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化學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進食了含有毒物的植物或動物所致。
蘑菇中毒是由于進食了某種有毒蘑菇所致。相同的蘑菇在不同的季節(jié),或經不同的方法烹調,其毒性可能不同。在由各種傘屬蘑菇引起的中毒中,毒蕈堿是中毒物質。病人可在進食后幾分鐘至2小時開始出現(xiàn)癥狀,包括流淚、流涎、瞳孔縮小、出汗、嘔吐、胃絞痛、腹瀉、嗜睡、昏睡、昏迷,偶爾出現(xiàn)抽搐。雖然病重者可在中毒幾小時內死亡,但大多數人經過及時而恰當的治療,都能在24小時內逐漸恢復。
在進食條蕈屬及其同屬的蘑菇引起的次毒蕈環(huán)肽中毒者,于6~24小時開始出現(xiàn)癥狀,有類似于毒蕈堿中毒的腸道癥狀,因腎臟的損害而出現(xiàn)尿量減少或根本無尿,常在2~3天出現(xiàn)因肝臟損害引起的黃疸。雖然有些癥狀會自行消失,但約有一半的次毒蕈環(huán)肽中毒者會在5~8天內死亡。
植物或灌木中毒是由于進食一些野生或家庭種植的植物和灌木的葉子和果實而引起。含有龍葵堿的綠色植物或植物根莖上發(fā)的芽可引起輕微的惡心、嘔吐、腹瀉和軟弱無力。蠶豆可對那些有遺傳易感性的病人造成紅細胞破壞(蠶豆?。?。麥角中毒是由于進食了真菌麥角菌污染的谷物類食物所致。Koenig樹的果實可引起牙買加嘔吐病。
海產食品中毒可由多骨的魚或貝和蚧殼類如蟹、蝦等引起。一般說來,由多骨魚引起的中毒,其毒素有三種:魚肉毒、河豚毒和組胺。魚肉毒中毒發(fā)生在食用佛羅里達、西印度群島和太平洋熱帶海域中400多種魚類后。這種毒素是由海洋微生物的某些腰鞭毛蟲所產生,被魚吃后聚積在魚肉中。體形大而老的魚比體形小而嫩的魚肉含有更多的毒素。魚的味道并不因含有毒素而變化。一般的烹調處理不能破壞這些毒素。癥狀在食魚后2~8小時發(fā)作。痛性痙攣、惡心、嘔吐和腹瀉等癥狀可持續(xù)6~17小時。隨后的癥狀可以是瘙癢、針刺樣感覺、頭痛、肌肉痛和時冷時熱以及面部疼痛。幾個月后,這些不正常的感覺可發(fā)展致殘。
河豚毒中毒癥狀與魚肉毒中毒相似。這種毒素來自通常生活在日本周圍海域的河豚魚。中毒引起的呼吸肌麻痹可導致死亡。
組胺中毒來自食用諸如鯖魚、金槍魚、藍色海豚魚腐爛后的魚肉組織。這類組織含高濃度的組胺。食用后,立即引起面部潮紅,幾分鐘后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胃痛和蕁麻疹。通常癥狀持續(xù)不超過24小時。
在6~10月份的太平洋和新英格蘭沿海,諸如蛤貝、螃蟹、牡蠣和扇貝類會吃進有毒的腰鞭毛蟲。這些腰鞭毛蟲在此季節(jié)在海中大量繁殖,致使海水映紅,稱為紅潮。它們產生的毒素侵害神經(稱為神經毒素)。產生致癱瘓貝類中毒的毒素甚至在食物烹調后也不能被破壞。食后5~30分鐘第一個癥狀為口唇周圍針刺樣感覺,隨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和痙攣。以后幾小時,約25%的病人發(fā)生肌肉無力。這種肌無力偶爾會發(fā)展為四肢癱瘓。有時因呼吸肌無力可導致死亡。
污染中毒是由于食用有砷、鉛和有機殺蟲劑污染而未洗凈的水果和蔬菜,含鉛陶器盛裝的酸性液體或貯存于用鎘繪線的容器內的食物所致(見第286節(jié))。
【治療】
除非劇烈嘔吐或腹瀉,一般在食用有毒食物幾小時內癥狀并不明顯。洗胃可去除胃內尚未被吸收的毒物。藥物如吐根糖漿可誘導嘔吐,輕瀉藥可瀉空腸道。若惡心或嘔吐持續(xù),需靜脈輸入鹽和葡萄糖以糾正脫水和保持酸堿平衡。若胃痙攣嚴重可使用止痛藥。必要時,可使用呼吸機和加強護理。
進食不知名的蘑菇而患病者,應立即催吐,并留下嘔吐物標本送實驗室檢查。根據檢測出的不同中毒物質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毒蕈堿中毒者,給予阿托品治療。對次毒蕈環(huán)肽中毒的病人,可給予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靜脈給予葡萄糖和氯化鈉,以幫助糾正病人由于嚴重肝臟損害所致的低血糖狀態(tài)。有時,靜脈給予甘露醇可以治療嚴重的魚肉毒中毒??菇M胺藥對治療魚肉組胺中毒癥狀有效。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化學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進食了含有毒物的植物或動物所致。
蘑菇中毒是由于進食了某種有毒蘑菇所致。相同的蘑菇在不同的季節(jié),或經不同的方法烹調,其毒性可能不同。在由各種傘屬蘑菇引起的中毒中,毒蕈堿是中毒物質。病人可在進食后幾分鐘至2小時開始出現(xiàn)癥狀,包括流淚、流涎、瞳孔縮小、出汗、嘔吐、胃絞痛、腹瀉、嗜睡、昏睡、昏迷,偶爾出現(xiàn)抽搐。雖然病重者可在中毒幾小時內死亡,但大多數人經過及時而恰當的治療,都能在24小時內逐漸恢復。
在進食條蕈屬及其同屬的蘑菇引起的次毒蕈環(huán)肽中毒者,于6~24小時開始出現(xiàn)癥狀,有類似于毒蕈堿中毒的腸道癥狀,因腎臟的損害而出現(xiàn)尿量減少或根本無尿,常在2~3天出現(xiàn)因肝臟損害引起的黃疸。雖然有些癥狀會自行消失,但約有一半的次毒蕈環(huán)肽中毒者會在5~8天內死亡。
植物或灌木中毒是由于進食一些野生或家庭種植的植物和灌木的葉子和果實而引起。含有龍葵堿的綠色植物或植物根莖上發(fā)的芽可引起輕微的惡心、嘔吐、腹瀉和軟弱無力。蠶豆可對那些有遺傳易感性的病人造成紅細胞破壞(蠶豆?。?。麥角中毒是由于進食了真菌麥角菌污染的谷物類食物所致。Koenig樹的果實可引起牙買加嘔吐病。
海產食品中毒可由多骨的魚或貝和蚧殼類如蟹、蝦等引起。一般說來,由多骨魚引起的中毒,其毒素有三種:魚肉毒、河豚毒和組胺。魚肉毒中毒發(fā)生在食用佛羅里達、西印度群島和太平洋熱帶海域中400多種魚類后。這種毒素是由海洋微生物的某些腰鞭毛蟲所產生,被魚吃后聚積在魚肉中。體形大而老的魚比體形小而嫩的魚肉含有更多的毒素。魚的味道并不因含有毒素而變化。一般的烹調處理不能破壞這些毒素。癥狀在食魚后2~8小時發(fā)作。痛性痙攣、惡心、嘔吐和腹瀉等癥狀可持續(xù)6~17小時。隨后的癥狀可以是瘙癢、針刺樣感覺、頭痛、肌肉痛和時冷時熱以及面部疼痛。幾個月后,這些不正常的感覺可發(fā)展致殘。
河豚毒中毒癥狀與魚肉毒中毒相似。這種毒素來自通常生活在日本周圍海域的河豚魚。中毒引起的呼吸肌麻痹可導致死亡。
組胺中毒來自食用諸如鯖魚、金槍魚、藍色海豚魚腐爛后的魚肉組織。這類組織含高濃度的組胺。食用后,立即引起面部潮紅,幾分鐘后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胃痛和蕁麻疹。通常癥狀持續(xù)不超過24小時。
在6~10月份的太平洋和新英格蘭沿海,諸如蛤貝、螃蟹、牡蠣和扇貝類會吃進有毒的腰鞭毛蟲。這些腰鞭毛蟲在此季節(jié)在海中大量繁殖,致使海水映紅,稱為紅潮。它們產生的毒素侵害神經(稱為神經毒素)。產生致癱瘓貝類中毒的毒素甚至在食物烹調后也不能被破壞。食后5~30分鐘第一個癥狀為口唇周圍針刺樣感覺,隨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和痙攣。以后幾小時,約25%的病人發(fā)生肌肉無力。這種肌無力偶爾會發(fā)展為四肢癱瘓。有時因呼吸肌無力可導致死亡。
污染中毒是由于食用有砷、鉛和有機殺蟲劑污染而未洗凈的水果和蔬菜,含鉛陶器盛裝的酸性液體或貯存于用鎘繪線的容器內的食物所致(見第286節(jié))。
【治療】
除非劇烈嘔吐或腹瀉,一般在食用有毒食物幾小時內癥狀并不明顯。洗胃可去除胃內尚未被吸收的毒物。藥物如吐根糖漿可誘導嘔吐,輕瀉藥可瀉空腸道。若惡心或嘔吐持續(xù),需靜脈輸入鹽和葡萄糖以糾正脫水和保持酸堿平衡。若胃痙攣嚴重可使用止痛藥。必要時,可使用呼吸機和加強護理。
進食不知名的蘑菇而患病者,應立即催吐,并留下嘔吐物標本送實驗室檢查。根據檢測出的不同中毒物質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毒蕈堿中毒者,給予阿托品治療。對次毒蕈環(huán)肽中毒的病人,可給予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靜脈給予葡萄糖和氯化鈉,以幫助糾正病人由于嚴重肝臟損害所致的低血糖狀態(tài)。有時,靜脈給予甘露醇可以治療嚴重的魚肉毒中毒??菇M胺藥對治療魚肉組胺中毒癥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