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雷公云∶凡使,須取新凈者,以絹袋盛之;然后用地榆、五花皮、五方草三味各四兩,細(xì)銼,了,又以牡蠣約重四、五斤已來,先置于平底鐺中,以物四向?令穩(wěn),然后著真珠于上,了,方下銼了三件藥,籠之,以漿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滿出之,用甘草湯淘之令凈后,于臼中搗令細(xì),以絹羅重重篩過,卻,更研二萬下了用。
凡使,要不傷破及鉆透者,方可用也。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雷公云∶凡使,須取新凈者,以絹袋盛之;然后用地榆、五花皮、五方草三味各四兩,細(xì)銼,了,又以牡蠣約重四、五斤已來,先置于平底鐺中,以物四向?令穩(wěn),然后著真珠于上,了,方下銼了三件藥,籠之,以漿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滿出之,用甘草湯淘之令凈后,于臼中搗令細(xì),以絹羅重重篩過,卻,更研二萬下了用。
凡使,要不傷破及鉆透者,方可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