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基原】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肉。
【異名】墨魚、纜魚。
【性味歸經(jīng)】咸,平。入肝、腎經(jīng)。
【功效】養(yǎng)血滋陰,通經(jīng),制酸。
【應用】
1.貧血頭暈,經(jīng)閉:烏賊肉60g,鵪鶉蛋2只,煮食。(《曲池婦科》)
2.婦女經(jīng)閉:烏賊魚合桃仁(12g左右)煮食。(《陸川本草》)
3.胃痛泛酸:烏賊蛋5只,海螵蛸9g,同煮。(《金峨山房藥錄》)
【使用注意】
《本草求真》:“……其味珍美,食則動風與氣?!?/p>
【現(xiàn)代研究】
新鮮烏賊中尚含5—羥色胺及另一種可能是多肽類的物質,具有抗病毒、抗放射作用,人食烏賊中毒,可能與多肽類物質引起腸運動失調(diào)有關。烏賊骨藥材名稱為海螵蛸,含碳酸鈣,制酸作用較強。
【按語】
烏賊蛋為烏賊的纏卵腺,與烏賊骨一樣,均可入藥。李時珍稱烏賊是血分藥,是婦女貧血、血虛經(jīng)閉的佳珍。
【參考文獻】
1.《日華子本草》:“通月經(jīng)?!?/p>
2.《醫(yī)林纂要》:“補心通脈,和血清腎,去熱保精。作食大能養(yǎng)血滋陰,明目去熱?!?/p>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基原】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肉。
【異名】墨魚、纜魚。
【性味歸經(jīng)】咸,平。入肝、腎經(jīng)。
【功效】養(yǎng)血滋陰,通經(jīng),制酸。
【應用】
1.貧血頭暈,經(jīng)閉:烏賊肉60g,鵪鶉蛋2只,煮食。(《曲池婦科》)
2.婦女經(jīng)閉:烏賊魚合桃仁(12g左右)煮食。(《陸川本草》)
3.胃痛泛酸:烏賊蛋5只,海螵蛸9g,同煮。(《金峨山房藥錄》)
【使用注意】
《本草求真》:“……其味珍美,食則動風與氣?!?/p>
【現(xiàn)代研究】
新鮮烏賊中尚含5—羥色胺及另一種可能是多肽類的物質,具有抗病毒、抗放射作用,人食烏賊中毒,可能與多肽類物質引起腸運動失調(diào)有關。烏賊骨藥材名稱為海螵蛸,含碳酸鈣,制酸作用較強。
【按語】
烏賊蛋為烏賊的纏卵腺,與烏賊骨一樣,均可入藥。李時珍稱烏賊是血分藥,是婦女貧血、血虛經(jīng)閉的佳珍。
【參考文獻】
1.《日華子本草》:“通月經(jīng)?!?/p>
2.《醫(yī)林纂要》:“補心通脈,和血清腎,去熱保精。作食大能養(yǎng)血滋陰,明目去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