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ǐyi3
  • 拼音:yi
  • 注音:ㄧˇyi3
  • 部首筆畫:1
  • 總筆畫:1
  • 漢字結構:單一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筆86:NNLL
  • 五筆98:NNLL
  • 五行:
  • Unicode:U+4E59
  • 四角號碼:17710
  • 倉頡輸入法:N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002
提交資料
  • 乙字拼音(帶聲調)
    yǐyi3
  • 乙字筆順
  • 乙字的組詞
    白乙 苯乙酸 苯氯乙酮 苯乙烯 丹鉛甲乙 丹黃甲乙 獨乙 飛乙 鳧乙 鳧乙 勾乙 鴻乙滿紙 甲乙?guī)?/a> 甲乙問 甲乙科 甲乙膏 甲乙 聚乙烯塑料 聚四氟乙烯塑料 聚氯乙烯塑料 聚苯乙烯塑料 孔乙己 令乙 流行性乙型腦炎 氯乙酸 面乙 某乙 厶乙 去乙酰化酶 四聚乙醛 泰乙 太乙舟 太乙壇 太乙爐 太乙宮 太乙 天乙 涂乙 圖乙 小乙 姓凱乙 玄乙 乙型血友病 乙酸乙酯 乙基麥芽酚 乙烯利事件 乙男 乙肝寶寶 乙字庫 乙狀結腸
  • 與乙相關的成語
    丹鉛甲乙 丹黃甲乙 越鳧楚乙 張甲李乙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ǐ ?ㄧˇ ◎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順序第二的代稱。 ◎ 指代一方:甲方乙方。乙型腦炎。 ◎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7”。 ◎ 姓。

    英文翻譯

    second

  • 詳細解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yǐ?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義:象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 (2) 同本義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墩f文》 乙者,物蕃屈有節(jié)欲出?!栋谆⑼ā? 思乙乙其若抽?!憴C《文賦》。注:“抽也。” 其於十母為甲乙。甲者,為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妒酚洝ぢ蓵? (3) 又如:乙乙(難出之貌) (4) 第二,次一等 [second]。如:乙部(古代群書四部分類法的第二部)詞性變化 yǐ? 〈名〉 (1) 天干的第二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抖Y記·月令》 甲乙?!痘茨献印ぬ煳摹纷? 帝乙歸妹?!兑住ぬ? 微子啟帝乙之元子也?!蹲髠鳌ぐЧ拍辍? (2) 某人 [one] 甲乙同學?!濉?周容《芋老人傳》 甲先得舉。 (3) 又如:某甲某乙 (4) 魚腮骨 [gill bone] 狼去腸…魚去乙。鄭玄注:“乙,魚體中害人者名也。今 東海容魚有骨,名乙,在目旁,狀如篆乙,食之鯁不可出?!薄抖Y記·內則》 (5) 虎兩肋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 [tail bone of tiger] 得如虎挾乙,失若龜藏六。——宋· 蘇軾《寄微軒》 ◎ yǐ? 〈動〉 碾壓;壓抑 [roll] 西太守,乙卯金?!逗鬂h書》。李賢注:“乙,軋也。 述 言西方太守能軋絕卯金也?!?/p>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yǐ][《廣韻》於筆切,入質,影。](1)物屈曲生長貌。(2)碾壓;壓抑。(3)魚腮骨。《禮記·內則》:“狼去腸……魚去乙?!编嵭ⅲ骸耙遥~體中害人者名也。今東海容魚有骨,名乙,在目旁,狀如篆乙,食之鯁不可出?!币徽f魚腸。(4)虎兩脅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5)天干的第二位。(6)第二;次一等。(7)用以代稱並列的第二人。(8)舊時在書上畫“乙”字形符號,打鉤。表示閱讀中止處。(9)舊時在書上畫“乙”字形符號,打鉤。標志著重處。(10)舊時在書上畫“乙”字形符號,打鉤。標志章節(jié)段落處。(11)舊時在書上畫“乙”字形符號,打鉤。用以計數(shù)。(12)??毙g語。表示勾轉倒誤。(13)??毙g語。表示刪削。(14)??毙g語。指增補。(15)??毙g語。后泛指???。(16)我國古代樂譜用來記寫七音的七種記音符號之一。歷代各地所用記音之字互有出入,常見者依次為“上、尺、工、凡、六、五、乙”七個字。(17)燕子。(18)姓。北魏有乙瓌。見《魏書·乙瓌傳》。

    音韻參考

    [廣 韻]:於筆切,入5質,yi,臻開三入眞B影[平水韻]:入聲四質[唐 音]:qyit[國 語]:yǐ[粵 語]:jyut3jyut6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上】【乙字部】 乙; 康熙筆畫:1; 頁碼:頁83第15【唐韻】於筆切【集韻】億姞切【韻會】【正韻】益悉切,??音鳦。十幹名。東方木行也?!緺栄拧め屘臁刻珰q在乙曰旃蒙。月在乙曰橘?!厩皾h·律歷志】奮軋於乙?!揪┓恳讉鳌恳?,屈也?!∮址沧x書,以筆志其止處曰乙?!臼酚洝|方朔傳】朔初上書,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三月乃盡?!∮痔圃囀渴?,塗幾字,乙?guī)鬃?。抹去譌字曰塗,字有遺脫,句其旁而增之曰乙?!∮帧咎覕?shù)】有君基太乙,五福太乙諸名。 又【前漢·藝文志】有天乙三篇?!驹]】天乙謂湯,其言非殷時,皆假託也。 又姓。漢南郡大守乙世,前燕護軍乙逸,明乙瑄,乙山?!∮帧緺栄拧め岕~】魚腸謂之乙。【禮·內則】魚去乙?!驹]】魚餒必自腸始,形屈如乙字。一說魚腮骨,在目旁,如篆文乙,食之鯁不可出,去之乃食?!∮帧久┩た驮挕炕⒂型缫易?,長三寸許,在脅兩旁皮下,取得佩之,臨官而能威衆(zhòng)。無官佩之,無憎疾者?!咎K軾詩】得如虎挾乙。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