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是在中醫(yī)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應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主要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尤海燕老師主講,國訊醫(yī)藥網絡科技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制作而成。 整個課程包括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部分,上篇主要為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的基礎理論,共四章;后篇主要講述各種飲食的臨床應用,分為十二章。
查古籍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是在中醫(yī)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應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主要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尤海燕老師主講,國訊醫(yī)藥網絡科技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制作而成。 整個課程包括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部分,上篇主要為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的基礎理論,共四章;后篇主要講述各種飲食的臨床應用,分為十二章。
【因】熱病熱退之后。胃氣尚虛。余邪未盡。先進清粥湯。次進濃粥湯。次進糜粥。亦須少少與之。切勿任意過食也。若納谷太驟。則運化不及。余邪假食滯而復作也。名曰食復。大抵強人足兩月。虛弱人足百日。則無復病矣。
【證】發(fā)熱頭痛。煩悶不納。輕則日暮微煩。此食谷早?;蚨嗍彻室?。胃虛弱不能消谷食。宜損谷則愈。
甚則發(fā)熱。大便難。譫語。
【脈】輕者脈滯緩。若重者。煩渴。譫語。大便閉。關脈實。
【治】若邪食上蒸。發(fā)熱頭痛。此傷食而兼有外邪。宜枳實梔豉湯。加生楂肉、麥芽、連翹、萊菔子等。
涼疏之。無火。舌潤不渴者。調中湯。香砂枳術湯。皆可用。若發(fā)熱燥渴譫語。大便閉。關脈實者。
用枳實梔子豉湯。(枳實、梔子、豆豉、石膏、鼠屎。)加大黃下之。如熱不解。大便如常者。參附三白湯、加減治之。心下痞滿。加枳實、黃連、桔梗。有痰嘔。加半夏、竹茹。米食不化。加神曲、麥芽。肉食不化。
加生楂肉。草果。
【炳章按】熱病瘥后。飲酒而復熱。蓋酒味辛而大熱。傷寒前熱未已。而又飲酒。則轉加熱甚而增劇。
必兼煩悶干嘔。口燥不納等癥。急用川連、葛花、連翹、生梔、枳實、烏梅、銀花解之。林瀾用小柴胡湯。加葛根、黃連、烏梅。脈洪大者。人參白虎湯。加葛根、黃連。或竹葉石膏湯。加雞距子、亦妙。《千金》方云。大病瘥后食豬肉及羊血肥魚油膩等。必大下利難治。食餅、餌、粢、黍、飴、、HT、饈、棗、栗、諸果。堅實難消之物。胃氣虛弱。不能消化。必更結熱。不下必死。下之復危。皆難治也。瘥后食一切肉面者。病更發(fā)。飲酒又食蒜韭菜者。病更發(fā)。食生魚下利不止。食生菜及瓜。令顏色終身不復。食生棗羊肉。膈上作熱蒸。食犬羊等肉。作骨蒸。新汗解后。飲冷水者。損心胞。令人虛。雖補不復?!督饏T》云。
時病新瘥。食生菜者。手足必腫。此皆瘥后食物之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