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忌鐵。茯苓為使,畏靈脂,惡皂角、黑豆、紫石英、人尿、鹵堿,反藜蘆。按交泰丸參皂同用,是惡而不惡也。療月閉參靈并劑,是畏而不畏也。
味甘,微苦,無毒。入脾胃二經(jīng)。續(xù)氣通脈,止渴生津。汗后膚熱,痢久身涼,非此莫療;脈微欲絕,血脫欲死,非此罔救。回陽于氣幾息,益氣于熱所傷。面赤黑,氣壯肺熱,脈長實滑數(shù)有力者無用;面白黃,氣微肺寒,脈虛大細(xì)弱無力者,宜用也。
生上黨山谷及遼東。遼東即高麗參也。二八月采,勿令見風(fēng),根如人形者良。上黨即潞州也。民以人參為地方害,不復(fù)采取。今所用者,皆是遼參。亦可收子,于十月下種,如種菜法。秋冬采者堅實,春夏采者虛軟,非地產(chǎn)有虛實也。遼參連皮者,黃潤色如防風(fēng),去皮者,堅白如粉。偽者皆以沙參、薺 、桔梗造作亂之。體虛無心味淡者,沙參也;體虛無心者,薺也;體堅有心味苦者,桔梗也;體實有心味甘微苦者,人參也。
產(chǎn)后喘、經(jīng)閉者,為末,煎蘇木沖服。(驗方第一。)
喘急欲絕,水煎服或末服。(第二。)
產(chǎn)后不語,同菖蒲、蓮肉煎服。(第三。)
產(chǎn)后秘塞,同麻仁、枳殼蜜丸服。(第四。)
聞雷即昏,同當(dāng)歸、麥冬、五味煎膏服。(第五。)
厥逆煩躁,脈微欲絕,同膽星煎服。(第六。)
產(chǎn)后感寒,厥逆腹痛,脈伏,同姜、附煎。(第七。)
小兒風(fēng)癇,螈 ,同蛤粉、辰砂,豬心血丸服。(第八。)
小兒驚后瞳斜,同阿膠煎服。(第九。)
小兒多困,同冬瓜仁、南星服。(第十。)
酒毒目盲,為末,蘇木煎沖服。(十一。)
嗜酒生疽,同酒軍為末,姜水下。(十二。)
狗咬腫痛,用?;馃┓笾?。(十三。)
蜈咬蜂螫,嚼敷之。(十四。)
下痢噤口,同黃連、蓮肉煎,細(xì)細(xì)呷之,一日盡劑。(十五。)
厥痢脈細(xì),同附子、生姜、丁香煎服。(十六。)
牙縫出血,同赤苓、麥冬煎服。(十七。)
消渴,為末,雞子清調(diào)服。(十八。)
吐下血涌,為末,同柏葉、芥穗、飛面,新水含服。(十九。)
吐血后困倦,同棗煎服。(二十。)
咳嗽吐血,同黃 、飛面、百合丸服,茅根湯下。(二十一。)
喘、咳嗽,血脈無力,為末,雞子清合服,去枕仰臥。(二十二。)
痰咳,為末,同白礬以醋熬成膏,再煉蜜和收,每含豆許。(二十三。)
肺熱聲啞,同訶子為末噙咽。(二十四。)
心下硬,按之無,常覺脹膨,噫呃不除,同陳皮蜜丸服。(二十五。)
目珠陷塌,參、干姜、云苓、桂枝、首烏煎服。(二十六。)
歸脾湯人參 元肉 黃 白術(shù) 云苓(同二錢) 當(dāng)歸(一錢) 棗仁(一錢,炒) 遠(yuǎn)志(一錢)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 姜水煎服。治大便下秫米水,心旁脅間痛甚者。(九死一生之候。諸方第一。)
又方∶單用元肉一味有生者,上大方可不必用。(第二。)
理中湯人參 白術(shù) 干姜 炙草治胸痹,心痞胸滿,脅逆搶心。(第三。)
理中丸方同上。
治霍亂吐利,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第四。)
四逆加參湯甘草 干姜 附子 人參治霍亂利止脈微者。(第五。)
新加湯桂枝 白芍 炙草 生姜 大棗 人參治汗后身痛,脈沉遲者。(第六。)
通脈四逆湯甘草 干姜 附子治下利清谷,內(nèi)寒外熱,厥冷脈微,或利止脈不出者。(第七。)
人參白虎湯石膏 知母 炙草 粳米 人參治汗后心煩,口渴舌燥,欲飲水?dāng)?shù)升,脈洪汗出者。亦治消渴。又治中熱汗出惡風(fēng),身熱而渴者。(第八。)
小柴胡湯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炙草 生姜 大棗治少陽往來寒熱,胸痛脅滿。(第九。)
獨參湯人參治氣虛昏厥,脈微欲絕,婦人崩產(chǎn)脫血,血暈。(第十。)
參附湯人參 附子治氣血暴脫。(十一。)
生脈散人參 五味 麥冬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出汗。(十二。)
四君子湯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炙草治面白氣微,四肢乏力,脈虛弱,或虛熱,或飲食難化。(十三。)
四時瘟疫熱毒以及風(fēng)痰嗽咳,身熱鼻塞,脈洪而盛。柴胡 桔梗 羌活 獨活 茯苓 川芎前胡 枳殼 人參 甘草 薄荷治四時瘟疫一般者。加葛根兼治痢疾發(fā)熱者。(十四。)
異功散臺參 白術(shù) 云苓 炙草 陳皮治一切脾胃不和、吐瀉霍亂虛損等,及小兒一切。(十五。)
人參白虎湯
又治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譫語遺尿,不能轉(zhuǎn)側(cè),引飲有汗,似風(fēng)濕癱瘓者。(方見上第八.十六。)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忌鐵。茯苓為使,畏靈脂,惡皂角、黑豆、紫石英、人尿、鹵堿,反藜蘆。按交泰丸參皂同用,是惡而不惡也。療月閉參靈并劑,是畏而不畏也。
味甘,微苦,無毒。入脾胃二經(jīng)。續(xù)氣通脈,止渴生津。汗后膚熱,痢久身涼,非此莫療;脈微欲絕,血脫欲死,非此罔救。回陽于氣幾息,益氣于熱所傷。面赤黑,氣壯肺熱,脈長實滑數(shù)有力者無用;面白黃,氣微肺寒,脈虛大細(xì)弱無力者,宜用也。
生上黨山谷及遼東。遼東即高麗參也。二八月采,勿令見風(fēng),根如人形者良。上黨即潞州也。民以人參為地方害,不復(fù)采取。今所用者,皆是遼參。亦可收子,于十月下種,如種菜法。秋冬采者堅實,春夏采者虛軟,非地產(chǎn)有虛實也。遼參連皮者,黃潤色如防風(fēng),去皮者,堅白如粉。偽者皆以沙參、薺 、桔梗造作亂之。體虛無心味淡者,沙參也;體虛無心者,薺也;體堅有心味苦者,桔梗也;體實有心味甘微苦者,人參也。
產(chǎn)后喘、經(jīng)閉者,為末,煎蘇木沖服。(驗方第一。)
喘急欲絕,水煎服或末服。(第二。)
產(chǎn)后不語,同菖蒲、蓮肉煎服。(第三。)
產(chǎn)后秘塞,同麻仁、枳殼蜜丸服。(第四。)
聞雷即昏,同當(dāng)歸、麥冬、五味煎膏服。(第五。)
厥逆煩躁,脈微欲絕,同膽星煎服。(第六。)
產(chǎn)后感寒,厥逆腹痛,脈伏,同姜、附煎。(第七。)
小兒風(fēng)癇,螈 ,同蛤粉、辰砂,豬心血丸服。(第八。)
小兒驚后瞳斜,同阿膠煎服。(第九。)
小兒多困,同冬瓜仁、南星服。(第十。)
酒毒目盲,為末,蘇木煎沖服。(十一。)
嗜酒生疽,同酒軍為末,姜水下。(十二。)
狗咬腫痛,用?;馃┓笾?。(十三。)
蜈咬蜂螫,嚼敷之。(十四。)
下痢噤口,同黃連、蓮肉煎,細(xì)細(xì)呷之,一日盡劑。(十五。)
厥痢脈細(xì),同附子、生姜、丁香煎服。(十六。)
牙縫出血,同赤苓、麥冬煎服。(十七。)
消渴,為末,雞子清調(diào)服。(十八。)
吐下血涌,為末,同柏葉、芥穗、飛面,新水含服。(十九。)
吐血后困倦,同棗煎服。(二十。)
咳嗽吐血,同黃 、飛面、百合丸服,茅根湯下。(二十一。)
喘、咳嗽,血脈無力,為末,雞子清合服,去枕仰臥。(二十二。)
痰咳,為末,同白礬以醋熬成膏,再煉蜜和收,每含豆許。(二十三。)
肺熱聲啞,同訶子為末噙咽。(二十四。)
心下硬,按之無,常覺脹膨,噫呃不除,同陳皮蜜丸服。(二十五。)
目珠陷塌,參、干姜、云苓、桂枝、首烏煎服。(二十六。)
歸脾湯人參 元肉 黃 白術(shù) 云苓(同二錢) 當(dāng)歸(一錢) 棗仁(一錢,炒) 遠(yuǎn)志(一錢)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 姜水煎服。治大便下秫米水,心旁脅間痛甚者。(九死一生之候。諸方第一。)
又方∶單用元肉一味有生者,上大方可不必用。(第二。)
理中湯人參 白術(shù) 干姜 炙草治胸痹,心痞胸滿,脅逆搶心。(第三。)
理中丸方同上。
治霍亂吐利,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第四。)
四逆加參湯甘草 干姜 附子 人參治霍亂利止脈微者。(第五。)
新加湯桂枝 白芍 炙草 生姜 大棗 人參治汗后身痛,脈沉遲者。(第六。)
通脈四逆湯甘草 干姜 附子治下利清谷,內(nèi)寒外熱,厥冷脈微,或利止脈不出者。(第七。)
人參白虎湯石膏 知母 炙草 粳米 人參治汗后心煩,口渴舌燥,欲飲水?dāng)?shù)升,脈洪汗出者。亦治消渴。又治中熱汗出惡風(fēng),身熱而渴者。(第八。)
小柴胡湯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炙草 生姜 大棗治少陽往來寒熱,胸痛脅滿。(第九。)
獨參湯人參治氣虛昏厥,脈微欲絕,婦人崩產(chǎn)脫血,血暈。(第十。)
參附湯人參 附子治氣血暴脫。(十一。)
生脈散人參 五味 麥冬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出汗。(十二。)
四君子湯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炙草治面白氣微,四肢乏力,脈虛弱,或虛熱,或飲食難化。(十三。)
四時瘟疫熱毒以及風(fēng)痰嗽咳,身熱鼻塞,脈洪而盛。柴胡 桔梗 羌活 獨活 茯苓 川芎前胡 枳殼 人參 甘草 薄荷治四時瘟疫一般者。加葛根兼治痢疾發(fā)熱者。(十四。)
異功散臺參 白術(shù) 云苓 炙草 陳皮治一切脾胃不和、吐瀉霍亂虛損等,及小兒一切。(十五。)
人參白虎湯
又治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譫語遺尿,不能轉(zhuǎn)側(cè),引飲有汗,似風(fēng)濕癱瘓者。(方見上第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