人生而蒙,長無師友則愚。是道義由師友有之。

      此處恐更有「由師友」字,屬下句?! 《觅F且尊,其義不亦重乎!其聚不亦樂乎!

      「33」此重、此樂,人亦少知之者。

      --------------------------------------------------------------------------------

      過第二十六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guī),如護疾而忌醫(y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

      勢第二十七天下,勢而已矣。勢,輕重也。

      一輕一重,則勢必趨於重,而輕愈輕,重愈重矣。

      極重不可反。識其重而亟反之,可也。

      重未極而識之,則猶可反也。

      反之,力也。識不早,力不易也。

      反之在於人力,而力之難易,又在識之早晚。

      力而不競,天也。不識不力,人也。

      不識,則不知用力;不力,則雖識無補?! √旌??人也,何尤!

      「34」問勢之不可反者,果天之所為乎?若非天,而出於人之所為,則亦無所歸罪矣。

      --------------------------------------------------------------------------------

      文辭第二十八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文所以載道,猶車所以載物。故為車者必節(jié)其輪轅,為文者必善其詞說,皆欲人之愛而用之。然我飾之而人不用,則猶為虛飾而無益於實。況不載物之車,不載道之文,雖美其飾,亦何為乎!

      文辭,藝也;道德,實也。篤其實,而藝者書之,美則愛,愛則傳焉。賢者得以學而至之,是為教。故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br>
      此猶車載物,而輪轅飾也。

      然不賢者,雖父兄臨之,師保勉之,不學也;強之,不從也。

      此猶車已飾,而人不用也。

      不知務道德而第以文辭為能者,藝焉而已。噫!弊也久矣!

      此猶車不載物,而徒美其飾也。

      或疑有德者必有言,則不待藝而後其文可傳矣。周子此章,似猶別以文辭為一事而用力焉。何也?曰:「人之才德,偏有長短,其或意中了了,而言「35」不足以發(fā)之,則亦不能傳於遠矣。故孔子曰:「辭達而已矣?!钩套右嘌裕骸赣香懳岬闷湟?,但無子厚筆力,不能作耳?!拐^此也。然言或可少而德不可無,有德而有言者常多,有德而不能言者常少。學者先務,亦勉於德而已矣。

      --------------------------------------------------------------------------------

      聖蘊第二十九「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br>
      說見論語。言聖人之教,必當其可,而不輕發(fā)也。

      子曰:「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br>
      說亦見論語。言聖人之道,有不待言而顯者,故其言加此。

      然則璧人之蘊,微顏子殆不可見。發(fā)聖人之蘊,教萬世無窮者,顏子也。聖同天,不亦深乎!

      蘊,中所畜之名也。仲尼無跡,顏子微有跡。故孔子之教,既不輕發(fā),又未嘗自言其道之蘊,而學者惟顏子為得其全。故因其進修之跡,而後孔子之蘊可見。猶天不言,而四時行,百物生也。  常人有一聞知,恐人不速知其有也,急人知而名也,薄亦甚矣!

      聖凡異品,高下懸絕,有不待校而明者。其言此者,正以深厚之極,警夫淺薄之尤耳。然於「36」聖人言深,常人言薄者,深則厚,淺則薄,上言首,下言尾,互文以明之也。

      --------------------------------------------------------------------------------

      精蘊第三十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人之蘊,因卦以發(fā)。卦不畫,聖人之精,不可得而見。微卦,聖人之蘊,殆不可悉得而聞。

      精者,精微之意。畫前之易,至約之理也。伏羲畫卦,專以明此而已。蘊、謂凡卦中之所有,如吉兇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至廣之業(yè)也。有卦則因以形矣。

      易何止五經(jīng)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奧乎!

      陰陽有自然之變,卦畫有自然之體,此易之為書,所以為文字之袓,義理之宗也。然不止此,蓋凡管於陰陽者,雖天地之大,鬼神之幽,其理莫不具於卦畫之中焉。此聖人之精蘊,所以必於此而寄之也。

      --------------------------------------------------------------------------------  乾損益動第三十一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旨深哉!  「37」此以乾卦爻詞、損益大象,發(fā)明思誠之方。蓋乾乾不息者,體也;去惡進善者,用也。無體則用無以行,無用則體無所措。故以三卦合而言之。或曰:「其」字亦是「莫」字?!  讣獌椿诹呱鮿??!灌妫〖欢眩瑒涌刹簧骱?!  四者一善而三惡,故人之所值,褔常少而禍常多,不可不謹。

      此章論易所謂「聖人之蘊」。

      --------------------------------------------------------------------------------

      家人睽復無妄第三十二冶天下有本,身之謂也;治天下有則,家之謂也。

      則,謂物之可視以為法者,猶俗言則例、則樣也。

      本必端。端本,誠心而已矣。則必善。善則,和親而已矣。

      心不誠,則身不可正;親不和,則家不可齊。

      家難而天下易,家親而天下疏也。  親者難處,疏者易裁,然不先其難,亦未有能其易者?! 〖胰穗x,必起於婦人。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

      睽次家人,易卦之序,二女以下,睽彖傳文。二女,謂睽卦兌下離上,兌少女,離中女也。陰柔之性,外和悅而內猜嫌,故同居而異志。

      「38」堯所以釐降二女於媯汭,舜可襌乎?吾玆試矣。

      釐,理也。降,下也,嫣,水名。汭,水北,舜所居也。堯理治下嫁二女於舜,將以試舜而授之天下也。

      是治天下觀於家,治家觀身而已矣。身端,心誠之謂也。誠心,復其不善之動而已矣。

      不善之動息於外,則善心之生於內者無不實矣。

      不善之動,妄也;妄復,則無妄矣;無妄,則誠矣。

      程子曰:「無妄之謂誠。」

      故無妄次復,而曰「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深哉!

      無妄次復,亦卦之序。先王以下,引無妄卦大象,以明對時育物,唯至誠者能之,而贊其旨之深也?! 〈苏掳l(fā)明四卦,亦皆所謂「聖人之蘊」。

      --------------------------------------------------------------------------------

      富貴第三十三君子以道充為貴,身安為富,故常泰無不足。而銖視軒冕,塵視金玉,其重無加焉爾!

      此理易明,而屢言之,欲人有以真知道羲之重,而不為外物所移也?! ?-------------------------------------------------------------------------------「39」

      陋第三十四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yè)。彼以文辭而已者,陋矣!

      意同上章。欲人真知道德之重,而不溺於文辭之陋也。  --------------------------------------------------------------------------------

      擬議第三十五至誠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故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br>
      中庸、易大傳所指不同,今合而言之,未詳其義。或曰:至誠者,實理之自然;擬議者,所以誠之之事也。  --------------------------------------------------------------------------------

      刑第三十六天以春生萬物,止之以秋。物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則過焉,故得秋以成。聖人之法天,以政養(yǎng)萬民,肅之以刑。民之盛也,欲動情勝,利害相攻,不止則賊滅無倫焉。故得刑以冶?! ∫馀c十一章略同情偽微曖,其變千狀。茍非中正、明達、果斷者,不能治也。訟卦曰:「利見大人,」以「剛得中」「40」也。噬嗑曰:「利用獄」,以「動而明」也。

      中正,本也;明斷,用也。然非明則斷無以施,非斷則明無所用,二者又自有先後也。訟之中,兼乎正;噬嗑之明,兼乎達。訟之剛,噬嗑之動,即果斷之謂也。

      嗚呼!天下之廣,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

      --------------------------------------------------------------------------------

      公第三十七聖人之道,至公而已矣?;蛟唬骸负沃^也?」曰:「天地至公而已矣。」  --------------------------------------------------------------------------------

      孔子上第三十八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為後世王者而修也。亂臣賊子誅死者於前,所以懼生者於後也。宜乎萬世無窮,王祀夫子,報德報功之無盡焉。

      --------------------------------------------------------------------------------

      孔子下第三十九道德高厚,教化無窮,實與天地參而四時同,其惟孔子乎!

      道高如天者,陽也;德厚如地者,陰也;教化無窮如四時者,五行也??鬃悠涮珮O乎!  --------------------------------------------------------------------------------「41」

      蒙艮第四十「童蒙求我」,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再三則瀆矣,瀆則不告也。

      此通下三節(jié),雜引蒙卦彖、象而釋其義。童,稚也。蒙,暗也。我,謂師也。噬,揲蓍以決吉兇也。言童蒙之人,來求於我以發(fā)其蒙,而我以正道,果決彼之所行,如筮者叩神以決疑,而神告之吉兇,以果決其所行也。叩神求師,專一則明。如初筮則告,二三則惑,故神不告以吉兇,師亦不當決其所行也。

      「山下出泉,」靜而清也。汩則亂,亂不決也。

      「山下出泉」,大象文。山靜泉凊,有以全其未發(fā)之善,故其行可果。汩,再三也。亂,瀆也。不決,不告也。蓋汩則不靜,亂則不清。既不能保其未發(fā)之善,則告之不足以果其所行,而反滋其惑,不如不告之為愈也。

      慎哉!其惟「時中」乎!

      時中者,彖傳文,教當其可之謂也。初則告,瀆則不告;靜而凊則決之,汩而亂則不決。皆時中也?!  隔奁浔?,」背非見也。靜則止,止非為也,為不止矣。其道也深乎!

      「42」此一節(jié)引艮卦之象而釋之。艮,止也,背,非有見之地也?!隔奁浔场拐撸轨恫灰娭匾?。止於不見之地則靜,靜則止而無為,一有為之之心,則非止之道矣?! 〈苏掳l(fā)明二卦,皆所謂「聖人之蘊,」而主靜之意矣。

      --------------------------------------------------------------------------------

      太極通書後序建安本朱熹右周子之書一編,今舂陵、零陵、九江皆有本,而互有同異。長沙本最後出,乃熹所編定,視他本最詳密矣,然猶有所未盡也。

      蓋先生之學,其妙具於太極一圖。通書之言,皆發(fā)此圖之蘊。而程先生兄弟語及性命之際,亦未嘗不因其說。觀通書之誠、動靜、理性命等章,及程氏書之李仲通銘、程邵公誌、顏子好學論等篇,則可見矣。故潘凊逸誌先生之墓,敘所著書,特以作太極圖為稱首。然則此圖當為書首,不疑也。然先生既手以授二程本,因附書後。祁寬居之云。傳者見其如此,遂誤以圖為書之卒章,不復釐正。使先生立象盡意之微旨,暗而不明。而驟讀通書者,亦復不知有所總攝。此則諸本皆失之。而長沙通書因胡氏所傳篇章,非復本次,又削去分章之目,而別以「周子曰」者加之,於書之大義雖若無所害,然要非先生之舊,亦有去其目而遂不可曉者。如理性命章之類。又諸本附載銘、碣、詩、文,事多重複。亦或不能有所發(fā)明於先生之「43」道,以幸學者。

      故今特據(jù)潘誌置圖篇端,以為先生之精意,則可以通乎書之說矣。至於書之分章定次,亦皆復其舊貫。而取公及蒲左丞、孔司封、黃太史所記先生行事之實,刪去重復,合為一篇,以便觀者。蓋世所傳先生之書、言行具此矣。

      潘公所謂易通,疑即通書。而易說獨不可見,向見友人多蓄異書,自謂有傳本,亟取而觀焉,則淺陋可笑。皆舍法時舉子葺綴緒餘,與圖說、通書絕不相似,不問可知其偽。獨不知世復有能得其真者與否?以圖、書推之,知其所發(fā)當極精要,微言湮沒,甚可惜也!  熹又嘗讀朱內翰震進易說表,謂此圖之傳,自陳搏、種放、穆修而來。而五峰胡公仁仲作通書序,又謂先生非止為種、穆之學者,「此特其學之一師耳,非其至者也」。夫以先生之學之妙,不出此圖,以為得之於人,則決非種、穆所及;以為「非其至者」,則先生之學,又何以加於此圖哉?是以嘗竊疑之。及得誌文考之,然後知其果先生之所自作,而非有所受於人者。公蓋皆未見此誌而云云耳。然胡公所論通書之指曰:「人見其書之約,而不知其道之大也;見其文之質,而不知其義之精也;,見其言之淡,而不知其味之長也。人有真能立伊尹之志,修顏子之學,則知此書之言包括至大,而聖門之事業(yè)無窮矣?!勾藙t不可易之至論,讀是書者所宜知也。因復掇取以係於後云。乾道己丑六月戊申、新安朱熹謹書?! ?-------------------------------------------------------------------------------「44」

      再定太極通書後序﹝1﹞南康本朱熹右周子太極圖并說一篇,通書四十章,世傳舊本遺文九篇,遺事十五條,事狀一篇。熹所集次,皆已校定,可繕寫。熹按先生之書,近歲以來,其傳既益廣矣,然皆不能無謬誤。唯長沙建安板本為庶幾焉!而猶頗有所未盡也。  蓋先生之學之奧,其可以象告者,莫備於太極之一圖。若通書之言,蓋皆所以發(fā)明其蘊,而誠、動靜、理性命等章為尤著。程氏之書,亦皆袓述其意,而李仲通銘、程邵公誌、顏子好學論等篇,乃或并其語而道之。故清逸潘公誌先生之墓,而敘其所著之書,特以作太極圖為首稱,而後乃以易說、易通繫之,其知此矣。按漢上朱震子發(fā),言陳摶以太極圚傳種放,放傳穆脩,脩傳先生。衡山胡宏仁仲則以為種、穆之傳,特先生「所學之一師,而非其至者」。武當祈寬居之又謂圖象乃先生指畫以語二程,而未嘗有所為書。此蓋皆未見潘誌而言。若胡氏之說,則又未考乎先生之學之奧,始卒不外乎此圖也。先生易說久已不傳於世,向見兩本,皆非是。其一卦說,乃陳忠肅公所著;其一繫詞說,又皆佛、老陳腐之談。其甚陋而可笑者,若曰;「易之冒天下之道也,猶狙公之罔眾狙也?!褂^此則其決非先生所為可知矣。易通「45」疑即通書。蓋易說既依經(jīng)以解義,此則通論其大旨、而不繫於經(jīng)者也。特不知其去易而為今名,始於何時爾。然諸本皆附於通書之後,而讀者遂誤以為書之卒章。使先生立象之微旨,暗而不明;驟而語夫通書者,亦不知其綱領之在是也。

      長沙本既未及有所是正,而通書乃因胡氏所定章次,先後輒頗有所移易,又刊去章目,而別以「周子曰」者加之,皆非先生之舊。若理性命章之類,則一去其目,而遂不可曉。其所附見銘、碣、詩、文,視他本則詳矣,然亦或不能有以發(fā)明於先生之道,而徒為重複。

      故建安本特據(jù)潘誌置圖篇端,而書之序次名章,亦復其舊。又即潘誌及蒲左丞、孔司封、黃太史所記先生行事之實,刪去重複,參互考訂,合為事狀一篇。其大者如蒲碣云:「屠姦翦弊,如快刀健斧。」而潘誌云:「精密嚴恕,務盡道理?!蛊秧俚?,「母未葬」;而潘公所為鄭夫人志:乃為「水齧其墓而改葬?!谷舸酥?,皆從潘誌。而蒲碣又云:「慨然欲有所施,以見於世?!褂衷疲骸敢嫠家云孀悦!褂衷疲骸赋Ⅴ竦纫娪?,奮發(fā)感厲?!菇苑侵壬咧浴S州d先生稱頌新政,反覆數(shù)十言,恐亦非實。若此之類,今皆削去。至於道學之微,有諸君子所不及知者,則又一以程氏及其門人之言為正。以為先生之書之言之行,於此亦略可見矣。然後得臨汀楊方本以校,而知其舛陋猶有未盡正者。如「柔如之」當作「柔亦如之」,師友一章當為二章之類。又得何君營道詩序,及諸嘗遊舂陵者之言,而知事狀所敘濂「46」溪命名之說,有失其本意者。何君序見遺事篇內。又按濂溪廣漢張栻所跋先生手帖﹝1﹞,據(jù)先生家譜云:濂溪隱居在營道縣榮樂鄉(xiāng)鍾貴里石塘橋西,濂蓋溪之舊名。先生寓之廬阜,以示不忘其本之意。而邵武鄒敷為熹言:「嘗至其處,溪之源委自為上下保,先生故居在下保,其地又別自號為樓田。而濂之為字,則疑其出於唐刺史元結七泉之遺俗也?!菇癜唇蒎ハ鳎嘤惺翗?,見於陳令舉廬山記。疑亦先生所寓之名云。覆校舊編,而知筆削之際,亦有當錄而誤遺之者。如蒲碣自言:初見先生於合州,「相語三日夜,退而歎曰:「世乃有斯人耶」!而孔文仲亦有祭文,序先生洪州時事曰:「公時甚少,王色金聲,從容和毅,一府盡傾」之語。蒲碣又稱其孤風遠操,寓懷於塵埃之外,常有高棲遐遁之意。亦足以證其前所謂「以奇自見」等語之謬。又讀張忠定公語而知所論希夷﹑種﹑穆之傳,亦有未盡其曲折者。按:張忠定公嘗從希夷學。而其論公事之有陰陽,頗與圖說意合。竊疑是說之傳,固有端緒。至於先生然後得之於心,而天地萬物之理,鉅細幽明,高下精粗,無所不貫,於是始為此圖,以發(fā)其秘爾!嘗欲別加是正,以補其闕,而病未能也。

      玆乃被命假守南康,遂獲嗣守先生之遺教於百有餘年之後,顧德弗類,慚懼已深,瞻仰高山,深切寤歎。因取舊袞,復加更定,而附著其說如此。鋟板學宮,以與同志之士共﹝2﹞焉。淳熙己亥夏五月戊午朔、新安朱熹謹書。

      --------------------------------------------------------------------------------「47」

      通書後記朱熹通書者,濂溪夫子之所作也。夫子性周氏,名敦頤﹝1﹞,字茂叔。自少即以學行有聞於世,而莫或知其師傅之所自。獨以河南兩程夫子嘗受學焉,而得孔、孟不傳之正統(tǒng),則其淵源因可概見。然所以指夫仲尼、顏子之樂,而發(fā)其吟風弄月之趣者,亦不可得而悉聞矣。所著之書,又多散失。獨此一篇,本號易通,與太極圖說並出程氏,以傳於世。而其為說,實相表裹,大抵推一理、二氣、五行之分合,以紀綱道體之精微,決道義、文辭、祿利之取舍,以振起俗學之卑陋。至論所以入德之方,經(jīng)世之具,又皆親切簡要,不為空言。顧其宏綱大用,既非秦、漢以來諸儒所及;而其條理之密,意味之深,又非今世學者所能驟而窺也。是以程氏既沒,而傳者鮮焉。其知之者,不過以為用意高遠而已。

      熹自蚤歲既幸得其遺編,而伏讀之初,蓋茫然不知其所謂,而甚或不能以句。壯歲,獲遊延平先生之門,然後始得聞其說之一二。比年以來,潛玩既久,乃若粗有得焉。雖其宏綱大用所不敢知,然於其章句文字之間,則有以實見其條理之愈密,意味之愈深,而不我欺也。顧自始讀以至於今,歲月幾何,倏焉三紀,慨前哲之益遠,懼妙旨之無傳,竊不自量,輒「48」為注釋。雖知凡近不足以發(fā)夫子之精蘊,然創(chuàng)通大義,以俟後之君子,則萬一其庶幾焉。淳熙丁未九月甲辰,後學朱熹謹記。儀封張伯行云:此序晦菴先生最後集解圖通書而作也。先生始集通書,莫考其年,據(jù)先生序云:「長沙本最後出,乃熹所編定,視他本最詳密,然猶有未盡云。乃於乾道己丑﹙一一六九年﹚覆較舊編,為建安本。至淳熙己亥﹙一一七九年﹚,凡十一年,復加更定,為南康本。又八年丁未﹙一一八七年﹚﹝1﹞,重為注釋,而是編始定。今本一以此為正,而是序特列於首,諸序跋次見於後。

      --------------------------------------------------------------------------------

      又延平本朱熹臨汀楊方得九江故家傳本,校此本,不同者十有九處。然亦互有得失。其兩條此本之誤,當從九江本:如理性命章云「柔如之」,當作「柔亦如之」。師友章當自「道義者」以下析為下童。其十四條,義可兩通,當並存之:如誠幾德章云「理」曰「禮」,「理」一作「履」。慎動章云:「邪動」,一作「動邪」?;乱蛔鳌疙樆?。愛敬章云:「有善」,此下一有「是茍」字?!笇W焉」,此下一有「有」字?!冈挥胁簧啤梗粺o此四字?!冈徊簧啤?,此下一有「否」字。樂章云:「優(yōu)柔平中」,「平」一作「乎」。「輕生敗倫」,「倫」一作「?!?。聖學章云:「請聞焉」,「聞」一作「間」。顏子章云:「獨何心哉」,「心」一作「以」?!改芑R」,「齊」一作「濟」,一作「消」。過章,一作仲由。刑章云;「不止即過焉」,「即」一作「49」「則」。其三條,九江本誤,而當以此本為正:如太極說云:「無極而太極」,「而」下誤多一「生」字。誠章云:「誠斯立焉」,「立」誤作「生」。家人睽復無妄章云:「誠心復其不善之動而已矣」,「心」誤作「以」。凡十有九條。今附見於此,學者得以考焉。

      --------------------------------------------------------------------------------「50」

      周敦頤集卷三雜著文

      --------------------------------------------------------------------------------

      養(yǎng)心亭說孟子曰:「養(yǎng)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褂柚^養(yǎng)心不止於寡焉而存耳,蓋寡焉以至於無。無則誠立、明通。誠立,賢也;明通,聖也。是聖賢非性生,必養(yǎng)心而至之。養(yǎng)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

      張子宗範有行、有文,其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構亭甚清淨,予偶至而愛之,因題曰「養(yǎng)心」。既謝,且求說,故書以勉。

      --------------------------------------------------------------------------------「51」

      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1﹞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吉州彭推官詩序﹝2﹞敦實慶歷初,為洪川分寧縣主簿。被外臺檄,承乏袁州盧溪鎮(zhèn)市征之局。局鮮事,袁之進士多來講學於公齋。因談及今朝江左律詩之工。坐閒,誦吉州彭推官篇者六七人﹝3﹞,其句字信乎能覷天巧而膾炙人口矣?!?2」俄聞分寧新邑宰,尚﹝1﹞未踰月,而才明之譽,已飛數(shù)百里。有謂敦實曰:「邑宰太博思永,即嚮所誦之詩﹝2﹞推官之子也。吉與袁鄰郡,父兄輩皆識推官,第為善內樂,殊忘官之高卑,齒之壯老,以至於沒。其慶將發(fā)於是乎!」敦實故又知推官之德。暨還邑局,聞推官之詩益多,亦能記誦不忘。十五年,而太博由刑部郎中直史館,益州路轉運使。敦實自南昌知縣就移僉署巴川郡判官廳公事。益、梓鄰路也。泝流赴局,過渝州,越三舍,接巴川境,閒有溫泉佛﹝3﹞寺。艤舟遊覽,忽睹榜詩,乃推官之作。喜豁讀訖,錄本納於轉運公。公復書重謝,且曰;「願刻一石,若蒙繼以短序,尤荷厚意。」故序於詩後,而命工刻石,置寺之堂焉。實嘉祐二年正月十五日云。承奉郎守太子中舍僉署合州軍事判官廳公事周敦實撰。

      --------------------------------------------------------------------------------  邵州遷學釋菜文﹝4﹞維治平五年,歲次戊申,正月甲戌朔,三日丙子,朝奉郎尚書駕部員外郎通判永州軍州兼管「53」內勸農事,權發(fā)遣邵州軍州事上騎都尉賜緋魚袋周敦頤,敢昭告於先聖至聖文宣王:﹝1﹞惟夫子道高德厚﹝2﹞,教化無窮,實與天地參而四時同。上自國都,下及州縣,通立廟貌。州守縣令,春秋釋奠。雖天子之尊,入廟肅恭行禮。其重,誠與天地參焉。儒衣冠學道業(yè)者,列室於廟中﹝3﹞,朝夕目瞻脺容,心慕至德,日蘊月積。幾於顏氏之子者有之。得其位,施其道,澤及生民者,代有之。然﹝4﹞夫子之宮可忽#!而邵置於惡地,掩於衙門,左獄右庾,穢喧歷年。

      敦頤攝守州符,嘗拜堂下,惕汗流背,起而議遷。得地東南,高明協(xié)下。用舊增新,不日成就。彩章冕服,儼坐有序,諸生既集,率僚告成。謹以禮幣藻蘋﹝5﹞,式陳明薦,以兗國公顏子配。尚饗﹝6﹞!

      --------------------------------------------------------------------------------「54」  又告先師文﹝1﹞維治平五年,歲次戊申,正月甲戌朔,三日丙子,朝奉郎尚書駕部員外郎通判永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權發(fā)遣邵州軍州事上騎都尉賜緋魚袋周敦頤﹝2﹞敢昭告於先師兗國公顏子:爰以遷修廟學成,恭修釋菜於先聖至聖文宣王。惟子睿性通微,實幾於聖。明誠道確,夫子稱賢。謹以禮幣藻蘋﹝3﹞,式陳明獻,從祀配神。尚饗﹝4﹞!

      --------------------------------------------------------------------------------「55」

      書  --------------------------------------------------------------------------------

      上二十六叔書﹝1﹞姪男敦頤﹝2﹞啟:孟秋猶熱,伏惟二十六叔、三十一叔、諸叔母、諸兄長尊體起居萬褔。周興來,知安樂,喜無盡。敦頤守官於外,與新婦幸如常,不勞憂念。來春歸鄉(xiāng),即遂拜侍。未閒,伏望順時倍加保愛,不備。姪男敦頤狀。上二十六叔、三十一叔、諸叔母、諸兄長座前。七月六日夜。

      諸弟、諸姪安樂。好將息!好將息!

      --------------------------------------------------------------------------------

      與仲章姪書﹝3﹞仲章:夏熱,計新婦男女安健。我此中與叔母、季老﹝4﹞、通老、韓姐、善善以下並安。近遞中,「56」得先公加贈官誥,贈諫議大夫,家門幸事幸事﹝1﹞。汝備酒果香茶,詣墳前告聞先公諫議也。未相見,千萬好將息!不具。叔付仲章,六月十四日。

      諸處書,立使﹝2﹞周一父子送去。叔母、韓姐傳語:汝與新婦姪兒姪女各計安好,將息!好將息﹝3﹞!百一、百二附兄嫂起居之間。善善與新婦安安。汝切不得來!汝切﹝4﹞不得來!周三翁夫妻安否?周一父子看守墳塋小心否?周幼二安否?如何也?

      --------------------------------------------------------------------------------  與傅秀才書﹝5﹞敦實頓首:傅君茂才足下:昨日飯會上,草草致書,不識已達否?日惟履用休適。敦實自春來,郡事併多。又新守將至,諸要備辦。稍有一日空暇,則或過客,或節(jié)辰,或不時聚會。每會即作詩
    作者:
    周敦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