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巢氏云,耳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小兒腎臟盛而有熱者,熱氣上沖于耳,津液壅結(jié),即生膿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內(nèi),而不傾瀝令盡,水濕停積,搏于血氣,蘊結(jié)成熱,亦令膿汁出,皆為之 耳,久不瘥即變成聾也。
〔張渙〕紅藍花散治 耳久不瘥。
紅藍花(洗,焙干) 黃柏(銼。各一兩) 烏魚骨 黃芩(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吹用雄黃(水磨,細研,半兩) 麝香(一分,研細)
上件,都研勻細。以綿纏 藥,塞耳中,日再換。
〔田氏〕紅玉散治小兒膿耳。
枯白礬 干胭脂 麝香(各一錢)
上同研勻。先以綿裹杖子捻凈,摻之。
〔湯氏〕龍黃散治小兒停耳,汁出不止。
枯白礬 龍骨末 黃丹(炒。各半兩) 麝香(一錢)
上同研細。先以綿杖子榐膿水盡,用散一字半分,為兩處吹入耳內(nèi),日二次。
〔丹〕停耳,硫黃末敷之,日一夜一,妙。
《秘要》用蛐 灰末吹入立效,有瘡者敷之。(孫真人方同)
薛氏云∶諸外治方,但可治腑證之輕者,若系肝經(jīng)風(fēng)熱血燥等證,必根據(jù)前方論內(nèi)服合宜之藥,外用此以收膿濕,亦無不可,若專泥攻而失內(nèi)治,誤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巢氏云,耳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小兒腎臟盛而有熱者,熱氣上沖于耳,津液壅結(jié),即生膿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內(nèi),而不傾瀝令盡,水濕停積,搏于血氣,蘊結(jié)成熱,亦令膿汁出,皆為之 耳,久不瘥即變成聾也。
〔張渙〕紅藍花散治 耳久不瘥。
紅藍花(洗,焙干) 黃柏(銼。各一兩) 烏魚骨 黃芩(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吹用雄黃(水磨,細研,半兩) 麝香(一分,研細)
上件,都研勻細。以綿纏 藥,塞耳中,日再換。
〔田氏〕紅玉散治小兒膿耳。
枯白礬 干胭脂 麝香(各一錢)
上同研勻。先以綿裹杖子捻凈,摻之。
〔湯氏〕龍黃散治小兒停耳,汁出不止。
枯白礬 龍骨末 黃丹(炒。各半兩) 麝香(一錢)
上同研細。先以綿杖子榐膿水盡,用散一字半分,為兩處吹入耳內(nèi),日二次。
〔丹〕停耳,硫黃末敷之,日一夜一,妙。
《秘要》用蛐 灰末吹入立效,有瘡者敷之。(孫真人方同)
薛氏云∶諸外治方,但可治腑證之輕者,若系肝經(jīng)風(fēng)熱血燥等證,必根據(jù)前方論內(nèi)服合宜之藥,外用此以收膿濕,亦無不可,若專泥攻而失內(nèi)治,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