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順 (順) shùn ?ㄕㄨㄣˋ ◎ 趨向同一個方向,與“逆”相對:順風。順水。順境。順水推舟。順風使舵。 ◎ 沿,循:順城街。順理成章。順藤摸瓜。 ◎ 依次往后:順序。順次。 ◎ 隨,趁便:順便。順勢。順手牽羊。 ◎ 整理:理順。順修(整理修治)。 ◎ 服從,不違背:順從。順應。孝順。溫順。 ◎ 適合,不別扭:順適。順情。順眼。順差(chā)。 ◎ 姓。
逆
◎ 順 arrange in sequ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obey put in order suitable
詳細字義◎ 順 順 shùn? 〈動〉 (1) (會意。從頁,從巛。頁( xié),頭。本義:沿著同一方向) (2) 同本義 [along;be in the same direction] 順,循也?!夺屆? 順彼長道,屈此群丑。——《詩·魯頌·泮水》 曹操自 江陵將順 江東下。——《資治通鑒》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盾髯印駥W》 (3) 如:他順著籬笆一直爬到大門邊;順流(水順地勢而流瀉;順著水流的方向);順衽(按衣襟的方向順序);順領(順著次序);順緒(順著次序);順數(shù)(順著次序計數(shù)) (4) 順從;順應 [obey;yield to] 順,從也?!稄V韻》 順彼遠方?!抖Y記·月令·孟秋》 不識不和,順帝之則?!赌印ぬ熘局小? 順天之意。 文王順 紂而不敢逆。 武王逆 紂而不肯順?!肚f子·天運》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睹献印す珜O丑下》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巍?司馬光《訓儉示康》 (5) 又如:順情(依順人情);順率(順應天理而統(tǒng)率仁義之師);順變達權(quán)(順應形勢變化而權(quán)宜行事);順風旗(比喻隨聲附和,一邊倒);順時頤養(yǎng)(順應季節(jié)變化,注意保養(yǎng)身體);順守(遵循正道而固守之);順常(遵循常道、常典);順人(順從人心);順天(順應天道);順化(順應造化);順命(順從天命);順俗(隨順習俗);順時(順應時宜);順義(順從正當?shù)牧x理);順天應人(順承天意而合乎民心);順腦順頭(順順從從);順行(遵循道理行動);順機(順循時機) (6) 通過潤色加以改動或刪除 [polish;embellish]。如:文章還得順一順;順朱兒(紅仿;描紅習字帖) (7) 通“訓”。教誨 [instruct;teach]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 民有心而兵有順。——《莊子·天運》 順民之經(jīng)?!豆茏印つ撩瘛? 是夷是訓,于帝其順?!妒酚洝に问兰摇?b>詞性變化 ◎ 順 順 shùn? 〈名〉 (1) 道理 [reason] 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稘h書》 (2) 姓 ◎ 順 順 shùn? 〈形〉 (1) 合理的 [reasonable]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墩撜Z·子路》 (2) 又如:順逆(順正與邪逆);順政(順理的政治);順言(順理的話);順成(因順理而成功);順備(合理完備) (3) 事情進行順利,合乎心意 [go well;be agreeable] 曹公,豺虎也,兵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顿Y治通鑒》 (4) 又如:順成(順利成就);順溜紙(給鬼神燒紙,以求要辦的事得以順溜);順濟(順利地渡過) (5) 邏輯上前后保持一致和合條理的 [coherent] 文從字順各識職?!n愈《樊紹述墓志銘》 (6) 和順 [mild]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对姟む嶏L·女曰雞鳴》 (7) 又如:順女(和順的女子);順美(和順善良);順氣(和順正直之氣);順順(服服帖帖的樣子);順親(相順相親);順慈(和順慈祥) (8) 通“慎( shèn)”。謹慎 [prudent;careful;cautious] 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易·升》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盾髯印駥W》 故君子順其在己者而己矣?!痘茨献印た姺Q》 教以順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獫h· 司馬遷《報任安書》 ◎ 順 順 shùn? 〈副〉 (1) 順便;趁便 [conveniently;in passing]。如:順訪(順路拜訪);順勁(乘勢);順會(乘方便會晤) (2) 依循次序 [successively;in proper order]。如:順續(xù)(順次接續(xù));順遞(依次遞接);順推(連詞順接前項,而使意思推進一層)
[①][shùn][《廣韻》食閏切,去稕,船。]“順1”的繁體字。(1)道理。(2)順理,合乎事理。(3)指順理者。(4)順應;依順。(5)謂降服。(6)柔順;和順。(7)指使和順。(8)安;安定?!对姟ご笱拧す珓ⅰ罚骸凹软樲曅?,而無永歎。”朱熹集傳:“順,安?!币徽f通“巡”。(9)沿著同一個方向。(10)任情;放任。(11)順便;趁便。(12)有條理;通順。(13)順序;次序。(14)謂使之依循次序。(15)有次第地放置或移動物件。(16)前后一致;使整齊,有條理。(17)通“訓”。教導,教訓。(18)縱直。與“橫”相對。(19)謂眼皮下垂,眼睛下視。形容恭順、羞怯或沮喪、無精打采。(20)特指用祝禱的方式迎接。(21)通“慎”。謹慎。(22)通“巡”。周行視察。(23)姓。明代有順寧。見《江西樂安縣縣志》。
[上古音]:文部床三母,djiu?n[平水韻]:去聲十二震[粵 語]:seon6[閩南語]:su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