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中風傷寒脈浮。發(fā)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干嘔方。
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炙)黃芩(各二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鈔五錢匕。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分。清汁溫服。若脈浮緊。發(fā)熱無汗者。不可與也。
琥按上論云。桂枝湯。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此必是極北極西之地。其氣寒涼。故宜行此湯爾。余居東南。地氣溫暖。雖冬月遇中風證。桂枝湯。亦有不輕用者。況于春末及夏至以后邪。奉議加黃芩知母等藥??蔀榘l(fā)仲景未發(fā)之義矣。
又云。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夏至后。用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
夏月服之。有發(fā)黃斑出之失。惟冬及春。與病患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減。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所以主張溫補。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中風傷寒脈浮。發(fā)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干嘔方。
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炙)黃芩(各二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鈔五錢匕。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分。清汁溫服。若脈浮緊。發(fā)熱無汗者。不可與也。
琥按上論云。桂枝湯。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此必是極北極西之地。其氣寒涼。故宜行此湯爾。余居東南。地氣溫暖。雖冬月遇中風證。桂枝湯。亦有不輕用者。況于春末及夏至以后邪。奉議加黃芩知母等藥??蔀榘l(fā)仲景未發(fā)之義矣。
又云。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夏至后。用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
夏月服之。有發(fā)黃斑出之失。惟冬及春。與病患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減。