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的生活方式病。不注意飲食、不經(jīng)常運動等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導致心臟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700萬人死于心臟病和中風。據(jù)世界心臟病聯(lián)合會的最新統(tǒng)計資料顯示,世界上有10億人體重超重或患肥胖癥,這使得肥胖有可能取代吸煙成為導致心臟病的最主要殺手。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僅人數(shù)眾多,而且發(fā)病年齡比過去提前了20年,許多人在中青年時期就患上了心血管疾病。世界心臟病聯(lián)合會從2002年起把每年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定為“世界心臟日”。今年9月28日第二個“世界心臟日”的主題為:“運動與健康,吸煙的危害”。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與陽光、空氣、水一樣,被稱作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而對于生命的“永動機”??心臟而言,運動則是為其注入生命力的良方。
運動有助于全面提高心血管機能。只有增強心血管機能,才能防止高血壓和心肌梗塞等危害心臟的病變出現(xiàn),人才能延年益壽。經(jīng)常鍛煉,尤其是進行有氧運動,可促使體內(nèi)物質(zhì)交換,增強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血液循環(huán)隨運動而加快,要求心臟做出加大力度和加快頻率的收縮。這便能使動脈血管彈性提高,伸縮性增強,血液就能被順暢地送到體內(nèi)各組織器官。反之,血管若失去彈性,心臟負擔就會加大,血壓就會升高,最終危及心臟。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夠使心臟冠狀動脈的機能得以更好地改善,對心臟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心臟功能的好壞取決于冠狀動脈功能的好壞。心臟主要靠它來供給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運動可改變冠狀動脈血管結構、改善血流動力控制、促進氧氣輸送,從而增加冠狀動脈血流,促進微血管與心肌細胞之間的氧氣交換。運動還可促成冠狀動脈結構變化,包括增加主要冠狀動脈內(nèi)徑,提升最大血流量,促進新生心肌血管形成,改變冠狀動脈血管反應力,改善血流控制與分布等。運動還能使心肌健壯,收縮力量增強,心臟容量增大,增進左心室厚度,末梢微血管密度增加,減低末梢的血流阻力,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而且能使人在安靜時心率降低,每次心跳輸出血量增加,氧氣供應更有效率。運動還能通過增加心臟應力及減少外圍阻力,降低心肌氧氣需求,從而減輕心臟工作負荷。
鍛煉心臟應選擇有氧運動。研究表明,凡是有節(jié)奏、全身性、長時間、且強度不太高的運動都是理想的“健心”運動,如快走、慢跑、有氧舞蹈、跳繩、上下臺階、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效果都較好。
以下幾類運動方式簡單易行,可融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只要堅持,就能達到較好的鍛煉目的。
爬樓梯
爬樓梯作為一種集健身、減肥于一身的運動,不僅可強筋壯骨,還具有良好的“強心”效果,能增強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環(huán)暢通,保持心血管系統(tǒng)健康。爬樓梯也要講科學,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那些膝關節(jié)、韌帶、軟組織有損傷者,暫不適合這一運動。
散步
散步對人體的神經(jīng)、呼吸、消化、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神奇的鍛煉作用,是一種輕松愉快的、全身性的、有特殊功效的體育療法。散步可改善大腦皮層與植物神經(jīng)的功能,擴張血管,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散步還能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是一種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聯(lián)系的健身方法。它對心臟產(chǎn)生的影響,并不亞于長跑、游泳等運動。騎自行車過程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給量較多,心率依踏蹬動作的速度和地勢的起伏而變化,體內(nèi)急需補充養(yǎng)料和排出廢料,心跳頻率往往比平時增加2~3倍。此法長期堅持,能使心肌發(fā)達、心臟容量增大、心肌收縮有力、血管壁的彈性增強
不管是專門的運動鍛煉還是貫穿于生活中的運動,一般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每周至少進行3次到5次有氧運動。
(2)有氧運動的強度以最大心率的60%~80%為宜,也就是以運動時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的感覺為準。
(3)在適當運動強度下,每次運動20~50分鐘。
(4)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鍛煉者剛開始運動時應依據(jù)自己的健康和體能狀況適當運動,而后逐漸增加運動時間與強度,應避免運動量過大或負荷增加太多。確定好某一種健身方式后,就要形成習慣,堅持下去。
如果你以前忽視了這些運動,不用擔心,從現(xiàn)在開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運動,持之以恒鍛煉下去。有一顆強壯的心臟,你會更長壽。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的生活方式病。不注意飲食、不經(jīng)常運動等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導致心臟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700萬人死于心臟病和中風。據(jù)世界心臟病聯(lián)合會的最新統(tǒng)計資料顯示,世界上有10億人體重超重或患肥胖癥,這使得肥胖有可能取代吸煙成為導致心臟病的最主要殺手。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僅人數(shù)眾多,而且發(fā)病年齡比過去提前了20年,許多人在中青年時期就患上了心血管疾病。世界心臟病聯(lián)合會從2002年起把每年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定為“世界心臟日”。今年9月28日第二個“世界心臟日”的主題為:“運動與健康,吸煙的危害”。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與陽光、空氣、水一樣,被稱作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而對于生命的“永動機”??心臟而言,運動則是為其注入生命力的良方。
運動有助于全面提高心血管機能。只有增強心血管機能,才能防止高血壓和心肌梗塞等危害心臟的病變出現(xiàn),人才能延年益壽。經(jīng)常鍛煉,尤其是進行有氧運動,可促使體內(nèi)物質(zhì)交換,增強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血液循環(huán)隨運動而加快,要求心臟做出加大力度和加快頻率的收縮。這便能使動脈血管彈性提高,伸縮性增強,血液就能被順暢地送到體內(nèi)各組織器官。反之,血管若失去彈性,心臟負擔就會加大,血壓就會升高,最終危及心臟。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夠使心臟冠狀動脈的機能得以更好地改善,對心臟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心臟功能的好壞取決于冠狀動脈功能的好壞。心臟主要靠它來供給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運動可改變冠狀動脈血管結構、改善血流動力控制、促進氧氣輸送,從而增加冠狀動脈血流,促進微血管與心肌細胞之間的氧氣交換。運動還可促成冠狀動脈結構變化,包括增加主要冠狀動脈內(nèi)徑,提升最大血流量,促進新生心肌血管形成,改變冠狀動脈血管反應力,改善血流控制與分布等。運動還能使心肌健壯,收縮力量增強,心臟容量增大,增進左心室厚度,末梢微血管密度增加,減低末梢的血流阻力,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而且能使人在安靜時心率降低,每次心跳輸出血量增加,氧氣供應更有效率。運動還能通過增加心臟應力及減少外圍阻力,降低心肌氧氣需求,從而減輕心臟工作負荷。
鍛煉心臟應選擇有氧運動。研究表明,凡是有節(jié)奏、全身性、長時間、且強度不太高的運動都是理想的“健心”運動,如快走、慢跑、有氧舞蹈、跳繩、上下臺階、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效果都較好。
以下幾類運動方式簡單易行,可融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只要堅持,就能達到較好的鍛煉目的。
爬樓梯
爬樓梯作為一種集健身、減肥于一身的運動,不僅可強筋壯骨,還具有良好的“強心”效果,能增強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環(huán)暢通,保持心血管系統(tǒng)健康。爬樓梯也要講科學,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那些膝關節(jié)、韌帶、軟組織有損傷者,暫不適合這一運動。
散步
散步對人體的神經(jīng)、呼吸、消化、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神奇的鍛煉作用,是一種輕松愉快的、全身性的、有特殊功效的體育療法。散步可改善大腦皮層與植物神經(jīng)的功能,擴張血管,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散步還能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是一種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緊密聯(lián)系的健身方法。它對心臟產(chǎn)生的影響,并不亞于長跑、游泳等運動。騎自行車過程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給量較多,心率依踏蹬動作的速度和地勢的起伏而變化,體內(nèi)急需補充養(yǎng)料和排出廢料,心跳頻率往往比平時增加2~3倍。此法長期堅持,能使心肌發(fā)達、心臟容量增大、心肌收縮有力、血管壁的彈性增強
不管是專門的運動鍛煉還是貫穿于生活中的運動,一般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每周至少進行3次到5次有氧運動。
(2)有氧運動的強度以最大心率的60%~80%為宜,也就是以運動時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的感覺為準。
(3)在適當運動強度下,每次運動20~50分鐘。
(4)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鍛煉者剛開始運動時應依據(jù)自己的健康和體能狀況適當運動,而后逐漸增加運動時間與強度,應避免運動量過大或負荷增加太多。確定好某一種健身方式后,就要形成習慣,堅持下去。
如果你以前忽視了這些運動,不用擔心,從現(xiàn)在開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運動,持之以恒鍛煉下去。有一顆強壯的心臟,你會更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