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為加快我國西部地區(qū)醫(yī)藥科學的發(fā)展,提高西部地區(qū)心腦血管疾病的診療水平,2006年8月5日-6日第7屆全國心腦血管疾病高級學術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在本次論壇上,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孫寧玲教授主持召開了燈盞花乙素單體(朗瑞西樂)研究進展衛(wèi)星會,第二軍醫(yī)大學藥學院蘇定馮教授向與會者介紹了朗瑞西樂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燈盞花素制劑的原料是從菊科植物短葶飛蓬的干燥全草——燈盞花中提取分離得到的,目前對該種植物的研究較多,其中燈盞花乙素是唯一作用明確的活性成分。通過紫外光譜、紅外光譜及磁共振等方法確定燈盞花乙素的結(jié)構(gòu)式為5,6,4’—三羥基黃酮—7—葡萄糖醛酸甙。
燈盞花乙素可通過多種作用機制實現(xiàn)其對急性腦缺血的明顯保護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體內(nèi)凝血功能和促進纖溶活性,從而抑制血栓形成;通過抑制蛋白激酶C激活所致的腦血管痙攣收縮,增加局部腦血流量,改善腦微循環(huán),減少炎性細胞黏附浸潤,保護缺血后腦組織;還能加快腦血流速度,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最終改善血液流變學。
同時,燈盞花乙素對心肌也有保護作用。在燈盞花素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藥理研究中,將實驗家兔隨機分為3組,各組家兔均結(jié)扎左室支40分鐘,松開結(jié)扎線再灌流30分鐘。Ⅰ組在結(jié)扎前10分鐘由耳靜脈輸入燈盞花素,Ⅱ組輸入維拉帕米,Ⅲ組靜注同容積生理鹽水。在結(jié)扎前及結(jié)扎、再灌后每10分鐘,測左室內(nèi)壓峰值(LVSP)。結(jié)果顯示,再灌注后30分鐘內(nèi),燈盞花素組LVSP下降程度比生理鹽水組及維拉帕米組小,差異有極顯著意義(P<0.01)。此外,其他心肌保護機制還包括:抑制肌酸磷酸激酶(CPK)釋放,抑制Ca2+內(nèi)流,舒張冠脈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冠脈血流量等。
雖然燈盞花乙素對缺血性腦血管病及冠心病的治療有非常明確的療效,但是由于提取工藝的限制,目前燈盞花制劑普遍存在燈盞花乙素純度不高,療效不穩(wěn)定的情況。朗瑞西樂(諾氏制藥生產(chǎn))是通過先進工藝生產(chǎn)出的高純度燈盞花乙素單體制劑。因此,蘇教授等對朗瑞西樂和普通燈盞花素的藥物純度和主要藥物效應進行了比較。
朗瑞西樂純度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比較了朗瑞西樂原料與其他市售產(chǎn)品燈盞花乙素的含量。從朗瑞西樂原料液相圖與標準品液相圖比較可見,朗瑞西樂原料的純度與標準品非常接近。相比之下,目前市售燈盞花制劑則含較多極性與燈盞花乙素差距較大的雜質(zhì),且燈盞花乙素含量與標準品差距較大。通過實驗結(jié)果可見,朗瑞西樂產(chǎn)品所用原料燈盞花乙素含量遠遠高于市售其他原料(高10%~20%),而原料的純度為制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證。
朗瑞西樂藥理作用研究
第二軍醫(yī)大學藥理學教研室進行了朗瑞西樂與燈盞花素注射液主要藥效學和急性毒性的比較研究。
1.急性毒性試驗
研究者選取昆明種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給藥,計算各組小鼠的死亡數(shù),觀察14天,計算2個藥物的LD50。結(jié)果顯示,兩藥的LD50接近,朗瑞西樂的LD50為2402mg/kg,燈盞花素LD50為2682mg/kg。
2.對冠脈結(jié)扎大鼠心肌梗死面積的影響
選取SD雄性大鼠,設2~3個劑量組及溶劑對照組。采用乙醚麻醉,結(jié)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梗模型,4小時后處死動物,取心臟稱左室重,然后將左室沿矢狀切面剖開,置0.1%四硝基唑氮藍溶液中染色,觀察梗死面積,做出藥物對心肌梗死面積影響的量效曲線。
結(jié)果顯示,朗瑞西樂15mg/kg組、50mg/kg組大鼠心梗范圍顯著少于對照組,梗死區(qū)重與左心重比值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而燈盞花素注射液各劑量組則不能減少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梗范圍。
3.對大腦中動脈阻斷大鼠腦梗死面積的影響
采用SD雄性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大鼠仰臥固定,分離一側(cè)頸總動脈、頸外動脈和頸內(nèi)動脈,將一細尼龍線(直徑約0.27mm)緩慢插入大腦中動脈,阻斷該動脈血流,制作局灶性腦梗模型。經(jīng)靜脈給藥,24小時后進行行為學評分,處死動物,取出大腦做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用計算機化圖像分析系統(tǒng)計算腦梗死面積,做出藥物對腦梗死面積影響的量效曲線。
結(jié)果顯示,朗瑞西樂各劑量組腦梗死區(qū)面積/危險區(qū)面積比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照組、朗瑞西樂5mg/kg組、15mg/kg組、50mg/kg組分別為59±7、44±3、40±2、33±6,P值均<0.01),同樣,燈盞花素各劑量組腦梗死區(qū)面積/危險區(qū)面積比值也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但梗死面積減少程度不如朗瑞西樂各組。
4.對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護作用
取雜種犬,體重10~13公斤,雌雄各半,每組6只,分3組。采用戊巴比妥鈉麻醉,氣管插管,接呼吸機,開胸后行機械通氣,記錄心外膜電圖。常規(guī)手術分離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第一和第二分叉中間部位,用兩步結(jié)扎法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給受試藥物后30、60、120、180分鐘時記錄心電圖。180分鐘后取心臟,稱全心重量和左心室重。然后將左室切成0.5~1cm厚的心肌片,用生理鹽水洗凈,置37℃0.1%氯化硝基四氮唑藍溶液染色。給藥后主要觀察指標為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程度,心肌梗死范圍等定量指標。
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結(jié)扎未給藥時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程度與給藥后無顯著差異,朗瑞西樂組給藥30分鐘后,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即開始回落,與結(jié)扎未給藥時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給藥后60~180分鐘,心外膜ST段抬高進一步回落。值得注意的是,燈盞花素組用藥后30、60分鐘時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較結(jié)扎未給藥時無明顯改變,但用藥后120、180分鐘時,心外膜電圖ST段反而進一步抬高。
對3組動物心肌梗死范圍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朗瑞西樂組梗死區(qū)重/左心重比值最低,表明該組心梗范圍最小。研究者進一步對朗瑞西樂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探討研究,觀察了朗瑞西樂抗心肌缺血的有效劑量(50mg/kg)對心肌梗死犬缺血區(qū)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朗瑞西樂組心肌細胞凋亡指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34.7%±4.25%對41.8%±2.77%,P<0.05),表明朗瑞西樂能顯著抑制心肌細胞凋亡。
小 結(jié)
朗瑞西樂對減少急性心梗大鼠梗死面積、減少腦梗死面積有明確作用;
朗瑞西樂注射液對大鼠急性心梗和腦梗的療效優(yōu)于燈盞花素注射液。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為加快我國西部地區(qū)醫(yī)藥科學的發(fā)展,提高西部地區(qū)心腦血管疾病的診療水平,2006年8月5日-6日第7屆全國心腦血管疾病高級學術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在本次論壇上,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孫寧玲教授主持召開了燈盞花乙素單體(朗瑞西樂)研究進展衛(wèi)星會,第二軍醫(yī)大學藥學院蘇定馮教授向與會者介紹了朗瑞西樂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燈盞花素制劑的原料是從菊科植物短葶飛蓬的干燥全草——燈盞花中提取分離得到的,目前對該種植物的研究較多,其中燈盞花乙素是唯一作用明確的活性成分。通過紫外光譜、紅外光譜及磁共振等方法確定燈盞花乙素的結(jié)構(gòu)式為5,6,4’—三羥基黃酮—7—葡萄糖醛酸甙。
燈盞花乙素可通過多種作用機制實現(xiàn)其對急性腦缺血的明顯保護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體內(nèi)凝血功能和促進纖溶活性,從而抑制血栓形成;通過抑制蛋白激酶C激活所致的腦血管痙攣收縮,增加局部腦血流量,改善腦微循環(huán),減少炎性細胞黏附浸潤,保護缺血后腦組織;還能加快腦血流速度,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最終改善血液流變學。
同時,燈盞花乙素對心肌也有保護作用。在燈盞花素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藥理研究中,將實驗家兔隨機分為3組,各組家兔均結(jié)扎左室支40分鐘,松開結(jié)扎線再灌流30分鐘。Ⅰ組在結(jié)扎前10分鐘由耳靜脈輸入燈盞花素,Ⅱ組輸入維拉帕米,Ⅲ組靜注同容積生理鹽水。在結(jié)扎前及結(jié)扎、再灌后每10分鐘,測左室內(nèi)壓峰值(LVSP)。結(jié)果顯示,再灌注后30分鐘內(nèi),燈盞花素組LVSP下降程度比生理鹽水組及維拉帕米組小,差異有極顯著意義(P<0.01)。此外,其他心肌保護機制還包括:抑制肌酸磷酸激酶(CPK)釋放,抑制Ca2+內(nèi)流,舒張冠脈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冠脈血流量等。
雖然燈盞花乙素對缺血性腦血管病及冠心病的治療有非常明確的療效,但是由于提取工藝的限制,目前燈盞花制劑普遍存在燈盞花乙素純度不高,療效不穩(wěn)定的情況。朗瑞西樂(諾氏制藥生產(chǎn))是通過先進工藝生產(chǎn)出的高純度燈盞花乙素單體制劑。因此,蘇教授等對朗瑞西樂和普通燈盞花素的藥物純度和主要藥物效應進行了比較。
朗瑞西樂純度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比較了朗瑞西樂原料與其他市售產(chǎn)品燈盞花乙素的含量。從朗瑞西樂原料液相圖與標準品液相圖比較可見,朗瑞西樂原料的純度與標準品非常接近。相比之下,目前市售燈盞花制劑則含較多極性與燈盞花乙素差距較大的雜質(zhì),且燈盞花乙素含量與標準品差距較大。通過實驗結(jié)果可見,朗瑞西樂產(chǎn)品所用原料燈盞花乙素含量遠遠高于市售其他原料(高10%~20%),而原料的純度為制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證。
朗瑞西樂藥理作用研究
第二軍醫(yī)大學藥理學教研室進行了朗瑞西樂與燈盞花素注射液主要藥效學和急性毒性的比較研究。
1.急性毒性試驗
研究者選取昆明種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給藥,計算各組小鼠的死亡數(shù),觀察14天,計算2個藥物的LD50。結(jié)果顯示,兩藥的LD50接近,朗瑞西樂的LD50為2402mg/kg,燈盞花素LD50為2682mg/kg。
2.對冠脈結(jié)扎大鼠心肌梗死面積的影響
選取SD雄性大鼠,設2~3個劑量組及溶劑對照組。采用乙醚麻醉,結(jié)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梗模型,4小時后處死動物,取心臟稱左室重,然后將左室沿矢狀切面剖開,置0.1%四硝基唑氮藍溶液中染色,觀察梗死面積,做出藥物對心肌梗死面積影響的量效曲線。
結(jié)果顯示,朗瑞西樂15mg/kg組、50mg/kg組大鼠心梗范圍顯著少于對照組,梗死區(qū)重與左心重比值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而燈盞花素注射液各劑量組則不能減少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梗范圍。
3.對大腦中動脈阻斷大鼠腦梗死面積的影響
采用SD雄性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大鼠仰臥固定,分離一側(cè)頸總動脈、頸外動脈和頸內(nèi)動脈,將一細尼龍線(直徑約0.27mm)緩慢插入大腦中動脈,阻斷該動脈血流,制作局灶性腦梗模型。經(jīng)靜脈給藥,24小時后進行行為學評分,處死動物,取出大腦做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用計算機化圖像分析系統(tǒng)計算腦梗死面積,做出藥物對腦梗死面積影響的量效曲線。
結(jié)果顯示,朗瑞西樂各劑量組腦梗死區(qū)面積/危險區(qū)面積比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照組、朗瑞西樂5mg/kg組、15mg/kg組、50mg/kg組分別為59±7、44±3、40±2、33±6,P值均<0.01),同樣,燈盞花素各劑量組腦梗死區(qū)面積/危險區(qū)面積比值也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但梗死面積減少程度不如朗瑞西樂各組。
4.對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護作用
取雜種犬,體重10~13公斤,雌雄各半,每組6只,分3組。采用戊巴比妥鈉麻醉,氣管插管,接呼吸機,開胸后行機械通氣,記錄心外膜電圖。常規(guī)手術分離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第一和第二分叉中間部位,用兩步結(jié)扎法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給受試藥物后30、60、120、180分鐘時記錄心電圖。180分鐘后取心臟,稱全心重量和左心室重。然后將左室切成0.5~1cm厚的心肌片,用生理鹽水洗凈,置37℃0.1%氯化硝基四氮唑藍溶液染色。給藥后主要觀察指標為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程度,心肌梗死范圍等定量指標。
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結(jié)扎未給藥時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程度與給藥后無顯著差異,朗瑞西樂組給藥30分鐘后,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即開始回落,與結(jié)扎未給藥時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給藥后60~180分鐘,心外膜ST段抬高進一步回落。值得注意的是,燈盞花素組用藥后30、60分鐘時心外膜電圖ST段抬高較結(jié)扎未給藥時無明顯改變,但用藥后120、180分鐘時,心外膜電圖ST段反而進一步抬高。
對3組動物心肌梗死范圍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朗瑞西樂組梗死區(qū)重/左心重比值最低,表明該組心梗范圍最小。研究者進一步對朗瑞西樂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探討研究,觀察了朗瑞西樂抗心肌缺血的有效劑量(50mg/kg)對心肌梗死犬缺血區(qū)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朗瑞西樂組心肌細胞凋亡指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34.7%±4.25%對41.8%±2.77%,P<0.05),表明朗瑞西樂能顯著抑制心肌細胞凋亡。
小 結(jié)
朗瑞西樂對減少急性心梗大鼠梗死面積、減少腦梗死面積有明確作用;
朗瑞西樂注射液對大鼠急性心梗和腦梗的療效優(yōu)于燈盞花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