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
〔丹〕金尚五郎耳腫痛,黃水出而臭。
桔梗 麻黃 羌活 大黃(酒炒,二錢) 木通 甘草 黃芩(一錢半)
上分三帖,熱服。
耳濕腫痛,用涼膈散加酒炒大黃、黃芩、酒浸防風(fēng)、荊芥、羌活服之。更以腦多麝少,濕加枯礬,吹入耳中。
〔嚴(yán)〕犀角飲子治風(fēng)熱上壅,兩耳聾閉,門外腫痛,及膿水流出。
犀角(鎊) 菖蒲 木通 玄參 赤芍 赤小豆 甘菊花(去梗。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
上 咀,每服四錢,用水二盞,生姜五片,煎八分,溫服,不拘時(shí)。
〔無〕解熱飲子治氣虛熱壅,耳內(nèi)聾閉徹痛,膿血流出。
赤芍 白芍(各半兩) 當(dāng)歸 甘草(炙) 大黃(蒸) 木鱉子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后臨臥服。(詳此方乃清涼飲子加木鱉也。)
運(yùn)氣耳痛皆屬熱。經(jīng)云∶少陽之勝,耳痛,治以辛寒是也。
〔羅〕菖蒲挺子治耳中痛。
菖蒲(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細(xì)末,每用不以多少,油調(diào)滴耳內(nèi),效。一法用醋丸如杏仁大,綿裹置耳中,日三易。一法搗菖蒲自然汁灌耳,神效。
又方 治耳痛。用食鹽不以多少,炒熱,用棗面蒸熟,青花布包定枕之,立效如神。
〔世〕又用油胡桃肉為末,狗膽汁和為丸,如桐子大。綿裹安耳中,痛立止。
〔《肘》〕療耳內(nèi)卒腫痛,出膿水不止方。礬石燒灰,加麝香,以筆管吹耳內(nèi),日三四度。
《時(shí)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zhì)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xué)習(xí)。
《時(shí)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shí)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guān)溫?zé)岵?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
〔丹〕金尚五郎耳腫痛,黃水出而臭。
桔梗 麻黃 羌活 大黃(酒炒,二錢) 木通 甘草 黃芩(一錢半)
上分三帖,熱服。
耳濕腫痛,用涼膈散加酒炒大黃、黃芩、酒浸防風(fēng)、荊芥、羌活服之。更以腦多麝少,濕加枯礬,吹入耳中。
□
〔嚴(yán)〕犀角飲子治風(fēng)熱上壅,兩耳聾閉,門外腫痛,及膿水流出。
犀角(鎊) 菖蒲 木通 玄參 赤芍 赤小豆 甘菊花(去梗。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
上 咀,每服四錢,用水二盞,生姜五片,煎八分,溫服,不拘時(shí)。
□
〔無〕解熱飲子治氣虛熱壅,耳內(nèi)聾閉徹痛,膿血流出。
赤芍 白芍(各半兩) 當(dāng)歸 甘草(炙) 大黃(蒸) 木鱉子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后臨臥服。(詳此方乃清涼飲子加木鱉也。)
運(yùn)氣耳痛皆屬熱。經(jīng)云∶少陽之勝,耳痛,治以辛寒是也。
□
〔羅〕菖蒲挺子治耳中痛。
菖蒲(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細(xì)末,每用不以多少,油調(diào)滴耳內(nèi),效。一法用醋丸如杏仁大,綿裹置耳中,日三易。一法搗菖蒲自然汁灌耳,神效。
又方 治耳痛。用食鹽不以多少,炒熱,用棗面蒸熟,青花布包定枕之,立效如神。
□
〔世〕又用油胡桃肉為末,狗膽汁和為丸,如桐子大。綿裹安耳中,痛立止。
□
〔《肘》〕療耳內(nèi)卒腫痛,出膿水不止方。礬石燒灰,加麝香,以筆管吹耳內(nèi),日三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