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天津探明丹參保護心血管機制

    中藥丹參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栓形成等心血管保護作用。日前,天津中醫(yī)學院進行的一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探明了這一作用的可能機制:丹參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參酮通過抑制細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ERK)活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增殖。

    VSMC的異常增殖是許多血管增殖性疾病如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血管成形術后再狹窄的共同病理基礎。抑制VSMC異常增殖是治療血管增生性疾病的根本途徑。丹參是常用活血化瘀中藥之一,臨床將之用于治療心血管病取得良好療效。以往研究表明,丹參酮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抗動脈粥樣硬化、縮小心肌梗死面積、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但對丹參酮作用于VSMC增殖的細胞內信號傳導機制還不十分清楚。

    實驗中,研究人員分出離大鼠胸主動脈,采用貼壁法培養(yǎng)平滑肌細胞。無血清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靜止后,以5%胎牛血清刺激VSMC增殖,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總丹參酮,以四甲基偶氮唑鹽比色方法及細胞總蛋白測定方法觀察藥物對VSMC增殖的影響,用Westernblot方法檢測Erkl/2蛋白表達量。結果表明,丹參酮對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濃度依賴性;2、10、50微克/毫升丹參酮可濃度依賴性抑制Erk1/2表達,抑制率分別為17.7%、26.2%、72.7%。

    研究人員介紹,VSMC位于血管中膜,是血管中層惟一的細胞成分。生理條件下,VSMC通過收縮和舒張調節(jié)血管張力,通過分泌和釋放血管調節(jié)因子維持血管正常功能;病理情況下,外界的刺激信號經跨膜轉導,胞內傳導,進而傳遞到核內啟動基因轉錄,從而使VSMC增殖失控,引起血管壁病理改變。ERK是絲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系(MAPKs)的家族成員之一。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MAPKs在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指出,細胞內信號傳導是細胞增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干預細胞內信號傳導來抑制VSMC增殖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成形術后再狹窄等血管增生性疾病的有效途徑。本研究結果表明,丹參酮可通過ERK途徑抑制VSMC增殖,為該藥的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更多中藥材
  • 胡本先 陜西嵐皋縣中醫(yī)醫(yī)院朱某某,男,39歲,發(fā)現(xiàn)蛋白尿一年,在當?shù)蒯t(yī)院治療效果不佳?,F(xiàn)尿蛋白3+,血壓150/90mmHg,主訴腰膝酸軟,舌淡紫,苔白,脈弦。辨證屬脾腎兩虛,瘀血阻滯。治法:健脾益腎,活血祛瘀。處方:生黃芪40克,黨參20......
  • 痔瘡的形成多因飲食不節(jié),好食肥甘厚膩或煎炒燥熱之物,以致胃腸燥熱,傷津耗液,燥屎內結,長期積聚大腸;或因嗜酒成癮,濕熱下注,蘊聚肛門,致使經脈壅阻,筋脈馳縱,從而形成痔瘡,反復發(fā)作?;颊叨啾孀C為實證、熱證。刺絡放血療法就是針對實證、熱證患者......
  • 雷鳴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醫(yī)院患者邵某,男,63歲,農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間勞作時突發(fā)呆滯不語,約十分鐘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時而煩躁,時而抑郁,漸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醫(yī)院住院治療,診為“重癥病毒性腦炎”,予抗病毒、抗......
  • 小兒驚厥是腦功能暫時紊亂導致神經元導常放電所致,為兒科常見癥。一般以1~5歲小兒為多見。臨床表現(xiàn)現(xiàn)為突然意識喪失,全身痙攣性或強直性、限局性抽搐,發(fā)作時間過久,可因缺氧引起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害。中醫(yī)學稱之為“驚風”,由于發(fā)病有急有緩,證候表現(xiàn)......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決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涼。歸肝、腎、大腸經。功能清熱明目,潤腸通便?!渡褶r本草經》將決明子列為上品,謂其“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通、淚。服益精光,輕身”。《日華子本草》言其“助肝氣,益精;用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